谭秦东法律责任
① 鸿茅药酒事件始末是什么
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发布题为《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的网帖,从心肌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对老年人会造成伤害。涉事企业以他恶意抹黑造成自身140万元经济损失为由报警后,2018年1月10日,内蒙古凉城警方以“损害商品声誉罪”将谭秦东跨省抓捕。
2018年3月5日,程远律师在自己的微信公号“法律101”发表了一篇名为《广告史劣迹斑斑的鸿茅药酒获“CCTV国家品牌计划”,打了谁的脸?》的文章。2018年4月16日晚间,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述文章严重诽谤鸿茅药酒声誉为由,将其告上法庭,案件已于2018年4月9日开庭。
2018年4月26日,鸿茅药酒生产方,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企业自查报告,面向社会公众致歉。2018年5月17日,鸿茅药酒事件被抓医生谭秦东发道歉声明;同日17时,鸿茅药酒公司发布声明说,接受谭秦东致歉并撤回报案及侵权诉讼。
官方回应
2018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鸿茅药酒”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已组成检查组赴企业,责成企业将近五年来被各地监管部门对其处罚的虚假广告情况及产生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向社会作出解释和公开;督促企业对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作出解释。
进一步核查企业是否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组织生产;对已审批的“鸿茅药酒”药品广告进行复核;监督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
2018年10月,有消费者就鸿茅药酒舆情关注的几个焦点问题上书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该局以“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形式,回答了消费者的疑问。
在政府告知书中,“鸿茅药酒是否含有有毒成分”,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对此,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称,在《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3号)所列毒性中药品种中有生附子、生南星、生半夏。鸿茅药酒处方中所用附子(制)、天南星(制)、半夏(制)全部为炮制加工品,不属于毒性中药品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鸿茅药酒事件、网络-鸿茅药酒
② 公共关系学鸿茅药酒事件
③ 吐槽鸿茅药酒被抓的医生走出看守所的感受是什么
吐槽鸿茅药酒被抓的医生走出看守所:想哭,自由真好。
据报道,谭医生妻子刘某说,在抓捕时,警察未能提供逮捕通知书等有效的证明文件。谭医生被带走后,她和律师前后三次前往凉城县与警方沟通。直到到了当地,才了解谭某被捕的原因,“我们也是律师见到警察之后,才拿到了逮捕通知书。”4月17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的情况通报》。通报称,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同日,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也发布消息称,针对近期媒体高度关注的“鸿茅药酒”事件,公安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相关执法监督程序,已责成内蒙古公安机关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相关工作正在抓紧依法推进中。
内容来源:澎湃新闻网
④ 鸿茅药酒嫌疑犯抓到没
广东医生谭秦东因在网络上撰文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警方近日对其进行跨省抓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目前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回顾这一案件,谭秦东的行为到底属于民事纠纷还是凉城县警方所称的“涉嫌刑事犯罪”?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新华社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调查发现,从2008年起,江苏、浙江、海南等多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次发布公示,要求停止鸿茅药酒的销售和广告发布。如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连续多年都将鸿茅药酒广告列为违法药品广告予以通告,认为鸿茅药酒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含有其它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及“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然而,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鸿茅药酒的广告批文并未间断。2018年3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鸿茅药酒广告符合《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的有关规定”。
对此,王殿明认为,“鸿茅药酒注册公司所在地的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其经营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
“药品广告屡禁不止,还在于广告管理流程存在漏洞。”广东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律师罗爱萍认为,“监管部门不能因为企业之前的广告违规,就拒绝对企业新的广告进行审查。鸿茅药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即便广告不断受到查处,仍通过修改此前的广告继续不断申请新广告。”
三问:医生吐槽鸿茅药酒值得动用警方吗?
