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复查意见书的法律效力
①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该怎么办
如果对于信访复查不服的,可以申请信访复核,信访复核是最终结果,类似法院到二审终审。
② 信访意见答复书,现在有没有法律效力
根据信访条例,该答复书是指导性行为,不具有法律效力,有法律效力的只能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
③ 三级终结后,复核意见处理书的结果有法律效力吗,我对处理意见不服
《信访条例》规定:“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对处理意见不服,可以通过司法程序主张合法权益。希望有帮助。
④ 信访事项复查复核不予复查意见书我该怎么办
继续上访,可去纪检委投诉
⑤ 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复查,复核意见不服的,怎么办
信访人对信访事项处理,复查,复核意见不服的,可以以新的证据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如果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政府信访机构不再受理。
依据《信访条例》规定如下:
1、第三十一条 对信访事项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办理信访事项,应当听取信访人陈述事实和理由;必要时可以要求信访人、有关组织和人员说明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的,可以向其他组织和人员调查。
对重大、复杂、疑难的信访事项,可以举行听证。听证应当公开举行,通过质询、辩论、评议、合议等方式,查明事实,分清责任。听证范围、主持人、参加人、程序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第三十五条 信访人对复查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向复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请求复核。收到复核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复核机关可以按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举行听证,经过听证的复核意见可以依法向社会公示。听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信访人对复核意见不服,仍然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投诉请求的,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和其他行政机关不再受理。
(5)信访复查意见书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信访条例》第十四条 信访人对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不服下列组织、人员的职务行为,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信访事项:
(一)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三)提供公共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四)社会团体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派出的人员;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及其成员 。
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
第十五条 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并遵守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的规定。
第十六条 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信访事项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人在规定期限内向受理、办理机关的上级机关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该上级机关不予受理。
第十七条 信访人提出信访事项,一般应当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书面形式;信访人提出投诉请求的,还应当载明信访人的姓名(名称)、住址和请求、事实、理由。
⑥ 信访事项的答复意见书和复查意见书的根本区别在哪
根本区别在于信访事项所处阶段的不同。
⑦ 信访事项复核决定书有法律效力么
只是信访条例所制定的一种信访处理程序,不属于行政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不可诉.
⑧ 通过信访局的答复意见书能够做为证据向法院起诉吗
不能作为证据。答复意见是对信访事项,回复处理意见或结论。而证版据是直接证实案件事实权的书证材料、证言、调查询问笔录、勘验鉴定意见、电子数据等。比如,你向信访局控告强拆违法、违规,现场的照片、录像、公安机关的勘验现场记录、调查询问笔录是证据,而信访局答复是否存在违规强拆的意见书不算证据,法院不能采用为证据,但可以将信访局的调查材料作为证据。
⑨ 信访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拒收复查意见书
如果有其他行政程序能解决的建议不要走信访途径,按照有关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复议诉讼。
如果信访部门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和时限办理的,你可以向该信访部门所属的机构反映,要求他们责令该信访部门改正。
⑩ 信访意见书有法律效力吗
信访,是指公民、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自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所以它不具备法律效力,仅仅就是一种官民之间的沟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