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假鉴定报告的法律责任

虚假鉴定报告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12-31 05:46:09

A. 鉴定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构成犯罪吗

有证据证明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话,涉嫌犯罪。

B. 如果提供假亲子鉴定报告会负什么法律责任

1.根据造成的后果付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是个人亲子鉴定是属于经济上的责任,会被罚专款赔偿。
2.如果是属司法亲子鉴定,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影响会被注销营业执照、司法许可证。
民企犯罪成本,伪造公章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民事责任;国企犯罪成本,伪造国家公章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事责任。

C. 法医做出假鉴定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可能构成伪证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

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但也有人认为,并不是任何形式的伪证罪都必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例如隐匿罪证的伪证犯罪行为就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但它必须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因此认为,伪证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伪证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这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伪证罪的客体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以及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及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9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及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1000 元以下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性质不同,同是伪证行为妨碍诉讼所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也有不同,以伪证方式妨碍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

本罪侵犯的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而实际上是无罪的人。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的行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所谓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指证人作了虚假的证明,鉴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实真相的鉴定,记录人作了不真实的记录,翻译人作了歪曲原意的翻译。所谓隐匿罪证,指掩盖歪曲事实真相、毁灭证据,将应该提供的证据予以隐匿。所谓与案件有重要关表的情节,主要是指对案件是杏构成犯罪、犯罪的性质或者对罪行轻重有重大影响的情节。如果伪证的事实无关紧要、对案件的处理影响不大,不能以伪证罪沦处。至于伪证行为是否造成了错判,不影响定罪,可作为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伪造、变造、毁灭凭证、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不是发生在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中,而是在一般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或是在审计、监察等行政活动中发生的,不能以伪证罪论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26条规定,单位行政领导人、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也规定,对于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单位、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单位负责人以及其它有关人员,审计机关可予以警告、通报批评,并可酌情处以罚款;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人员,移送监察或者有关部门处理;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审计机关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1987年6月29日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3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或者事件后,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或有关资料,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法律、法规中提及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也表现为隐瞒事实真相,毁灭、伪造、隐匿有关资料,但不是在刑事诉讼中,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不同于伪证罪,只能分别情况,以其它犯罪论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在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的要求,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的人,“鉴定人”,是指司法机关为鉴别案件中某些情节的真伪和事实真相而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或者特殊技能的人,“记录人”,是指为案件的调查取证,询问证人、被害人或审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作记录的人。“翻译人”,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为案件中的外籍、少数民族或聋哑人等诉讼参与人充当翻译的人员,也包括为案件中的法律文书或者证据材料等有关资料作翻译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虚假陈述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而为之。如果行为人不是出于陷害他人的意图或者隐匿罪证,就不能以本罪论处。如行为人因粗心大意,工作不认真,或者学识、业务能力不高而作出了错误的鉴定结论、记录、翻译,或者因错记、漏记、错译、漏译等而不能反映原意,等等。

二、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对于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或者业务水平有限而提供不正确的鉴定、记录、翻译的;以及由于对于案件真实情况一知半解,认识不准确,或者道听途说而传闻作证,从而提供了虚假证明的,因不具备伪证的主观故意,不构成伪证罪。对于虽有伪证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依照最高人甩检察院1989年1I月30日印发的《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伪证罪立案追究刑事责任,(1)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轻罪重判的;(2)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者重罪轻判的;(3)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得制造伪证的;(5)出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6)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两者的区别是,(1)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前者的行为是在侦查、审判中发生的;后者的行为是立案侦查之前实施的,并且是引起案件侦查的原因。(3)前者是通过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等手段实现的;后者则是作虚假的告发。(4)前者只是在个别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上,提供伪证;而后者则是捏造了整个犯罪事实。(5)前者的目的可能有两种:既可以是陷害他人,也可以是包庇罪犯;而后者的目的只能是陷害他人,使无罪者受到刑事处分。

(三)本罪与包庇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

这三种犯罪的行为人,睚作虚假证明,为犯罪分子隐匿罪证方面极为相似,目的都是包庇罪犯。其区别主要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后两种包庇犯罪是一般主体。(2)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伪证罪只能在侦查、审判阶段实施;后两罪则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逮捕、关押前实施,也可以在被逮捕、判刑之后实施。(3))犯罪的内容不同。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后两罪所掩盖的可以是全部罪行或者重要犯罪事实。(4)包庇对象的情况不同。伪证罪包庇的是在侦查、审判中,未被逮捕或者未被判决的未决犯罪嫌疑人;后两罪所包庇的可以是未决犯罪嫌疑人,也可以是已决犯人,或者是服刑中逃跑的犯罪分子。

