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逃税会计的法律责任

逃税会计的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1-10 00:20:26

㈠ 偷税漏税公司财务负什么法律责任

偷税漏税公司财务不构成犯罪的,公司承担行政处罚的责任;构成犯罪的,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财务人员不想用假发 票而被老板胁迫的话,是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 以下罚金。

(1)逃税会计的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销售收入方面的6种偷税漏税行为:

(一)发出商品,不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按时记销售收入,而是以收到货款为实现销售的依据。其表现为:发出商品时,仓库保管员记帐,会计不记帐。

(二)原材料转让、磨帐不记“其它业务收入”,而是记“营业外收入”,或者直接磨掉“应付帐款”,不计提“销项税额”。

(三)以“预收帐款”方式销售货物,产品(商品)发出时不按时转记销售收入,长期挂帐,造成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

(四)制造大型设备的工业企业则把质保金长期挂帐不转记销售收入。

(五)价外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不计提销项税额。如:托收承付违约金,大部分企业收到违约金后,增加银行存款冲减财务费用。

(六)三包收入”不记销售收入。产品“三包”收入是指厂家除向定点维修点支付费用外,还有按一定比例支付商家“三包费用”(含配件),保修点及商家挂帐不记收入,配件相当一部分都记入“代保管商品”。

㈡ 企业逃税,会计有责任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

㈢ 偷税漏税,会计会承担什么责任

数额巨大要判3-7年的有期徒刑,1-5倍罚金
是你揭发的,你没有责任,你不揭发被别人揭发了,你就是同盟,与法人同罪
举报吧不然你与法人同罪,坐牢你太不值得,检举揭发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我分析你的苦恼如下:
跟老板多年不忍心、怕报复、怕丢掉工作,
没有什么不忍心,坐牢你太不值得
好办法如下:
如果你不忍心、怕报复、怕丢掉工作,你将举报材料发到如下邮箱:[email protected],属于立功无罪
你在幕后不会暴露很安全,你的苦恼得以解决。

㈣ 偷税漏税,会计会承担什么责任

得看数额大小,达到量刑标准的,主要财务人员承担逃税罪刑事责任。

㈤ 偷税漏税在什么情况下财务人员需承担刑事责任

偷税漏税会计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满百分之三十并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并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犯有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违反国家税收征管的法律、法规,采取伪造、隐瞒、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或者不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不缴已扣、已收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㈥ 公司逃税60多万,会计需承担什么责任

「逃税」(Tax Evasion),又称「非法避税」,泛指使用不合法的手段企图不支付有关的课税。在某些国家,逃税是刑事犯罪,案情严重者可被判处死刑。
广义的逃税是指纳税义务人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的一种行为。具体可分为两种:(1)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西方国家一般称“逃税”,在我国称“偷税”、“抗税”、或“漏税”,(2)采用合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称为“避税”。狭义的逃税指纳税义务人采用非法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
纳税义务人采用种种手段少纳或不纳税的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逃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采取非法手段逃避纳税;一种是采取合法手段逃避纳税。前者称逃税,后者又称避税。狭义的逃税是指利用非法手段,不按税法规定申报纳税的一种违法行为。如利用漏报、少报、不报应税收入、收益;伪造账证,隐匿财产,甚至贿赂税收官员等非法手段逃避纳税。
广义上逃税还包括纳税人因疏忽或过失没有履行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的行为。逃税不是专门的法律术语,但依据我国税法及有关规定,可概括出以下几点:(1)逃税为法律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为,它是一种违法行为。(2)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3)扣缴义务人须依法代扣、代收、代缴税款。(4)对逃税者采取一定行政措施。广义地逃税,应包括偷税和抗税。后者是列入刑事犯罪范畴的,是逃税发展的极端成果。偷是秘密的,抗是公开的,表现形式不同,性质无大区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16

㈦ 偷税逃税对会计的处罚是什么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按照刑法201条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热点内容
公司法务需普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5 09:16:12 浏览:274
面向21世纪教学配套法规 发布:2025-07-05 09:13:13 浏览:302
王娟司法局 发布:2025-07-05 09:11:36 浏览:582
张兰田律师 发布:2025-07-05 09:08:05 浏览:20
民事诉讼法法律文书送达方式 发布:2025-07-05 09:06:53 浏览:988
合同法中对于分包方责任界定 发布:2025-07-05 09:01:33 浏览:578
校园安全与法律知识的手抄报图片大全 发布:2025-07-05 08:59:52 浏览:634
台江区法律援助中心电话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08:40:21 浏览:872
劳动合同法对60岁的规定 发布:2025-07-05 08:40:15 浏览:75
司法考试网课百度云 发布:2025-07-05 08:16:10 浏览: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