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部门公证具有法律效力
1. 公证书有哪些法律效力
1、证据效力。
证据效力,是指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2、强制执行效力。
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在债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必再经过诉讼程序。
3、国际认可度
在国际上,公证书得到了广泛的承认,在国外也具有法律证明力,是进行国际间民事、经济交往不可缺少的法律文书。这是公证证据效力在空间上的延伸。
(1)什么部门公证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办理公证书需要的材料
根据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八条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自然人的身份证明,法人的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的资格证明及其负责人的身份证明;
2、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3、申请公证的文书;
4、申请公证的事项的证明材料,涉及财产关系的须提交有关财产权利证明;
5、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遗嘱公证需给的材料:
1、继承人的《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
2、委托他人申请的,应提交有效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身份证明或委托公证书;
3、被继承遗产的财产证明;
4、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
5、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需提交死亡证明;
6、被继承人的婚姻、父母、子女情况证明。
2. 什么样的公证才合法有效
公证的合法有效至少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必须由有特定法律身份的专门人员——公证员亲自进行公证; 2.公证的对象和内容必须合法:公证的对象包括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三种,公证的内容不能违法或有逃避法律的内容; 3.公证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在程序方面涉及当事人和第三方的主要有二点: (1)公证员在外出调取证据和做接谈笔录时,应山两名公证员共同进行,特殊情况只能由一名公证员进行调查的,应有一见证人在场,并在笔录上签名(《规则》第26条);(2)公证员在询问当事人和有关证人时,应向被询问人讲明他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注意事项,并制作谈话笔录(《规则》第24条)。 公证接谈笔录总公证员询问当事人或有关证人时所做的工作谈话记录。具有法定证人证言的性质,其制作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 首先,必须是由公证员亲自接待和询问, 且谈话相对人了解公证员的身份。对当事人来讲,因公证是基于当事人自愿、主动的申请而进行的司法证明行为,所以公证员的身份不言自明。但对十第二方而言,公证员要取得相对人的证言必须明白告知对方自己的公证员身份,同时告知他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注意事项,履行告知义务。相对人应当积极协助,据实问答。如果公证员在整个谈话中没有事先表明身份或是没有亲自询问,相对人可以拒绝在公证接谈笔录上签字,因相对人积极协助公证调杏的义务源十公证的国家司法证明的公权力、如果公证员不表明身份,相对人有权认为其是私证,不予协助或拒绝在笔录上签字。 其次,公认又有国家赋予的法定证据作用,其取证的方法和途径必须合法。任何采取不正当手段,如偷拍、偷录或窃得的材料,都不能做为公证材料、享有公证的证据力。 在本例中,工商人员出示工作证是其履行工商管理监督职权的前提,但它个能代替公证员在行使国家司法证明权进行调查时所必须履行的告知义务,工商人员和公证员虽都是行使国家权力、但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行为,一个是国家证明行为,二者不容混淆。本例中的公证员在工商人员出示工作证后对该员上言辞的记录,总在该员工以为受到管理者询问的误解和暗示下所做,违反了公证的公平、自愿原则,也是不符合公证的取证方式的。 该员工有权拒绝签字。但如果该员工在签字时已知所签内容为公证接谈笔录,且仍在上面签字。则接谈笔录的有效性取决于法院的认定。 公证人一般是对申请人自己所进行的有关行为加以证明,或是对侵权所产生的客观后果加以实录,而不像上例涉及证明相对人的言词的行为,因此,公证员无向相对人告知的义务。 比如。对网上侵权的证据保全,公证人会同申请人一起,从侵权者的网贞上下载有关侵权内容。然后对实时下载操作过程加以客观记录,证明于x年x月 x日申请人现场操作过程中实时打印与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相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是从相关人的网页上下载文件,也没有告知对方的必要。 又比如,对于盗版软件侵权,公证人陪同申请人去购买(盗版)软件,仅对申请人的购买行为、购买地点和所买软件的内容加以实录和证明,也不涉及相对人的言词和行为,因此,也无必要告知相对人。在这种无告知状态下取得的证据,也是有效的。【关于转载文章及付酬的声明】 此篇文章原登载于《电子知识产权》杂志。本网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条的规定予以合法转载。 本网站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准备了相应的稿酬,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支付。如您是这篇文章的著作权人或其他权利人,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在确认您的身份后将予以支付。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意见,请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将在进行核实后24小时内采取相关措施。 谢谢合作!
