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诈骗法律责任分析
① 如何防范利用ATM机诈骗
您好,ATM诈骗是一种最常见的诈骗方式。
有的不法分子会在一旁窥视,当客户将要退卡时,转移客户注意力,趁机将客户的银行卡掉包。还有的不法分子会在ATM机上做手脚,比如封堵出钞口,制造不能出钞的假象,待取款人离开后再把钱取出;或者在ATM的插卡口加装带有读卡器的仿真卡槽,同时在密码键盘的防护罩上加装摄像头,以此获得客户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再或者在ATM旁边张贴假冒的“故障提示”,假“故障提示”中有诱导客户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之类的诈骗内容。还有的不法分子直接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利用“中奖”或“银行卡有故障”之类的言辞,诱骗客户留下银行卡信息或按其指定的方式在ATM上操作。
如果您在取款时遇到了以上情形之中的任何一种,您都应该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与银行联系,防止造成您的资金损失。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具有申请简便、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并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② ATM犯罪将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
什么ATM犯罪?盗窃ATM机?涉嫌盗窃罪,其中盗窃金融机构是加重情节。
③ 储户遭遇取款机诈骗银行如何承担责任
首先,如何正确看待借记卡?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与其他类型的合同不同,在储蓄存款合同中,债权人一般持有支取存款的存单、存折、信用卡、借记卡等证明存款的凭证及密码,我国合同法并没有明文设立储蓄合同,因此,储蓄合同属于合同法上的无名合同。对无名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当参照有名合同及日常生活经验来确定。原告石先生在被告新田信用联社申请领取了借记卡,原、被告之间已形成了储蓄合同关系,双方均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其次,如何看待银行的附随义务?附随义务是从诚实信用原则中产生的一项义务,是指在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之间亦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合同目的的实现并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依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所承担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合同法用了通知、协助、保密等,以个别列举的方式指出了附随义务的几种表现形式,但是基于合同的类型以及具体合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法律无法全部列举附随义务的范围以及形式,故需要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结合具体个案确定。实践中,债务人的拒付以及存款被冒领等合同责任产生的根源,往往是违反附随义务造成的,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及日常交易习惯,储蓄合同的主要义务是给付义务。对储户而言,向银行交付一定的金钱后凭银行颁发的存单或银行卡即可通过向银行一方主张自己的债权而自由取款;从银行一方而言,给付义务则主要表现在向储户及时支付相应款项,付款地点包括通过营业柜台或通过ATM机现金支付。银行在履行主给付的同时,还应履行相应的附随义务。银行作为经营存、贷款业务的专业金融机构,在其营业场所负有保障储户存、取款安全的附随义务。银行为方便、快捷地为储户提供服务所设立的ATM机,也属于银行的营业网点。对储户到ATM机上取款,银行亦应当负有保障客户取款安全的义务。这是银行一方履行储蓄合同主要义务即付款义务时应同时履行的附随义务,也是保障交易安全的内在要求。
④ 我很困惑,说一男子看到别人遗留在atm机上的银行卡,就猛的取钱,后被判了诈骗罪,为什么
如果是你的卡取款后忘在了ATM机上,有人取了钱,你会如何想呢。现在,我们中间有很多卡盲,取了钱就以为没事了,再有个经不住诱惑的,你说怨谁呢。我们这前些天ATM上还出个“长款”,还来是有人取钱,没到ATM出钱,他出去接电话了,结果钱出来了,没人拿,ATM把钱又收回去了,卡自然也吞了,还好,没什么经济损失,银行把钱又存到他卡上了。
我就见过一个取别人钱的小姑娘,在一个农村的营业所。她之前是个四五十岁的乡下人,办了“惠农卡”(专门对农村开办的),并申请了3万的惠农贷款,贷款进帐后,他想先取4000用。他正在取时,小姑娘来了,急着取钱,在旁边等,他一看有人在等,取了4000就走了。小姑娘一看,先查了下余额:26000元,就开始取钱了,看着她一脸慌张地等钱出来,左顾右盼,神情紧张,可能是她只用4000,也可能是怕被人看见,取了4000就走了,她也没取卡,因为不是她的。等那个人到银行找卡时,我们一看监控,才知道,他的卡被人盗走了4000元,看着她神情紧张地等钱,我一直在想,有必要这样吗。
说到钱的诱惑,想象一下,银行柜台的营业员,每天要面对多少钱啊。
如果有人走时忘了锁门,别人进去拿了东西,这与ATM上别人把卡忘了取,有人取走了钱,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吧。
⑤ 陈景雷诈骗案,请懂法律的给我分析一下案情定性
您好,具体案情你没写出来没办法给你看,而且诈骗案件只要数额达到立案标准是可以让公安机关调查的,必要的时候移送司法机构和法院起诉判刑处理,依法从严打击诈骗犯罪
⑥ 银行诈骗的法律定义是什么
随着持卡人群体的迅速扩大,一些唯利是图的诈骗分子开始盯上银行卡,银行卡案件纠纷急剧增加。各种各样的利用银行卡诈骗行为频繁发生。
大众方式
虚构退税信息。
虚构亲人、朋友发生车祸的求助信息。
