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14岁未到法律责任

14岁未到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18 17:39:46

⑴ 14岁未成年人负什么民事刑事责任

在法律上,对于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民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版力人,在行政上属于限制权行政责任能力人,在刑事上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根据违法性质的不同,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一、在民事上,未成年人违法造成他人损害的,要承担责任,但由其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
二、在行政上,会从轻或减轻处罚,可拘留的不执行拘留;
三、在刑事上,只对故意杀人等八类种罪承担刑事责任,并不适用死刑,且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⑵ 14岁至16岁未成年人需要承担的哪8种刑事责任

8种是行为,不是刑事责任。即是指这8种行为在刑法中对应的罪名,找到罪名后再看罪名下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就行了。

⑶ 中国法律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怎么处理

对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并不意味着同样不承担其他的责任。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处理:

1、未成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他同样不承担其他的责任。我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我国设立有工读学校和收容教养所,其适用对象就是有危害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

2、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可以追究行政责任。从警告到开除,不同级别的行政处分适用于不同危害程度的违法行为。一旦被学校开除,正常受教育的机会就会被剥夺,自己以后的职业技能技术学习就会受到影响,求学就业的道路更加艰难。

3、未成年人的家长应当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行为承担财产赔偿责任。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财产赔偿的结果就可能改变未成年人成长的物质环境,甚至还可能动摇其家长培养教育的信心。

4、法律还赋予了其他公民排除危害保护自己的权利。我国《刑法》中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制度。这两种制度都是针对不法侵害或者危险而言。对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受害人和其他公民有权进行紧急避险,符合条件的还可以正当防卫。

在紧急避险或者正当防卫的过程中,给未成年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不承担法律责任。由于未成年人一般都体单力薄,在与成年人的对抗中,受损害的多半是未成年人自己。

5、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并不排除引诱教唆人员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实践中,引诱教唆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实施危害行为的,看成是引诱教唆人实施的犯罪,由引诱教唆人承担全部刑事责任。这既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约束。



(3)14岁未到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刑法》第十七条有明确的规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⑷ 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强奸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具体来说可以比照成年人减轻或者从轻处罚,但是前提是犯罪手段不够恶劣,不是累犯等

⑸ 14岁的法律责任八种重罪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人、故意伤 害致人重 伤或者死 亡、强 奸、抢 劫、贩 卖毒 品、放 火、爆 炸、投 毒 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⑹ 未满14岁犯法要不要负法律责任

不需要,我国《刑法》规定未满十四周岁不负任何刑事责任.更何况是违法.但是监护人要负赔偿责任!

⑺ 满14岁才承担法律责任,很多孩子仗着自己未满14岁就犯罪,因为他们知道不会被追究责任会被无罪释放

《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专伤或者死亡、属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个人意见,刑事责任年龄应该降低,降为十二周岁,原因是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条规定将之前《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的:“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进行了修改,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降低了两周岁。
所以说,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也应该进行适当降低。

⑻ 没到14岁强奸成年女性有法律责任吗

没到14岁强奸成年女性不付法律责任。按照现在的刑法规定,强奸罪犯罪主体年龄应当年满14周岁以上,不满14周岁不构成犯罪。

⑼ 14岁要负的法律责任

不满周岁的(含14周岁生日当天),对任何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14周岁生日的第二天到16周岁生日当天),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并不是仅限于这类罪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答复: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

对于刑法第十七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

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者死亡的行为,依照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减轻处罚并不得适用死刑。

(9)14岁未到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⑽ 法律规定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该不该改

在现今社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刑事案件的普遍增多。针对法律规定的14周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的说法社会各界人士说法也是不一的。有的说该法律需要做修改,否则会使这类人群更加猖狂;也有的说是不需要修改,如果对14周岁以下人权处以刑事处罚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

一、是否应该修改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是不需承担刑事责任的。其实,法律规定的初衷主要是考虑到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心智发展还是不成熟的,在是非观念面前还是无知的,判断能力也是明显缺失的。如果对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处以刑事处罚的话,那么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造成其知识学习的中断。并且,可能会造成其人格的更加扭曲,增加一定程度上的再犯罪。

热点内容
银行司法金融 发布:2025-09-18 01:07:56 浏览:716
两性道德发展的差异 发布:2025-09-18 01:07:55 浏览:928
法律硕士自主划线吗 发布:2025-09-18 01:01:29 浏览:24
重庆情踪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18 00:55:28 浏览:357
我国劳动法生效的时间是 发布:2025-09-18 00:48:19 浏览:214
法院执行一般多久 发布:2025-09-18 00:30:45 浏览:550
重庆烂尾楼处条例 发布:2025-09-18 00:29:57 浏览:65
石河子法律援助的电话 发布:2025-09-18 00:28:16 浏览:678
惠州市惠阳法院 发布:2025-09-18 00:01:53 浏览:186
法官妇女节 发布:2025-09-18 00:01:53 浏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