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责任分析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责任分析

发布时间: 2021-12-30 16:37:02

Ⅰ 公司使用盗版软件被查出会怎么判

企业用户使用盗版软件是属于非法复制著作权人软件的侵权行为,为此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软件最终用户的侵权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软件最终用户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一般就是要求企业用户停止使用侵权软件;赔礼道歉,一般根据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体上刊登道歉信。
赔偿损失: 依据《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赔偿数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确定。”《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赔偿损失的计算方式有三种: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2、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3、“法定赔偿”,在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时,由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这三种方式是有顺序的,首先以权利人实际损失赔偿为依据,再考虑按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计算,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无法计算,那么就按“法定赔偿”。软件最终用户侵权权利的损失很好计算,侵权人使用了多少个侵权软件,代表权利人少卖了多少个软件,这就是他们的损失。那么赔偿数额就按软件正版市场价格乘以侵权软件数。

Ⅱ 员工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盗版软件造成软件公司起诉到企业,这样企业应该承担他的个人责任吗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意味着软件的最终用户,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使用盗版软件即为非法,可能被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该条例一出台,立即引发网民在网上大发议论。2001年12月23日,新浪网上发表了一份《关于合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呼吁书》,十几位评论家和业界人士联名呼吁,认为我国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超越了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现实水平,超越WTO标准,超世界水平。 在新的《计算机软件条例》中,对软件版权的保护延伸到了最终用户,明确规定了最终用户的责任,对最终用户并没有区分是单位还是个人,是赢利机构还是普通个人用户。 国家版权局某高级官员认为:应该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应当追究最终用户责任。并认为对最终用户追究法律责任,早在1991年发布的原条例中就有规定,并不是新条例中的新规定。它已经存在了十几年,所以不能说它超前了。 由于软件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知识产品,它复制起来太容易了。因此,为了维护软件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就必须加强立法及惩罚力度。因为软件产业是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投资、税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知识保护环境。 软件业界公认盗版是阻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软件用户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软件公司就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和回报。那么,他们就无法扩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从而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立足。所以,为了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就必须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刑事打击的盗版行为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民事、行政处罚目前主要针对单位用户。一般的个人用户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从而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 上海大学教授寿步教授在微软诉亚都案引发的关于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论战中提出了“三个台阶论”。 寿步教授认为:第一台阶并不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 就属于“第一台阶”; “第二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如明知是未经授权软件而作直接营利使用的视为侵权; “第三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终用户,即不论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不问其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就构成侵权。 在《新软件保护条例给国人带来什么》一文中,寿步教授提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只是区分最终用户的不同情况,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即处于“第二台阶”。 寿步教授认为我国将软件侵权延伸到个人用户是“超世界水平”,从而反对将软件侵权责任延伸到个人最终用户。 软件侵权最终界限定位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决不应当由个别人任意解释。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软件最终用户涉及千万个单位、家庭和个人,不宜将软件的保护水平一下子提高到超出世界的保护水平,不应该将千万个普通家庭或个人用户也作为打击对象。 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软件最终用户被法院判决赔偿的案例,但是我们的著作权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了比较激烈的行动。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在打击最终用户时应慎行,我们期待立法机关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进行修改或做相应限制性的解释。不要将软件最终用户侵权责任延伸到非赢利的个人用户。 所以,个人只要不是非赢利的用户,就不会有责任.

Ⅲ 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责任


【法律分析】
对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即获利数额)二千五百元以上的等情形可进行处罚,可根据情况责令盗版用户承担停止侵权,并处正版软件价格5倍以下的罚款。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行为构成侵犯著作权的犯罪,并以“复制品数量合计在五百张(份)以上的;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等三种情形构筑商业使用盗版行为犯罪构成的底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六十七条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Ⅳ 请问公司员工使用盗版软件是否犯法,公司需要负责任吗

需要看公司规章制度。如果公司规章制度无禁止性规定,且明知员工安装盗版软件而默许使用,则员工不应负责,而由公司承担责任。但是,如果公司明确规定不得安装盗版软件,因员工违反规章制度而造成公司损失的,员工应负责任。

企业用户使用盗版软件是属于非法复制著作权人软件的侵权行为,为此要承担一定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软件最终用户的侵权责任主要是民事责任,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软件最终用户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一般就是要求企业用户停止使用侵权软件;赔礼道歉,一般根据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体上刊登道歉信。

(4)企业使用盗版软件的法律责任分析扩展阅读:

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即原版权所有人可以主张赔偿损失

《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综合上面的介绍,个人使用盗版软件也会构成侵权的。

参考资料:网络-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Ⅳ 中国的企业使用盗版软件会受到什么处罚

您好!
据我所知目前中国对盗版管理还是有不到位的地方.
只要你不是特别过分,因该还是可以的.
但是,还是希望您购买正版,支持作者!

Ⅵ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有什么后果

根据《知识产权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版害、消除影权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所有者按照知识产权法,一般会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损失一般是软件使用费(如软件所有权公司能举出其他损失证据切证据合理也会被支持),停止侵权很简单,就是停止使用软件。

不过这些权利的主张在实践中只能通过法院来解决,其他机关无此权利。

一般公司更容易因此产生诉讼。

Ⅶ 公司用了盗版软件被发现 需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摘要 第二十四条 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Ⅷ 企业使用盗版软件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严重会追究刑事责任。

Ⅸ 员工使用盗版软件,公司是否承担责任

个人认为如果员工安装这个盗版软件是出于个人原因或为了个人私利,那么公司应该不用承担责任;如果员工安装盗版软件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那么公司应该承担责任。“监管不力”本身就是承担责任的原因,怎么可能再用它来回避责任。达成和解是依靠双方协商作出的“保证删除公司内侵权软件”是必须的,可能还会有赔偿金,如果支付了赔偿金,公司可以向员工追偿

Ⅹ 使用盗版软件作为开发工具,开发软件产品,需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赔偿及处罚数额是多少

使用盗版软件作为开发工具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需要被被侵害者或者他人举报专投诉,政府属主管部门发现也予以查处和处罚。主要涉及的法律是《商标法》、《著作权法》和《专利法》。赔偿数额是以侵权人所获利益确定。

热点内容
婚姻法普法ppt 发布:2025-07-11 05:50:49 浏览:423
尼克拉斯卢曼法社会学 发布:2025-07-11 05:48:42 浏览:720
司法查流水 发布:2025-07-11 05:35:48 浏览:797
行政法院集中管辖 发布:2025-07-11 05:27:41 浏览:754
宗教制定法规和规章 发布:2025-07-11 05:27:33 浏览:344
食品生产主体虚假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1 05:27:33 浏览:661
社会与法频道提供线索 发布:2025-07-11 05:17:43 浏览:998
道德经有和无 发布:2025-07-11 05:14:04 浏览:151
河南省不动产实施条例 发布:2025-07-11 04:46:11 浏览:531
是名道德 发布:2025-07-11 04:46:09 浏览: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