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法律责任

理财产品销售人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25 09:40:18

Ⅰ 企业销售理财产品法律法规

请您详细说明问题,以便可以准确的给您回复。
理财产品通常都不保本。您可以版根据理财产品的权期限,收益,风险等级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目前,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在主页上有公布,您可以进入主页,点击“理财产品”-“个人理 财产品”-“搜索”,分类您需要的产品信息。如需建议,请联系客户经理了解。(温馨提示:购买前请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Ⅱ 投资咨询公司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出了风险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说没有责任是胡说八道,没责任谁还敢投?建议选A2P融资租赁,风险小,然后选大平台投资内,E租宝1元起投,14.6%年化容,注册的时候推荐人写ZXM88还有大红包送他是有保理公司承担债权风险,然后租赁公司无限连带责任!

Ⅲ 银行员工私卖理财产品构成刑事犯罪吗

有可能构成职务侵占或者挪用资金罪
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一般是指银行员工未经本行、上级行审批或授权,未向监管机构备案,没有遵从正规的销售流程和相关规定,私下向客户出售所谓的“理财产品”的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第一是飞单。飞单并不是法律概念,在银行业,飞单是指未经上级行授权或批准,员工借助银行平台,擅自销售第三方发行的金融产品,第三方与银行之间不存在委托销售合约关系。应当注意到,员工擅自销售的第三方金融产品是真实的金融产品,仅是没有通过银行官方销售。2012年底,华夏银行某支行濮某私自销售“中鼎”系列产品即是典型的飞单事件。
第二是私售银行停售的理财产品。银行或第三方曾经发行并销售过某理财产品,后来停止销售。个别员工借助银行平台,假冒银行名义,向客户出售已经停售的理财产品,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划入银行专户,而是将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这种私售,可能是私售本行停售的理财产品,也可能是私售第三方停售的理财产品。
第三是私售虚假理财产品。银行员工编造银行或第三方发行的理财产品,制作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等文件,伪造银行印章或盗盖银行真实印章,诱骗客户购买虚假理财产品,将募集的资金出借给用资人使用。员工私售虚假理财产品,一般具有诈骗客户资金性质。

Ⅳ 第三方销售的理财产品非法集资有没有法律责任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Ⅳ 理财产品涉嫌诈骗参与销售的人员会付什么样的责任

公司涉嫌工商诈骗,员工是没有责任的,老板的责任,或者是总监的责任,小员工吊事没有

Ⅵ 人民币理财销售人员从事理财产品销售,要遵循什么原则

理财产品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相关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客户合法权益。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如实告知原则。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充分揭示风险,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不得对客户进行误导销售。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进行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销售活动包含的法律关系,防范合规风险。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遵循风险匹配原则,禁止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风险匹配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只能向客户销售风险评级等于或低于其风险承受能力评级的理财产品。
销售理财产品,应当加强客户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

Ⅶ 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出问题了,业务员承担法律责任吗

投资公抄司涉嫌诈骗,业务员是否承担责任,应当分情况讨论:

1.如果业务员不知道公司涉嫌非法诈骗,则其不用承担刑事责任;

2.若业务员明知公司从事的是诈骗行业,依然从事这一行为,则应当承担相应的刑罚责任;但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主要犯罪行为人,犯罪后果主要由公司与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承担;

3.如果公司为空壳公司,是为了从事犯罪行为而成立的,则承担较为严重的刑事责任。

Ⅷ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要承担什么责任

签订合约所述所有责任均需要承担

2016年5月13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

该同志的主要内容是对于银行代销业务的现象进行治理与整理,规定中银行是不允许进行产品代销的。

Ⅸ 银行理财产品不当销售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消费误导以及不如实全面告知,但不属于法律范畴。受道德谴责以及事态严重受所在单位处罚。

Ⅹ 第三方销售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有没有法律责任

不一定,最主要看三点:
1、所签理财产品协议内是否有对无法兑付的补偿条款和责任条款,如果协议内规定不保证盈利或者亏损了销售机构无责,那么原则上就不用付法律责任;
2、所签合同是否正规有效。应当是正规的理财协议,在权利义务上没有明显的不对等,没有明显的合法性瑕疵。如果协议无效或的话,销售机构和投资机构仍有可能需要负责;
3、销售时有无欺诈宣传。如果有的话,销售机构必须负责(前提是你保留了相关证据)

另外,一般来说监管机构都倾向于保护投资者,所以就算不符合上述任何一条,仍有一定希望维权。

热点内容
婚姻法第三十二第三款第五项 发布:2025-07-13 09:14:54 浏览:93
2019新婚姻法关于离婚 发布:2025-07-13 09:14:08 浏览:391
协议上只签字的话又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7-13 08:50:09 浏览:463
明星应当如何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3 08:47:55 浏览:775
条例规定党的纪律处分 发布:2025-07-13 08:26:51 浏览:346
行政法判断改错题 发布:2025-07-13 08:23:10 浏览:555
合同法教学案例 发布:2025-07-13 08:22:24 浏览:581
不适用刑法典 发布:2025-07-13 08:08:57 浏览:685
哈尔滨市城市供水条例 发布:2025-07-13 08:07:39 浏览:962
行政法上的行政最理想的状态 发布:2025-07-13 08:07:31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