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被告放弃继承法律责任

被告放弃继承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02 05:55:59

❶ 遗产分割,被告不接传票,不出席.可以视为放弃继承吗

如果是遗赠扶养,受赠人不表示接受的,视为放弃遗赠
如果是法定继承,继承人不表示接受的,视为同意继承
两者法律关系是相反的,要注意。遗产分割如果上了法庭,被告不接受法院传票不妨碍法院立案和审理,被告不出席的,法院可以依法缺席宣判,对于判决的生效,被告不上诉的,不影响判决效力,一旦判决生效,原告可以依照判决来主张权益
但被告拒不接受法院传票和出庭,不代表被告放弃遗产继承,除非被告明确表示放弃继承

❷ 财产继承案被告继承人缺席是否放弃继承权利 因被告的缺席所导致的缺席审判是什么后果

您好,该案当事人可以不亲自到庭,而委托代理人代为参与诉讼;缺席审判很可能对你不利,因为你没有参与事实的认定及辩论,对方可能会出示对其有利而对你不利的证据,而你也没机会为自己辩驳,最终只能让法官“偏听偏信”,因此最好还是亲自到庭或委托代理人参与诉讼。希望本回答对您的问题能有所帮助。

❸ 继承纠纷,已经书写放弃继承声明的人还要列为被告吗

不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只要符合这四个要件法院就应当予以受理,告一人还是告数人,告与不告都是当事人的权利。
继承诉讼开始后,如继承人、受遗赠人中有既不愿参加诉讼,又不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不再列为当事人。

❹ 房产继承我起诉被告,我愿放弃继承,对我以后信誉有影响吗。

你好,只是普通民事案件,不会影响信誉。

❺ 遗产纠纷案中两被告均放弃继承,法院为什么还要开庭

遗产纠纷案中两被告均放弃继承,法院任然需要开庭,裁定终结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❻ 财产继承案被告继承人缺席是否认为放弃继承权利在什么法第几条

您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需要注意的是,继承人放弃继承权需为明示,否则即应视为其主张继承权。
因此本案可缺席判决,被告未到庭应视为未放弃继承权。
但您若是作为受遗赠人,接受遗赠必须明示。否则应认定为放弃受遗赠权。

❼ 书面承诺放弃房产继承有法律效力

你好
有法律效力的
只要这个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发生在遗产分割完毕之前
且没有欺诈、胁迫、版显权失公平、重大误解、趁人之危等不真实的情形。
要明确作出,可以认定的
书面的要优于口头放弃。
如果不表示放弃,就视为接受继承。
希望可以帮到你

❽ 做为被告放弃继承权后还能重新上诉要回继承权吗

1、做为被告放弃继承权后是否能上诉要回继承权,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

2、《继承法》第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之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由此可见,继承权是继承人依法享有的一项民事权利,继承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接受或放弃继承的选择。

放弃继承是一种单方的法律行为,不需要征得他人的同意。《继承法》对放弃继承的有效条件作明确的规定:(1)继承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2)继承人放弃继承权,必须以明示的方式表示出来,不可以用默示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当以局面形式向其他继承人表示,如果用口头方式表示的,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有效。(3)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亲自作出。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继承人放弃继承权。(4)放弃继承必须是继承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有采取欺骗、威胁或胁迫等强制手段,让继承人违背真实意愿而作出的放弃继承表示,这种放弃是无效的。(5)放弃继承的效力应从继承开始计算。

放弃继承权的表示作出后,得到其他继承人的认可即成立。一般情况下,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又反悔的,一般是不予承认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0条规定:“遗产处理正在进行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公款放弃继承后悔的,不予承认。”

综上所述,继承人如果想重新取得继承权,在其他继承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必须由人民法院来决定是否可以恢复继承权。人民法院会根据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提出的恢复理由重新进行认定,非经法院认定程序,继承人不能自行恢复。而且,恢复继承权的意思表示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提出,如果遗产已经分割处理完毕,成为各继承人的个人财产,法律明确规定是不予承认的。

❾ 如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死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话,法院会终结诉讼,此时应该以谁为被告。如果主张债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死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如果被告结婚,可以主张其配偶承担还款责任。如果未婚,可以主张其遗产管理人承担还款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二十六条 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二十四条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❿ 债务人死亡,继承人放弃继承如何判决

判决: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税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根据《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继承开始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税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本条规定了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原则。

由于继承人放弃继承,所以继承人和债务人没有关系,债务人的遗产应优先偿还债务,有剩余的财产才归继承人,如果债务人遗产不够还债,继承人对不能还的部分也没有责任必须还,除非自己愿意清偿。

(10)被告放弃继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继承人在继承被继承人的积极遗产的同时,也要对被继承人的消极遗产负清偿责任。继承人接受继承,是其承担清偿被继承人消极遗产的必要前提条件。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便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继承人在清偿被继承人的消极遗产时,只能以被继承人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即继承人承担清偿被继承人的消极遗产的责任范围,采取的是以其所接受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的限定继承原则。对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哪部分消极遗产,继承人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继承人自愿全部偿还的,不在此限。清偿被继承人的消极遗产时,不得取消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的必要的遗产份额。

如果继承人中有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即使遗产不足清偿债务,也应为其保留适当遗产。在确定被继承人债务时,应当将被继承人个人所欠债务同家庭共同债务、被继承人的债务同继承开始时因殡葬被继承人所生之债相区别。在清偿被继承人的消极遗产时,税款应优先于其他债务清偿。

热点内容
做好一个公司如何规避法律 发布:2025-09-20 20:49:57 浏览:670
中国刑法准则 发布:2025-09-20 20:48:37 浏览:632
江苏开学条例 发布:2025-09-20 20:45:13 浏览:149
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必备条件是 发布:2025-09-20 20:44:31 浏览:740
成都法院招考 发布:2025-09-20 20:41:59 浏览:51
商业法律与法规内容 发布:2025-09-20 20:36:39 浏览:24
分宜法院网 发布:2025-09-20 20:34:47 浏览:532
法学博士工资 发布:2025-09-20 20:33:27 浏览:88
暨南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群 发布:2025-09-20 20:32:12 浏览:485
刑法第十二条 发布:2025-09-20 20:26:49 浏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