三、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D. 施工队提供虚假主体检验报告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检验报告作假,可以判断该施工队不专业、该施工队专在弄虚作假,俗话说作属假不专业,专业不做假,有真正的专业施工技术的队伍是不作假的。

2、你说的施工队作假,这明显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不是偷工减料,就是针对某一个地方的施工不专业,造成检验报告作假。

3、至于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以本人长期干工地的经验,应该可以判断为。

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作假、偷工减料等责任,如果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的责任,严重者会涉及到监理监管不力,监理也要受到一定的处分。

以上就是本人的总结,反正一句话告诉你,如果真的是存在弄虚作假,请您一定要慎重,毕竟在整个中国大型豆腐渣工程已经在各大媒体电台都已经多次曝光过,所以请您针对该问题一定要慎重。

E. 个人伪造企业检测证书,被查出来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违抄反本法规袭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机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机构资质和有关人员的资格:

    ……

(三)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严重失实的;

F. 司法鉴定部门出具假证应负怎样法律责任

按照《司法鉴定假鉴和错鉴责任追究办法》鉴定机构管理人员及鉴定人故意作出虚假鉴定专的,由省司法属厅取消其鉴定资格。
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返还鉴定费并赔偿经济损失。
假鉴、错鉴责任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伪证罪。
上述:
错误鉴定是指鉴定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和鉴定人,因过失或者限于技术能力,在鉴定活动中违反司法鉴定有关规定,作出的不正确的鉴定结论。
虚假鉴定是指鉴定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和鉴定人,故意违背事实、违反司法鉴定有关规定,作出的不真实的鉴定结论。

G.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需负什么法律责任,怎举证怎起诉

在民事诉讼中,对方提供了虚假证据,轻则罚款,重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方当事人专可以对其证据属进行质证,提供反证,反驳其证据。并可告知法律,对方的伪证行为,要求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对其进行罚款或者拘留。

H. 虚假鉴定属于什么罪

以事实为根据 ,实事求是地做出法医鉴定 ,是法医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之一。但在现实中 ,少数素质不高、职业道德差的法医有时却为了私情私利 ,故意违背事实真相 ,做出虚假的法医鉴定 ,如有的故意将轻微伤鉴定成轻伤或重伤 ,致使本不该受追诉的人受追诉 ,有的则故意将轻伤或重伤鉴定为轻微伤 ,使本该受追诉的人逃脱法律制裁。他们的行为严重地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妨害了司法公正。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社会法医鉴定机构 (如某些教学科研机构和部分医院 )中的法医鉴定人员身上 ,应构成伪证罪
司法机关中的法医是司法机关中从事法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通常都具有警察或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的身份 ,他们的职责是以自己掌握的法医专业知识及时、准确地对有关问题做出法医鉴定 ,为司法机关对有关案件的侦查、检察、审判提供确实可靠的证据。因此 ,他们的身份属于司法工作人员。作为司法工作人员 ,在履行职责过程中 ,利用职务之便 ,徇私情私利 ,故意做虚假法医鉴定,构成枉法追诉罪

I. 岀具虚假鉴定报告触犯刑法哪一条

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法律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九条【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人员,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J. 伤残鉴定有哪些规定,虚假鉴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是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并由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结合《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的规定做出鉴定结论,基本不会出现造假的情况。
2.工伤职工可以结合自己的伤情比对《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的相关条文,对自己的伤残等级进行估算。
3.如果申请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之规定,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4.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劳动部门!

热点内容
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信息查询管理系统 发布:2025-07-10 15:37:44 浏览:533
公民社会三分法适用于 发布:2025-07-10 15:35:30 浏览:523
德阳律师网 发布:2025-07-10 15:33:30 浏览:857
电话通知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0 15:30:31 浏览:779
ECE卡客车论坛法规 发布:2025-07-10 15:30:30 浏览:623
法学本科简历 发布:2025-07-10 15:27:09 浏览:435
夜总会出品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0 15:27:07 浏览:346
道德经中无 发布:2025-07-10 15:20:56 浏览:602
北票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0 15:01:36 浏览:369
名胜古迹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0 14:47:47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