关于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的动机,内蒙古警方和律师意见相左。
凉城县公安局办案民警介绍,谭秦东在接受讯问时表示,他发表文章是受朋友鼓动,想吸引读者眼球,为的是“能出名”,所写内容大部分来自互联网。
然而,广东舜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定锋提供的谭秦东的申诉书上写的却是,自己的原始动机是“对‘鸿茅药酒’虚假广告宣传心存反感”。
谭秦东发文“吐槽”鸿茅药酒真的是在损害企业的商业信誉吗?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得是捏造事实,诋毁别人的商品信誉。”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松林认为,谭秦东身为医师,提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对药酒应当有所禁忌的观点,并没有捏造事实。另外,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针对的不是一般的批评者,而是企业的竞争对手。
张建伟认为,专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指出某一产品具有内在缺陷,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通过意见表达,是在行使监督权。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来打压医生,会压缩社会监督的空间,损害公众知情权。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明祥认为,谭秦东的言论即便有不对的地方,也至多是构成民事纠纷。当地警方不应干预民事纠纷,不应成为地方保护主义的工具,要避免“民事纠纷刑事化”。警察是代表国家在执法,行使警权必须慎之又慎。
4月16日,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发布关于鸿茅药酒事件的声明,称中国医师协会认真阅读了谭秦东发布的《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以及凉城县公安局2018年4月15日的官方微博认为,执行刑法应当谦抑,愿意为谭秦东提供法律援助。
中国医师协会法律事务部在声明中呼吁:各医药企业应严格遵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发布广告;对于涉及药品的不同观点,应慎重对待,以示对生命负责;公权力机关应慎重对待不同学术观点和言论,防止将民事纠纷刑事化内容来源于新华网。
⑤ 批评鸿茅药酒被抓医生道歉了吗
2018年5月17日下午,认证为“谭秦东妻子刘璇”的微博账号发布了一则署名为谭秦东的个人声明。在声明中,谭秦东为自己将鸿茅药酒称为毒药的行为向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致歉。
谭秦东表示,自己之所以将鸿茅药酒称为毒药,“是想用这种‘抓眼球’的方式吸引读者,强调该药品的‘禁忌症’,希望对特殊人群起到警示作用”。
鸿茅国药认为该文散播不实言论,对鸿茅药酒品牌和销售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委托一名员工向所在地内蒙古当地警方报案。鸿茅国药称这篇帖子影响,在深圳、杭州、长春三地,共两家医药公司、7名市民要求退货,涉及金额近400万元。经今年4月对此事进行求证,其中一家杭州萧山保康医药有限公司表示从未有过退货行为。
2018年1月10日,谭秦东在位于广州的家中被内蒙古凉城警方跨省抓捕。15天后,经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批准,谭秦东被执行逮捕,涉嫌的罪名为损害商品声誉罪。
3月13日,凉城县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中称:“谭轻松在微信群连续转发‘毒药’一文10次左右,网站点击量2075次,美篇APP有三次访问,微信好友有250次访问、微信群有849次访问、朋友圈有720次访问、其他访问253次、被分享120次。”
而内蒙古丰镇兴丰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会计鉴定书》做鉴定结论称,若两家医药公司履行合同,鸿茅药酒方能赢得净利润142万元。依上述数据进行计算,谭秦东的文章每被阅读和分享一次,就会给鸿茅国药带来333元的损失。
谭秦东被跨省抓捕一事被媒体披露后引发强烈反响。4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研究认为,该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同日下午,谭秦东被获准取保候审,此时距离谭秦东被抓捕超过3个月时间。
5月11日上午,取保候审中的谭秦东前往广东车陂派出所接受问询。11日晚回到家中以后,开始出现精神失常症状。谭秦东妻子刘璇通过微博表示,谭秦东哭泣、自言自语、情绪失控、扇打自己耳光、甚至以头撞墙。广东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谭秦东随即入院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常见于一个人目击一个人或多个人死亡,或者自身遭遇死亡威胁、严重创伤、或躯体完整性遭到威胁之后。
在谭秦东发文质疑鸿茅药酒广告宣传之前,鸿茅药酒有过多次的广告违规记录。2013年4月,浙江省食药监局曾认定鸿茅药业等企业为广告发布企业信用严重失信等级,并将其列入黑名单。2016年9月,新疆库尔勒市食药监局执法人员认定鸿茅药酒“在媒体上宣传时,存在表示功能的断言,夸大宣传治疗范围”。鸿茅药酒被责令暂停销售。
