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人民币使用法律责任

人民币使用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2 10:43:07

❶ 人民币不能在中国通行使用违反了什么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承包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你可以向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行或支行投诉他。

❷ 欠多少人民币构成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有多种,但不论如何,只要欠钱就都是要还的,“还”也是法律责任承担的一种方式。

在判决后,如果被确定有钱而拒不归还,亦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目前最高人民法院还出台了司法解释对于拒不履行的还要限制高消费,更何况欠银行款还要有信用的不良记录。因此,如果有能力,还是归还吧。

❸ 人民币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2000年2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80号发布根据2014年7月2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8年3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维护人民币的信誉,稳定金融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人民币,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从事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发行、流通和回收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第四条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依其面额支付。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第二章设计和印制第七条新版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设计,报国务院批准。第八条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专门企业印制。第九条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质量标准和印制计划印制人民币。第十条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应当将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将不合格的人民币产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全部销毁。第二章设计和印制第十一条印制人民币的原版、原模使用完毕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封存。第十二条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专用设备等重要事项属于国家秘密。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和有关人员应当保守国家秘密;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第十三条除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研制、仿制、引进、销售、购买和使用印制人民币所特有的防伪材料、防伪技术、防伪工艺和专用设备。有关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制定。第十四条人民币样币是检验人民币印制质量和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标准样本,由印制人民币的企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印制。人民币样币上应当加印“样币”字样。第三章发行和回收第十五条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第十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新版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主色调、主要特征等予以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新版人民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新版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第十七条因防伪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改变人民币的印制材料、技术或者工艺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改版后的人民币的发行时间、面额、主要特征等予以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改版人民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改版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第十八条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需要发行纪念币。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第十九条纪念币的主题、面额、图案、材质、式样、规格、发行数量、发行时间等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但是,纪念币的主题涉及重大政治、历史题材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将纪念币的主题、面额、图案、材质、式样、规格、发行数量、发行时间等予以公告。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在纪念币发行公告发布前将纪念币支付给金融机构。第二十条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人民币发行库,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负责保管人民币发行基金。各级人民币发行库主任由同级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担任。人民币发行基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保存的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拨,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人民币发行基金,不得干扰、阻碍人民币发行基金的调拨。第三章发行和回收第二十一条特定版别的人民币的停止流通,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收兑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将停止流通的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得将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对外支付。第二十二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将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支付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得将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对外支付。第二十三条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和残缺、污损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回收、销毁。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第四章流通和保护第二十四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合理需要的原则,办理人民币券别调剂业务。第二十五条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纪念币的买卖,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六条禁止下列损害人民币的行为:(一)故意毁损人民币;(二)制作、仿制、买卖人民币图样;(三)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四)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损害人民币的行为。前款人民币图样包括放大、缩小和同样大小的人民币图样。第二十七条人民币样币禁止流通。人民币样币的管理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第二十九条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携带人民币实行限额管理制度,具体限额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第三十条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走私、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第四章流通和保护第三十一条单位和个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及时上交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或者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他人持有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二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应当予以没收,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并登记造册;持有人对公安机关没收的人民币的真伪有异议的,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鉴定。公安机关应当将没收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十三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发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数量较多、有新版的伪造人民币或者有其他制造贩卖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线索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数量较少的,由该金融机构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当面予以收缴,加盖“假币”字样的戳记,登记造册,向持有人出具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收缴凭证,并告知持有人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向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申请鉴定。对伪造、变造的人民币收缴及鉴定的具体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将收缴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十四条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应当无偿提供鉴定人民币真伪的服务。对盖有“假币”字样戳记的人民币,经鉴定为真币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按照面额予以兑换;经鉴定为假币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予以没收。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应当将没收的伪造、变造的人民币解缴当地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十五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以伪造、变造的人民币对外支付。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在营业场所无偿提供鉴别人民币真伪的服务。第三十六条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销毁。第三十七条人民币反假鉴别仪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标准生产。人民币反假鉴别仪国家标准,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协助组织实施。第三十八条人民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流通:(一)不能兑换的残缺、污损的人民币;(二)停止流通的人民币。第五章罚则第三十九条印制人民币的企业和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一)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质量标准和印制计划印制人民币的;(二)未将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解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发行库的;(三)未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将不合格的人民币产品全部销毁的;(四)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对外提供印制人民币的特殊材料、技术、工艺或者专用设备等国家秘密的。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章罚则第四十一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和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第四十二条故意毁损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第四十四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授权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业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第四十五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其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❹ 关于人民币法律效益的条文,哪些法律规定了人民币必须被承认和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❺ 对人民币的法律保护有哪些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8条规定:“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禁止出售、购买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运输、持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第19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为保证人民币发行的集中统一,稳定金融和物价,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人民币的保护。《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人民币的保护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规定: (1)禁止各种变相货币的发行与流通。变相货币是指没有法定货币发行权的单位或个人签发的、以货币单位标示面值并在世面流通转让的各种有价证券和凭证。如有的单位发行“代金券”、“购物券”、“礼品券”等就属于变相发行货币的行为。变相货币的发行、流通的危害主要有:第一,违反了人民币集中统一发行原则,侵犯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货币发行权;第二,由于充当支付手段,扩大了社会货币供应量,而又不在人民银行的监控下,对通货膨胀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三,逃避了国家对工资奖金的监督管理,扩大了消费基金支出;第四,助长了不正之风。凡此种种,影响到人民币的信誉和市场稳定,因此,必须禁止变相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2)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和禁止贩卖伪造、变造的人民币。伪造人民币是指仿照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现行流通的纸币或铸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制造伪币、冒充真币的行为;变造人民币是指用剪贴、挖补、拼凑、涂改、正背两面撕开等方法增大人民币票面额或增多票张数的行为。由于伪造、变造人民币和贩运伪造、变造的人民币的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对国家、集体以及个人利益均会造成严重侵害,所以为保护国家货币、巩固国家金融,该法第41、42条又进一步规定了法律责任。 (3)禁止故意毁损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金融制度的体现,是国家保证市场流通的一种手段。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承担着商品交换的流通作用。特别是一些小额人民币铸币,其铸造价值往往比其标示的价值还高,毁损人民币会人为增加人民币发行基金,有时还可能造成小额人民币流通短缺,不利于市场上人民币的找换,给国家造成浪费。 (4)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禁止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是为了保证国家货币的严肃性,也防止有人利用印有人民币图样的纸张冒充人民币,欺骗他人。

