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借款人违反法律责任

借款人违反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10 15:15:03

Ⅰ 借款人违反了借条上写明的借款用途,可以要求他提前还款吗有什么法律

借款人违反了借条上写明的借款用途,可以要求他提前还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

第十一条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对双方违法借贷行为,还可予以训诫、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一百零七条 违约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二百零一条 贷款违约责任

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第二百零二条 贷款人的检查、监督权

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第二百零三条 借款使用的限制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1)借款人违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相关补充说明:

1、无期限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主张借款人返还,但需要留出合理准备时间;如果写明还款时间,一般不能提前要求还款,另外就是诉讼时效开始时间不同。

2、欠条有一定的前提,如因为什么欠钱,货款、赌债等,合法的基础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3、没有写明利息的,法院可以按照普通的银行贷款利息来计算,但法院不支持利息也不违法,因为毕竟没有写明利息,而民间借款又存在有息和无息两种。

四倍是民间贷款的合法最高利息,是不能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高出部分法律不认可。

Ⅱ 如果欠债人被借款人逼帐逼死了借帐人要负责法律责任吗

Ⅲ 贷款人和实质用款人谁的法律责任大,比如:谁应该还款。 急用!请懂法律的帮我解答,谢谢!!!

还款的话首要责任就是贷款人,因为贷款人是直接和银行签订合同,具有还款内义务的容人,至于借款后,资金如何使用是借款人自己主导,具有决定权的,银行无权利管辖。但是如果发生逾期,银行依照贷款合同,向借款人、担保人依法追索债务,有物品抵押或质押的可以依据合同规定进行拍卖等方式的代偿。
至于实质用款人的问题,是与贷款人之间的问题,与银行债务执行无任何关系。

Ⅳ 借款人不还款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法律知识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十六条保证的方式有:(一)一般保证;(二)连带责任保证。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你在提问中所说的“担保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字担保”,这个不知情,是不知道担保的利害关系 ,还是受欺骗担保?如果是不知道担保的利害关系,那么属于不懂法,不懂法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是受欺骗而担保,那么可以找出受欺骗的证据到法院撤销担保。

Ⅳ 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无力偿还债务,只是民事纠纷,不会坐牢。如果对方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债务人不履行法院判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有履行判决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严重的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如果确实履行困难,法院也会宽限履行时间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1、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的,可以于债权人协商延期或者分期偿还。

2、债权人起诉到法院判决后,债务人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而拒不执行的,会被拘留、罚款。情况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当然,债务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通则》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

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

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私人之间的借款要慎重。借钱给人,必须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就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互通有无、如果数额较大的话,除立借据外,也要尽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担保或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这样就可减少风险。

(5)借款人违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债务人长期不还债的处理办法:

1、注意催讨

有句俗话叫“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仍然存在着不讲信用的人,他们有的到期不还,有的借整还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项已经超过双方约定期限,但借款仍未归还的,出借人就要考虑催讨,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内返还借款。

2、及时起诉

借贷双方权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应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二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就会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就失去了法律保护。

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届满前让借款人写出还款计划,从而使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新的诉讼时效就可以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这样,出借人不仅拥有了起诉权,而且可以继续拥有胜诉权,从而有利于保护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3、债务还不起要被判刑吗

欠钱不还属民事行为,一般不会因此而构成刑事犯罪,也就不会坐牢。除非你确有能力归还而拒不执行法院的民事判决、裁定的,或在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你故意暴力抗拒等。此外,法院可能因为你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而对你人身采取司法拘留,最长可达15天。

Ⅵ 共同借款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共同借款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主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在其他连带债务人未履行的份额范围内向其追偿,并相应地享有债权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Ⅶ 借款人不还款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借款人不还款要承担违约责任。借款人不还款要向出借人支付违约金或者支付罚息。支付违约金,是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借款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对违约人的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带有惩罚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Ⅷ 借款人违反本合同约定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借款方违反约定承担以下责任:
1、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2、使用借款从事违法活动的,贷款方有权追回贷款的本息;
3、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还本付息,贷款方有权限期收回贷款,并按规定加收罚息等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六百七十三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Ⅸ 借款人因不还被借款人的钱而逼死被借款人应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债权人讨债是合法的。
债务人为了不还钱自刹,他人无需负责。

Ⅹ 共借人的法律效力,在借款合同中的共借人怎样承担法律责任。

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

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10)借款人违反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民法通则》的相关要求规定:

1、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2、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不得牟利。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需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原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3、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热点内容
司法编制调出 发布:2025-09-19 03:50:37 浏览:300
公司风险隔离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 发布:2025-09-19 03:44:57 浏览:968
党员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9-19 03:40:28 浏览:867
电大国际经济法责任最小的是 发布:2025-09-19 03:35:33 浏览:398
初级经济法模拟1 发布:2025-09-19 03:18:15 浏览:337
法官法第十七条 发布:2025-09-19 03:17:33 浏览:944
净月法院电话 发布:2025-09-19 03:17:31 浏览:84
2006年10月经济法原理与实务答案 发布:2025-09-19 02:57:32 浏览:165
道德讲堂征文 发布:2025-09-19 02:50:59 浏览:740
环保法律师 发布:2025-09-19 02:50:24 浏览: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