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追究法律和刑事责任

追究法律和刑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07 05:58:40

❶ 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啥区别

刑事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部分,因为法律责任还包括刑事责任之外的民事等责任
刑事责任一般比较严重,是违反了刑法规定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而法律责任不一定很严重,可以视具体情节

❷ 负有刑事责任与追究刑事责任分别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区别

负有刑事责任与追究刑事责任是二个不同的概念。

负有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当事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根据刑事法律规范的规定来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说行为构成了犯罪,属于犯罪行为。

负有刑事责任并不表示一定要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人虽负有刑事责任,应不追究刑事责任: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❸ 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是什么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回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答1、管制。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罚中最轻的一种。2、拘役。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为拘役所执行。3、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4、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5、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对罪行特别严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处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的刑罚。6、死刑。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判处剥夺生命的极刑;一般采取注射、电击、枪毙的方法执行,家属可以收尸。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❹ 立案追诉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区别

一 概念
1、立案追诉
立案追诉就是公安机关(包括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应依照法律规定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的程序。

2、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
二、条件
1、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
2、刑事责任条件
具备犯罪构成要件(见犯罪)是负刑事责任的依据。犯罪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过失,犯罪客体和客观方面要件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侵犯了刑事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已构成犯罪,行为人才应负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不危害社会,或者法律明文规定不负刑事责任,则无刑事责任可言。例如,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履行有益于社会的业务上的行为。

❺ 刑事责任与其他法律责任有什么区别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同之处:

一是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

二是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

三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依照中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

中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的界定,观点不一。影响较大的是否定评价说,即认为,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

中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

刑事责任为法律责任所包含。

刑事责任是指具有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所负的责任是法律明确有规定的,这也就是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律责任还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这是你的行为触犯了民法或者行政法的规定所应该担负的责任。

一般来说,刑事责任的处罚度明显高与民事和行政责任。

❻ 追究法律责任和不追究的区别

肇事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他必须承担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与受害人是否起诉无关,国家要对他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危险驾驶机动车致人死亡的行为)提起公诉,诉权属于国家,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本来就不是受害人家属的诉权,不存在可以放弃的问题,当然,在检察机关违法不起诉的情况下,刑事诉讼法赋予受害人及其家属刑事自诉的权利,这种权利属于补充诉权,不属于原权利。

同时,受害人家属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诉权属于受害人的家属,可以放弃行使。

由于肇事者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一般都会通过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民事赔偿的执行,造成较为不利的社会效果。

因此,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和相关法律、司法解释中对被告人充分赔偿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行为持鼓励的态度。当值法官可以酌情在量刑上从轻处罚。

比如:在本案中,肇事人的法定刑法幅度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这时就可以适用刑法中的缓刑条件(即不进行实质关押),因此,如果肇事司机充分满足被害人家属的民事赔偿请求,法官可以酌情判处缓刑。

这样既保证了被害人及其家属得到最有利的民事赔偿,又让加害人避免牢狱之灾。

############

另外,刑事责任与交警无关,交警、警察等机关属于行政机关,只能作出行政处罚,如:拘留、罚款等。构成刑事责任的,必须由法院作出判决。肇事司机如果被判决实质刑罚,低于一年的可以由看守所执行关押,高于一年的必须由监狱执行关押。

❼ 对追究刑事责任都有那些规定

一、刑事诉讼法规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超过上述法定追诉时效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这种特赦命令具有终止刑事追究的法律效力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以被害人提出告诉为前提。被害人没有提出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对这类案件的追究就失去了法律基础。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株连的原则,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没有意义,因此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刑事责任种类包括哪些?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管制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相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 ,刑罚中最轻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对罪行较轻的作出的判决,公安机关在本人住所地执行。时间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3年。

2、拘役

拘役是一种短时间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由法院根据刑法对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较轻的人判处的刑罚判决,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为拘役所执行。时间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1年。

3、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对大部分犯罪人普遍适用的、高度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最长不超过25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强制执行。

4、无期徒刑

无期徒刑也即没有期限的徒刑,是对罪行较重的人终身监禁的刑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在服刑期间表现好或有立功表现等,刑法规定可获得判刑,减刑后的最少服刑期不得少于13年。由司法机关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

5、 死刑缓期2年执行

对罪行特别严重犯罪人的罪行依法判处了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宣告缓期2年执行的刑罚。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被缓期2年执行人又故意犯罪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执行死刑;如果表现较好,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6、死刑

对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判处剥夺生命的极刑;一般采取注射、电击、枪毙的方法执行,家属可以收尸。死刑的执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日期之前包含该当天 发布:2025-09-19 15:58:46 浏览:427
口吃法官怎么配 发布:2025-09-19 15:51:09 浏览:243
最新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发布:2025-09-19 15:50:30 浏览:355
违反厂纪劳动法第几条 发布:2025-09-19 15:50:29 浏览:427
法院交调委 发布:2025-09-19 15:50:19 浏览:521
好道德词句 发布:2025-09-19 15:43:44 浏览:960
行政诉讼法十五天 发布:2025-09-19 15:42:54 浏览:849
四川二法官 发布:2025-09-19 15:33:14 浏览:830
道德经道法天 发布:2025-09-19 15:22:29 浏览:386
商品流通条例 发布:2025-09-19 14:33:38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