❻ 关于人民币的法律

人民币是我国的 法定货币,是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具有购买能力的货币符号.我国相关法律对货币制度作了详尽的规定,大体是:1)规定了货币材料,我国货币是以纸材为货币材料的.2)规定了货币的单位,我国的货币单位是以元为主,配以角分;规定了货币的支付能力,我国的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是指法律规定一种货币具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无论在每次支付中的数量是多少,也无论是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3)规定了货币的发行,我国的货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独家发行,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印制人民币等 人民币的发行不是想发多少就发多少的,这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叫做货币必要量或货币需要量,它等于商品总数乘以商品总价(商品价值量)除以货币的流通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的流通次数).比如社会的总的商品价值量为1000,货币在一定时间的流通速度为10,则货币必要量就是100.央行可以根据这个数量来发行货币.如果低于这个数量,商品流通就会凝滞,导致通货紧缩(即人民感觉物资短缺,而厂商却买不出货).如果央行的发行量高于这个量,就会使得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货币的供应量,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人民币发行之后,由银行以贷款的形式发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以贷款的形式将货币投放到社会上. 美圆的发行大体也是一样的.因为这些规律是人类经济社会的客观规律,不一某一人的意识而转移,也不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都必须遵守这一规律. 储备美圆的目的是为稳定人民币值提供保障.人民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它不具备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说,一旦市场上的人民币供给发生变化(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货币的供给不可能与货币必要量完全一致)人民币不能自动退出流通领域,而继续充斥其中.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不能用人民币直接支付对外债务,这就需要一种能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而美圆是最能为世界各国接受的货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在快速的发展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有充分的外汇保证我过对外贸易的顺利的进行.

❼ 吃人民币,法律会追究吗

人民币那么多细菌你也敢吃啊。损害人民币是犯法。

❽ 儿童版人民币的法律责任


中国于2004年2月1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第19条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禁止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第43条规定:“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非法使用人民币图样的,中国人民银行应责令改正,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相应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在宣传品、出版物或者其他商品上使用人民币图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对商家的行为进行处理,并销毁非法使用的人民币图样。
这种“儿童钞票”制造者和出售者的行为已经违法,有关部门应联合行动,严厉查处印制、销售“儿童玩具钞票”的违法行为,同时学校、家长也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别买“儿童玩具钞票”,更不能拿其变相赌博,以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2] 腾讯

❾ 关于人民币的违法行为

拒收人民币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章第十六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刷、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这条属于妨碍人民币的情形。《条例》第五章第四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其中,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江苏维士德律师事务所深圳分所律师余翔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规定,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如若拒收,属于违法行为,但该法律中并未列出拒收的处罚措施。任何人如果遭遇拒收的情况,都可向人民币的主管机构,即中国人民银行进行投诉。另一方面,作为经营者来说,也涉嫌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第一,消费者有权选择支付的方式,只要该货币是合法流通的。而拒收某一版本的钞票,则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侵害。第二,涉嫌侵犯了平等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也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因此消费者可以用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进行诉讼。

❿ 伪造人民币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1条第1款规定:伪造人民币、出售伪造的人民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人民币而运输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0条规定:伪造货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二)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的;(三)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第171条第3款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所谓伪造货币罪,是指仿照人民币或者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使用各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冒充真货币的行为。其犯罪构成如下: (1)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以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本罪主体。 (2)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本罪的对象是货币。所谓货币,是指在一国或地区具有强制流通力的、代表一定价值的、用作支付手段的特定物。货币包括本国货币和外币。 (3) 犯罪的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上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4) 犯罪的客观方面

热点内容
幻灵魔法学院 发布:2025-07-18 05:54:20 浏览:371
律师潜江 发布:2025-07-18 05:54:13 浏览:765
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学习心得 发布:2025-07-18 05:50:36 浏览:236
合同法关于合同内容的约定 发布:2025-07-18 05:49:46 浏览:818
文利法院 发布:2025-07-18 05:49:06 浏览:18
2017司考劳动法 发布:2025-07-18 05:37:29 浏览:262
新婚姻法离婚后债务纠纷 发布:2025-07-18 05:29:24 浏览:575
与法官叫嚣 发布:2025-07-18 05:26:17 浏览:793
合同法分则课件 发布:2025-07-18 05:25:29 浏览:805
法律援助抗疫 发布:2025-07-18 05:25:27 浏览: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