有媒体根据近十年的职能部门的公告文件做出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10省市18次采取暂停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鸿茅药酒的资质和安全性也被质疑。2003年11月25日,鸿茅药酒列入第六批非处方药药品目录,成为甲类非处方药。国家药监局表示,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品,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也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使用。而给鸿茅药酒每天喝两口的广告词容易让人误以为其为保健品。
此外,微博名为“烧伤超人阿宝”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宁方刚也发表公开信,他认为鸿茅药酒药品处方含有67味药,其中酒精、槟榔是公认的I级致癌物,乌药、附子、半夏、何首乌均有毒性。根据中医理论,半夏和附子的配伍,更是明确违反了中医的“十八反”原则。
对于安全性的质疑,鸿茅药酒方面回应称,从毒理实验上看,一个人一天喝165斤鸿茅药酒才会有毒。鸿茅药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所以临床实验数据、毒理学实验数据可以不公开,但已上报给内蒙古自治区食药监局和原国家食药监总局。
在整起事件中,同样引起争议的还有内蒙古跨省抓捕的行为。北京市同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王殿明的称,警方虽然具有跨省抓人的权力,但刑事拘留权是法律授予的重器,凉城县警方在整个事件中行动如此迅速,是否有滥用权力的嫌疑,还值得商榷。
谭秦东在采访中曾表示,参与抓捕他的人员中,除了凉城县警方外,还有疑似鸿茅药酒工作人员。
从看守所离开以后,谭秦东曾承认此前导致他被跨省抓捕的文章用词不妥,如果以后再写这样的文章,会注意很多,“比如措辞,会询问法律专家规避掉一些风险,(文字)会温和很多,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说实话。”他强调,批评鸿茅药酒的文章属于科普文章,以后碰到这样的神药,还会写。
入院治疗中的谭秦东发布道歉声明后的一个小时,鸿茅国药通过微博发布声明。“日前我公司经与谭秦东充分沟通,谭秦东本人表示其写作初衷并非恶意,并对该文对我公司造成的损失及公众的误导表示歉意。我公司经研究决定接受谭秦东本人所做的道歉声明,同时我公司向凉城县公安局撤回报案并向凉城县人民法院撤回侵权诉讼。”
在鸿茅国药发布声明的同时,内蒙古鸿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洪升为谭秦东的“道歉”微博点赞。
⑥ 如何看待鸿茅药酒撤案撤诉
谭秦东道歉,鸿茅国药接受道歉,并同时向公安撤回报案、向法院撤回起诉。站在法律专业角度,如何看待这一最新进展?
自最高检责成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复查此案,并由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作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定性以来,谭秦东涉嫌的刑事案件的走向基本已经确定。如果公安机关拿不出新的有力证据,凉城县检察院这道关就迈不过去。而本案早已侦查终结,公安机关很难再提供新的有力证据。
案件怎么办?主动承认自己办错案、抓错人?目前看来,有关部门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于是乎,由谭秦东公开致歉,再由报案人鸿茅国药主动撤回报案,最后由公安机关顺势撤销案件,就成了一个可以保全有关方面颜面的做法。
从谭秦东在广州被再次讯问后精神失常的情况来看,其本人和家属内心的恐惧、压力都可想而知。一次致歉换来从此平安,想必求之不得,自然会乐于接受。
只是,损害商品声誉罪是刑事公诉案件,应当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起诉,人民法院负责审判。侦查权和诉权并不掌握在报案人手上,撤回报案只是报案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报案人撤案并不代表公安机关会跟着撤案。公安机关必须根据证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并依据法定程序自行决定是否撤销案件。
具体来说,谭秦东案件的侦查权掌握在凉城县公安局手中,诉权掌握在凉城县检察院手中,案件走向在理论上均非报案人鸿茅国药所能左右或决定。不过,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双方当事人的和解及鸿茅国药主动撤回报案,将会在刑事和解的框架下,为公安机关撤销案件提供论据和铺垫。因此,鸿茅国药的撤回报案与其说是在为自己解套,不如说是同时在为有关部门解套。
至于民事侵权诉讼,由于不涉及人身自由,法律强制程度较低,主要指向经济利益,故媒体一开始关注度就不高。此次鸿茅国药趁机一并向法院撤回民事侵权之诉,是其意思自治和诉权处分的体现,法院一般都会裁定准许。
至此,谭秦东因为一篇网帖引发的法律诉讼可望接近终结。如果凉城县公安局果真撤销了案件,由于已经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谭秦东有权向检察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根据最高检公布的最新标准,每羁押一日,谭秦东有权获得284.74元赔偿。
根据刑诉法,公安机关有权对其怀疑涉嫌犯罪的人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并且拘留期限最长可达37天。不过,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即便最终撤销案件,凉城县公安局也不必为刑事拘留谭秦东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因为,法律赋予了公安机关充分的裁量权和试错权。
对于这个结果,可能各方都会有不同的解读。特别是站在法治的角度,这称得上是法治的胜利吗?元芳,你怎么看呢?