3. 哪些部门出具的证明可以与公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参照国际惯例, 下列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可以与公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①卫生防疫部门出具的出生证明, 死亡证明, 健康检查证明, 免疫证书; ②进出口商品检验当局出具的商品检验证书; ③在航行中的船舶, 飞机上的长官对公民在其负责的船舶, 飞机上因紧急事态下所做的遗嘱, 委托等法律行为而出具的证明书; ④在战场上军队团以上干部为其下属官兵的遗嘱, 委托等法律行为而出具的证明书。
4. 两个人私自签订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什么部门公证啊
一、如果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的协议或合同,同时不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的不公正也具有法律效力;
二、如果对此协议的法律效力有怀疑可以到地方公证处公证,公证也只是检查监督是否违法、是否自愿。
5. 公证处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包括哪些范围
按实际情况,如果公证的内容属于公证的范围的,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十一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第十二条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办理下列事务:
(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公证机构登记的事务;
(二)提存;
(三)保管遗嘱、遗产或者其他与公证事项有关的财产、物品、文书;
(四)代写与公证事项有关的法律事务文书;
(五
第十三条公证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
(二)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
(三)以诋毁其他公证机构、公证员或者支付回扣、佣金等不正当手段争揽公证业务;
(四)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
(五)违反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
(六)法律、法规、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六条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6. 去公证处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有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五章可知。
第五章 公证效力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第三十八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未经公证的事项不具有法律效力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第四十条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什么部门公证具有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申办公证须知
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申请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护照通行证、回乡证等)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社团法人登记证书)。
二、代理人代为申请的代理人须提交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证书,其他代理人须提交有代理权资格的证明(如监护人证明)。
三、需公证的文书(合同、章程、声明书、毕业证书等)。
四、与公证事项有关财产所有权证明(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发票等)。
五、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其它证明材料 。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7. 公证具有什么法律效力
什么是公证?
公证是国家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指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公证机构,根据法律的规回定和当事人答的申请,
按照法定程序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件、文书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以及其他与公证有关的法律
事务的非诉讼活动。公证有以下法律特征:
(1)公证是由国家专门司法证明机构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证明活动.公证具有权威性,可靠
性,广泛性和通用性,不受行业、国籍、职业、行政级别、地域的限制,因而有别于其他机关的证明。
(2)公证证明的对象是没有争议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件,文书.
(3)公证书在法律上具有特定的效力和普遍的法律约束力。公证书具有法律上的证据效力和强制执行效
力。公证还是有些法律行为生效的形式要件,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公证的法律行为,
在办理公证后才具有法律效力。公证书具有域外的法律效力。公证书经外事机关和外国驻华使、领馆认
证后,在国外具有法律效力。
(4 )公证是一种非诉讼活动,是预防性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通过其证明活动,预防纠纷发生,为解
决纠纷提供可靠的证据.
8.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处公证后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一、公证处公证后的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到公证处对协议进行公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因协议产生纠纷时,公证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二、公证书的效力有哪些
公证的法律效力是指公证在法律上的效能和法律作用。对公证的法律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公证暂行条例》均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法定证据效力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强制执行效力
是指对公证机构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如债务人不履行,债权人可持公证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对公证的这一效力,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作了明确规定。
3、法律行为成立要件
当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采用公证形式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公证即成为相应的法律行为设立、变更、终止的必备要件。另外,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或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设立、变更或终止必须办理公证,则公证也成为其成立的要件。
9. 国内各地公证处所做公证法律效力都一样吗
一、各个公证处所做公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公证处是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民间证明机构。各个公证处都是独立的,没有级别之分。
《公证法》
第六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第七条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可以在县、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直辖市或者市辖区设立;在设区的市、直辖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公证机构。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