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连带责任的法律基础

连带责任的法律基础

发布时间: 2021-12-28 12:35:03

㈠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求偿基础是什么

如何理解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求偿基础?一种观点认为,求偿关系基于让与请求权内。让与请求权指履行容了债务的债务人可以请求全权人让与其对终局责任人请求权(债权)。另一种观点认为求偿关系
基于赔偿代位权。赔偿代位权是指法律直接规定履行了便条的便条人当然地取得债权人对终局责任人的请求权,不需经人的意思表示。《日本民法典》第422条规定:“债权人因损害赔偿而受领其债权标的之物或权利价额之全部时,债务人就该物或权利,当然代位债权人。”相比较而言,赔偿代位说比请求权让与说更加简便、实用

㈡ 民法总则承担连带责任的类型有哪些

1、共同侵权行为之连带责任
此种连带责任是基于共同侵权的原因而应承担的连带责任。
2、共同危险行为之连带责任
共同危险行为又称准共同侵权行为,指二人或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且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鉴于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各共同危险行为人内部承担均等赔偿责任,对于被侵权人则承担连带责任。
3、无意思联络分别侵权之连带责任
无意思联络的分别侵权行为是指每个行为人在实施侵权行为之前以及实施侵权行为过程中,没有与其他行为人有意思联络,也没有认识到还有其他人也在实施类似的侵权行为,其每个个体所实施的侵权行为都足以造成被侵权的全部损害后果的侵权行为。
4、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侵权随之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5、买卖拼装、报废机动车之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6、高度危险物致害之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四条、第七十五条规定了高度危险物致害的连带责任,所有人对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是具有过错和所有人、管理人对非法占有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是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
7、妨碍公共道路通行致害之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九条规定了妨碍公共道路通行引起的侵权纠纷,承担责任的主体即包括对公共道路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也应包括具体实施堆放、倾倒、遗撒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8、雇员致害之雇主赔偿责任中的连带责任取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了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该解释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提供劳务者致害赔偿相冲突,雇员致害赔偿纠纷已为提供劳务者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所取代。

㈢ 民法总则连带责任总结

民法总来则连带自责任总结是:

  1.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

  2. 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3. 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㈣ 发包人不给钱,能否要求分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可以,写明法律依据)

分包人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法律依据

1、合同法
第272条规定: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经分包人同意,可已将自己承包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与总承包人或者勘查、设计、施工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267条规定:共同承揽人对定作人承担连带责任,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建筑法
第29条第二款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55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应当对分包工程的质量与分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分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

3、招标投标法
第48条规定: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
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并不得再次分包。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27条规定: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发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建设部颁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分包管理办法》也规定专业工程的发包人和劳芳分包人就建设工程质量对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㈤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在承担保证责任时有何区别

《担保法》第17 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1)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3)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第18 条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㈥ 1000分求法律达不到解今年4月1日的新交通法对连带责任的解释,听说不会连带全责任了,不知对否

还会有连带责任,我可以给你简单解释一下,例如你把你的车借给别人驾驶,借车人驾驶着你的车发生车祸,你不会承担连带责任,借车人独自承担责任,但是如果你明明知道借车人没有驾照或者其在醉酒等情况下仍然借给他驾驶,那你就承担连带责任。还有哪里不懂得?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什么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补偿。

法律责任根据追究责任的目的分为补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1、惩罚,即法律制裁,是国家以法律的道义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对责任主体的人身和精神实施制裁的责任方式。

2、补偿,是国家以功利性为基础,通过强制力或当事人要求责任主体以作为或不作为形式弥补或赔偿所造成损失的责任方式。

(7)连带责任的法律基础扩展阅读:

法律责任的 构成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法律责任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或必须符合的标准,它是国家机关要求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根据违法行为的一般特点,我们把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概括为: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五个方面。

1、主体。法律责任主体,是指违法主体或者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2、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

3、损害事实。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4、主观过错。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热点内容
医疗卫生行政法规 发布:2025-07-11 07:34:47 浏览:418
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电话 发布:2025-07-11 07:34:46 浏览:248
从重处罚刑法 发布:2025-07-11 07:08:27 浏览:344
法官的职业发展 发布:2025-07-11 07:06:50 浏览:487
公司规章制度我没签字 发布:2025-07-11 07:00:19 浏览:826
德日刑法正犯 发布:2025-07-11 06:34:44 浏览:477
刑法第九十三条解释 发布:2025-07-11 06:34:42 浏览:158
房产证伪造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1 06:25:41 浏览:735
2017年新的道德与法治 发布:2025-07-11 06:24:15 浏览:142
婚姻法普法ppt 发布:2025-07-11 05:50:49 浏览: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