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1.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规
涉及民政工作的法律有四部,另有大量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经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通过,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公布;根据2011年10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的决定》第3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991年12月29日通过,自1992年4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并公布施行。
《婚姻登记条例》国务院令 第387号,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烈士褒扬条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1980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同时废止。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民发〔2011〕218号
《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4月22日民政部发布,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修改,2013年7月5日实施。
《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于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十二日国务院发布实施
《信访条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0号)
《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 第 21 号
《基金会管理条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1988年9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基金会管理办法》废止。
《殡葬管理条例》于1997年7月11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议通过,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令第225号发布施行。
建议:进入中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进行分类查找。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不具有法律效力来,因为中共中源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属于行政法规,可由具体的行政和业务单位具体操作执行,不是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因此,制定行政法规是宪法赋予国务院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国务院推进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实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
而且党内文件政策不是法律,不符合普遍性原则,也没有《党务诉讼法》指导操作党务诉讼,更没有司法机关受理。
政府文件一般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公民和组织制定并下发的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具有普遍约束力。
(2)民政部规定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
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3. 部门规章有法律效力吗
一般情况下,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在各自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立法法》第八十二版条规定:部门规权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施行。
《立法法》第八十六条第三项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4. 最高检和公安部的试行规定,有法律效力吗
是司法解释么?如果说司法解释的话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检一般是司法回解释
公安部一答般是部门规章。
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均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不是司法解释或者是部门规章的话,填补了法律空白的政策性文件,应当视为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在诉讼过程中,政策性文件起到“重要”参考作用,呵呵!
5. 规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说,以上问题抄有法律条文支持袭
你们公司后来下发的相关规定,是已经签订合同后的一个补充。
根据合同法61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也就是说,这个规定是合法的,但是需要对方同意。双方协商解决。
既然是双方协商解决,当然要双方签字了。
6. 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吗
不具有法律效用
法律效力即法律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
法律效力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也叫狭义的法律效力,指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什么事、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本章所讲的法律效力,即狭义的法律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指判决书、裁定书、逮捕证、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7. 民政部门有权宣布婚姻无效吗
民政部门没有权利宣布婚姻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30号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有以下的规定:
第十三条 婚姻法第十二条所规定的自始无效,是指无效或者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宣告无效或被撤销时,才确定该婚姻自始不受法律保护。
由此可见,无效婚姻虽然是“自始无效”,但并非“当然无效”,一定的宣告程序是必须的。
关于婚姻无效的宣告由谁进行,有的文献说既可以由法院进行,又可以由民政机关进行。其依据无外乎是1994年颁布实行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25条:
“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婚姻登记,对结婚、复婚的当事人宣布其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结婚证,对离婚的当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并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以200元以下的罚款。”
但是,该条例已经废止,代之以2003年颁布实行的《婚姻登记条例》。其中第16条规定:
“婚姻登记机关收到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判决书副本后,应当将该判决书副本收入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该条例没有赋予民政机关以宣告婚姻无效的任何权力。
(7)民政部规定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现行《婚姻法》第十条第1款规定,“婚姻无效的原因有:
(1)重婚的;
(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婚前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4)未到法定婚龄的。
未根据《婚姻法》到有关部门登记办理手续的也视为无效婚姻。
民政局是没有权利宣告男女双方的婚姻无效的,就算是无效的婚姻也只有当地的法庭才有资格宣告的。
8. 民政部“令”的法律效力及省市民政厅的的通知的法律效力如何
1、民政部令第来19号是国自务院部门规章,具有法律效力。下级政府及部门和执法人员可以使用。
2、浙民民(2003)167号文件不属于法律法规规章,是规范性文件。在区域内有普遍效力,如果下级政府部门及人员依据文件执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可以申请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并一并撤销该文件。
9. 民政有哪些法律法规
优抚安置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修正)
2、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3、革命烈士褒扬条例
4、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革命烈士褒扬 条例》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
5、湖南省实施《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办法
6、民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卫生部 总后勤部关于重新印发《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的通知
7、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
8、民政部关于颁发《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的通知13、9、军队评定伤残等级工作管理办法
10、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
11、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印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退出现役安置暂、行办法》的通知
12、湖南省实施《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细则
13、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暂行规定
民间组织管理类:
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3、基金会管理办法
4、关于印发《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暂行办法》的通知
5、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
6、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
7、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
8、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与管理暂行办法
9、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审查管理暂行办法
社会事务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婚姻登记管理条例
3、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
4、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婚姻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5、出国人员婚姻登记管理办法
6、民政部关于发布《华侨同国内公民、港澳同胞同内地公民之间办理婚姻登记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8、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9、华侨以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
管辖以及所需要出具的证件和证明材料的规定
10、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11、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12、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基层政权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湖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4、湖南省《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
行政区划类:
1、地名管理条例
2、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湖南省地名管理办法
4、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
5、国务院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
6、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
社会救助类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3、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社会福利类:
1、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
2、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3、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4、关于印发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与销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5、有奖募捐社会福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6、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7、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
8、民政部关于批准发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残疾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行业标准的通知
殡葬管理类:
1、殡葬管理条例
2、殡葬事业单位管理暂行办法
3、公墓管理暂行办法
4、湖南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救灾减灾类:
1、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2、湖南省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3、民政部关于做好救灾捐赠款物接收、发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4、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
5、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强特大自然灾害救助补助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0. 民发【2007】64号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民发【2007】64号文件有法律效力。
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
民发〔2007〕64号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人事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人事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人事局、财务局:
2004年10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施行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提高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2006年7月1日,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为适应有关政策的调整变化,现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一次性抚恤金标准
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二、一次性抚恤金计发办法
自2006年7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办法为:
(一)国家机关在职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其中:
1.公务员,为本人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
2.机关技术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职务)工资之和;
3.机关普通工人,为本人岗位工资。
(二)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享受的国家规定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其中:
1.离退休人员为本人基本离退休费,即本人离退休时计发的基本离退休费和本人离退休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离退休费之和;
2.按照《国务院关于颁发〈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1978〕104号)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为本人基本退职生活费,即本人退职时计发的基本退职生活费和本人退职后历次按国家规定增加的基本退职生活费之和。
(三)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驻外非外交人员和港澳地区内派人员中的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本人国内(内地)基本工资为基数计发。
本《通知》下发后,《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民优函〔1994〕212号)即行废止。
本通知由民政部负责解释。
民政部
人事部
财政部
二〇〇七年五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