虚构事主身份信息泄露,并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高额欠费,诱骗事主转账存款到指定账户,以消除不良记录。
虚构事主身份信息被人冒用,银行存款安全将受到威胁,诱骗事主转账存款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虚构事主的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洗黑钱,诱骗其将资金转入所谓“警方账户”,作资金冻结。
虚构信用卡透支信息。
最新方式
部分不法分子为了骗取持卡人信任,将个人手机号码呼叫转移至银行客户服务专线,待持卡人放松警惕后则回拨持卡人电话套取事主信用卡的个人信息。在进行此类诈骗时,嫌疑人一般使用两种方法诱使持卡人拨打其已经进行过呼叫转移的电话号码:一是将该号码伪装成“求助电话”张贴于银行的自助服务区,并人为制造ATM机故障;二是向信用卡用户发送诈骗短信误导持卡人回拨。
另外两种诈骗手段均以事先掌握大量个人信息为前提,嫌疑人往往会通过非法手段购买或盗取这些身份信息,随后从中任意选择某个人,通过客服电话进行信用卡挂失,若刚好此人确为该银行信用卡客户,嫌疑人就会要求银行邮寄一张新的信用卡到其提供的地址,然后再用此卡进行恶意透支;或者嫌疑人以信用卡中心的名义向持卡人寄送《催缴通知函》、《紧急通知函》和《公安报案警告函》等伪造的银行文件,称“客户信用卡已透支消费,要求速到银行网点或邮局划拨缴款,如有疑问请拨打函件上联系电话”,进而再通过电话诱导持卡人泄露个人信用卡相关信息实施诈骗。
⑦ (别讲理 用法律来说话)自动提款机被人动手脚被诈骗造成的损失 银行有没有责任
银行卡遭克隆存款被盗储户起诉银行一审胜诉
2009-08-28 张贝 黄 劼
■林劲标 张 贝本报记者 黄 劼
广东省珠海市市民王先生在ATM机取款时,储蓄卡被不法分子克隆,之后其卡内25467元存款不翼而飞。他在多次向银行索赔无果后,将银行诉至法院。近日,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一审判令银行承担全部责任。 ●诉讼案由
2005年12月21日,王先生在珠海市某银行口岸支行开了一个活期储蓄账户,并在第二年办理了同账户的银行卡。2008年12月24日,王先生在银行的 ATM机取了钱,卡内余额为25957.94元。同年12月31日,王先生再用该卡取钱时,发现卡内余额只剩490.94元。王先生立即去银行查询,银行的网络系统交易记录显示,在王先生12月24日取款后不足半小时内,其账户在该银行广州分行的ATM机上被人两次分别取走2500元和1500元,并分别收取异地取款手续费12.5元和7.5元;一个多小时后,该卡又在广州某公司被刷卡消费21447元。
王先生和银行都向公安机关报了案,案件一直没有被侦破。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原来2008年12月23日19时20分左右,不法分子在王先生取款的银行ATM机插口处安装了读卡器和摄像装置,用于盗取持卡人银行卡磁条内信息和密码。
此后,王先生多次要求银行兑付存款本息未果,遂将银行诉至法院。 ●法院判决
庭审中王先生认为,双方形成了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有义务保障存款的安全和自由支取存款。银行辩称,王先生在取款过程中未能采取遮挡的方式输入密码,导致银行卡密码被不法分子安装的摄像装置拍下,其个人应对损失承担一定的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原被告双方形成合法有效的储蓄存款合同关系。银行卡是双方储蓄存款合同的凭证,该凭证是由被告向原告出具,所以被告须对其出具的银行卡具有识别能力,但被告实际对自己出具的银行卡没有能力鉴别真伪。本案中,作为储蓄合同凭证的真银行卡没有用于交易,故不能视作被告与原告成就交易,被告须赔偿原告的全部损失。据此,8月7日,法院一审判令银行向王先生支付存款本金25467元及利息。银行对此判决不服,已提起上诉。 ●法官说法
该案中,王先生在用银行卡取款过程中未采取遮挡方式输入密码,是否也要承担一定责任?香洲区法院民二庭聂法官认为,ATM机所在地点是银行的营业场所,银行有义务保障王先生在使用银行卡密码时,密码不被非法窃取。但银行的保安系统在犯罪嫌疑人实施安装行为到王先生次日取款,长达10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没有觉察。而王先生只是在一个较短时间里通过ATM机取款,没有义务检查银行的营业场所是否存在窃取密码的微型摄像装置。因此,王先生对密码的泄露不存在过错,无须对本案所涉损失承担责任。
据了解,近年来,克隆存折、银行卡案时有出现。曾代理过此类案件的广东达声律师事务所律师苏用和认为,香洲区法院的这一判例对以后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银行对ATM机负有监管责任,银行卡和密码是取款的两个必备条件,且银行卡是先决条件,银行有辨别银行卡真伪的责任。如果不法分子拿假银行卡来取钱,银行若能辨别出这张卡是假的,即使其知道密码,也不可能取走钱。
⑧ 在atm机上诈骗未成要不要判行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属于诈骗未遂的情形,如果数额较大的,涉嫌诈骗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⑨ 我朋友涉嫌诈骗,曾经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我用我的银行卡给他取款转账。这种情况我需要付法律责任吗具
我朋友给我了几百块钱,说用我银行卡走流水,后来他涉嫌诈骗,我当时不知道他诈骗。我会判刑吗?
⑩ 我在ATM机上检到一张银行卡,我取了8500元钱,被警察以涉嫌经济诈骗带走,后被取保候审,我还会坐牢吗
信用卡诈骗罪:
法律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处罚。
但是刑法中另有规定,关于数额较大定性为5000元,即你盗取了8500为信用卡诈骗罪
取保候审是因为你的危害相对比较小,暂时把你放出来,但仍在警察的监控范围内,要不要坐牢是要看法院来审判的
从你的情况看,定罪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情节轻微的话,有可能会判出缓刑,缓刑是不用坐牢的,缓刑期间千万不能再犯事,要不仍然会进去。
好好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