⑦ 如何评价吴秀波出轨门女主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拘捕
我代理过类似案件,当事人最后被无罪释放:
很多人问我,你认为女方够罪吗?我没看过证据材料,但根据我的经验和认知,这种掺杂了感情因素的个人纠纷,很难构成刑法上的敲诈勒索罪。
两年前,我在上海办理过一起类似的案件。一名投资人感觉自己被一家所谓的“大宗现货”交易平台诈骗,正当途径维权无果,便在网上发布这家公司的负面信息。这家平台公司主动邀约我的当事人到一家咖啡馆面谈,表示愿意出价30万元,换取我的当事人删帖。我的当事人曾明确表示,如果不给钱,会发布更多负面信息。
我的当事人刚刚拿到30万元现金,还没走出咖啡馆,就被早已等候在旁的3名便衣抓个人赃俱获。平台公司邀请了专业人士帮助精心设局,对谈判过程进行了诱导设计并进行了全程录音。
我介入后,始终坚持做无罪辩护。我的理由主要有四点:
1.我的客户已经发布的信息,内容并非自己捏造或虚构,均能找到一定的依据。平台公司如果觉得网帖内容不实,完全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进行救济,不能一步跨到刑事;
2.投资户和平台公司的关系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本来就有批评、监督市场主体的权利。网络发帖是一种正常的公民表达,也是合法的维权途径。删不删帖本来就是我客户的完全自由;
3.平台公司主动提及花钱删帖,且警察守候在旁,平台公司不可能感受到任何要挟或恐惧。虽然我的客户有提到不给钱,会发布更多负面信息,但尚未着手实施,无从判断信息的真伪;
4.到手的30万元,系平台公司主动给予,并非是我客户要挟所得。这个数字低于我客户遭受的实际损失。这30万元并非删帖的对价,更非非法所得,而是我客户原本应当获得的赔偿,是其个人合法收入。
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着手收集这家公司涉嫌违法犯罪的证据。虽然有司法办案人员不断离间贬损律师,并且承诺认罪可判缓,但是我们一直坚持无罪立场。最后,我的客户在羁押七个多月后被无罪释放。
去年,谭秦东医生发帖被跨省抓捕。我第一时间在《新京报》撰文,呼吁司法机关刹车放人。今年开年不久,陈昱霖又因为信息被以敲诈勒索罪拘捕。在此,我也想呼吁有关部门慎重对待此案,先对陈小姐取保候审。公众把质疑的声音主要投向了鸿茅药酒和吴秀波个人,那是因为这样比较安全。真正的责任主体,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对法律还是多一份敬畏吧,不要让敲诈勒索变成新的口袋罪名。
⑧ 怎么让“鸿茅药酒案”成为一个法治标本
4月17日,针对“谭秦东损害鸿茅药酒商品声誉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回应: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经研究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公安部亦表态,已责成内蒙古公安依法开展核查工作,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理。
所以,舆论既要看到当地公安机关办案引起的巨大争议,也应该看到,当地检方亦有坚守法律底线的作为。同样是在当地,大家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喝着同样的水,当地检察院此前就主动做出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这也值得肯定。
⑨ 鸿茅药酒事件怎么处理了
处理结果:
国家药监局已组织有关专家对鸿茅药酒由非处方药转化为处方药进行论证,并责成企业对近五年来各地监管部门处罚其虚假广告的原因及问题对社会作出解释。
据悉,2004年至2017年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共检索到鸿茅药酒不良反应报告137例,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瘙痒、皮疹、呕吐、腹痛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药品广告审批,加大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鸿茅药酒:
“鸿茅药酒,每天两口”让很多人认为鸿茅药酒是保健食品。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介绍,鸿茅药酒为独家品种,现批件持有人为“内蒙古鸿茅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于1992年10月16日批准注册,原批准文号为“内卫药准字(86)I-20-1355号”。
2002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一换发批准文号,该品种批准文号换发为“国药准字Z15020795”。后经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两次再注册,现批准文号有效期至2020年3月18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健康网——国家药监局回应“鸿茅药酒事件”
⑩ 中国中药协会曾违规表彰鸿茅药酒被降级,这是谁在监管
中国中药协会直接受国家民政部监管和督查,同时也受广大人民群众、各方媒体和各个检察机关的监督。
民政部在公告中指出,鉴于中国中药协会连续2年年度检查基本合格,同时受到民政部作出的警告并处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现决定将中国中药协会的评估等级由4A级降为2A级,在此次被降级的社会团体中唯一一家被两降两级的社会团体,足以说明中药协会肯定存在违规违纪行为,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民政部表示,被降低评估等级的社会组织须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将原评估等级证书、牌匾退回民政部,换发相应的评估等级证书、牌匾。拒不退回(换)的,由民政部公告作废。
民政部监督和督查中国中药协会的日常工作,社会媒体和人民群众负责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