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没有公证的遗书有法律效力吗

没有公证的遗书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1-12-31 06:01:00

㈠ 未经公证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有,没有公正的遗嘱也就是自书遗嘱,但必须是遗嘱人亲笔写的,并且要有签名,注明时间。

根据《继承法》第十七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1)没有公证的遗书有法律效力吗扩展阅读

自书遗嘱的要求是: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内容并签名;须由遗嘱人亲自用笔书写遗嘱全文;必须注明年、月、日。三项缺一不可。

自书遗嘱并不需要见证人。但是,打印出遗嘱,然后只是签名,注明年、月、日,它的效力是有争议的,看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相反证据证明该打印的遗嘱并非本人真是意思表示,很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遗嘱。如果有数份遗嘱,经过公证的遗嘱效力最高;如果有数份经过公证的遗嘱,日期为最后日期的那份遗嘱效力最高。最好是能够自己书写,应该有个人的笔迹为证。

按照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第二十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比自书遗嘱效力大。

㈡ 没有公证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1. 亲笔手写的遗嘱即法律上的自书遗嘱受法律保护,有法律效力;

  2. 自书遗嘱时应当由你父亲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3. 《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二款

㈢ 自书遗嘱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答:有法律效力。
自写遗嘱就是自书遗嘱,我国法律对自书遗嘱仅要求形式要件符合法律即可,不必公证。自书遗嘱的形式要求是:
自书遗嘱的形式要求是:
1、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内容并签名;
2、须由遗嘱人亲自用笔书写遗嘱全文;
3、必须注明年、月、日。
【相关法律】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 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 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条 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义务部分遗产的权利。

㈣ 我父亲写的遗嘱没有公证,请问有法律效力吗

父亲写的遗嘱没有公证,同样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遗嘱的形式,不仅版包括公证遗嘱权,还有自书遗嘱、录音遗嘱、代书遗嘱等。
《继承法》第十七条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㈤ 不公证的遗嘱有法律效力吗

不公正的遗嘱也是有效的。法律规定遗嘱的方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公证遗嘱只是遗嘱的一种方式,只要其他形式的遗嘱符合生效条件,也是法律允许的。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才是遗嘱生效的前提。如果一个人生前立下多份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公证遗嘱效力最高。如果所有遗嘱都没有经过公证,以最后一份遗嘱效力最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 【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㈥ 遗嘱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一些老人在病重期间,往往会立下一个遗嘱,将财产分割等事项写清楚。等老人去世后,遗嘱的继承人就应该按照遗嘱的内容处理老人留下的财产。一般来说,为了增加遗嘱的效力,往往需要请公证人员进行公证。那么遗嘱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编的看法。
一、遗嘱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
《继承法》对遗嘱继承和遗赠规定如下: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二、哪些情况下遗嘱不生效?
遗嘱的不生效,是指于遗嘱人死亡时,其所立遗嘱虽然不违法,但却不发生法律效力,即不能执行。遗嘱的不生效与遗嘱的无效,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处。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嘱的无效是因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而不能发生效力,遗嘱的不生效则并非因遗嘱违法。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被继承人的遗嘱不能执行,遗嘱所涉及的财产应按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无效,是指遗嘱因不符合法律的要求而不发生法律效力。遗嘱只要不符合遗嘱有效条件之一,就是不应发生法律后果的无效遗嘱。但继承法特别强调下述几种遗嘱无效: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无遗嘱能力的人,不具有以遗嘱处分其财产的资格。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是无效的。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即使于死亡之前已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其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所立的遗嘱也仍是无效的,而不能随其具有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有效。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于设立遗嘱后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原设立的遗嘱仍可有效,但其对原设立遗嘱变更或撤回的,遗嘱的变更或撤回无效。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对遗嘱没有公证有法律效力吗这个问题有了一定了解。遗嘱是否有效,要看其是否构成相关要件,如果是自书遗嘱,只要是本人书写,并签有本人姓名的,就应当认定有效,不用再额外公证。对遗嘱进行公证只是为了增强效力,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
延伸阅读:
遗嘱公证细则
自书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房产继承遗嘱范文

㈦ 没有公证过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没有公证过的遗嘱只要具备下列条件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备要件:
1、立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内容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4、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
5、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即可采用公证、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形式。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㈧ 手写的遗嘱没有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国的继承法规则公民能够按照法律规则订立遗言处分个人财富,将其个人财富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能够赠给国度、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为了防止不用要的争议,倡议能够采用公证遗言的方式。

㈨ 没有公证过的遗嘱,是否拥有法律效力

人有生老病死,这是一个轮回,很多人老人在离开人世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将自己的财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不过有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有的老人遇到了不孝的子女,就会选择将其财产全部捐给慈善机构,一分都不留给自己的子女。那么没有公证过的遗嘱,是否拥有法律效力?很多人不懂吃亏了。

大多数的家庭遗嘱是没有公证的,往往都是富贵人家,有很多的家产,继承人又特别的多,这个时候就会选择立遗嘱进行公证。以免人去世后,家人因为财产为题反目成仇,为了一家人的和睦,都会提前立下遗嘱。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热点内容
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信息查询管理系统 发布:2025-07-10 15:37:44 浏览:533
公民社会三分法适用于 发布:2025-07-10 15:35:30 浏览:523
德阳律师网 发布:2025-07-10 15:33:30 浏览:857
电话通知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0 15:30:31 浏览:779
ECE卡客车论坛法规 发布:2025-07-10 15:30:30 浏览:623
法学本科简历 发布:2025-07-10 15:27:09 浏览:435
夜总会出品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0 15:27:07 浏览:346
道德经中无 发布:2025-07-10 15:20:56 浏览:602
北票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0 15:01:36 浏览:369
名胜古迹法律法规 发布:2025-07-10 14:47:47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