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幼儿园教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幼儿园教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2-03-21 15:38:27

❶ 幼儿园老师应承担什么责任

看了你的问题,我感到这确实是一个很少有的特例。我的个人意见是这样的:造成这起幼儿被压伤的主要责任应该在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地面能滑到教师,说明这所幼儿园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幼儿园应该对设施的不安全负责,这样的设施无法保证教职工和在园幼儿的安全。这也是这起事故的主要起因。其次,这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幼儿伤害,不应列入教师失职这个范畴,幼儿园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具体责任承担比例,我不太懂,请咨询律师

❷ 幼儿教师有哪些法律责任

了解来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了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

❸ 幼儿园及其园长教师违反教育法可能承担哪些形式的法律责任

按照法律条款接受处理。

未成年人保护法 刑法 教育的相关法律

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知法犯法更要严格惩罚

❹ 幼儿园承担教育责任有哪些

1、基础性、启蒙性。

幼儿园教育是学制的最初环节,是整个学制的基础。幼儿园课程作为学前教育的载体,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为幼儿今后甚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幼儿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是从懵懂迈开脚步走向社会的开始,因此幼儿课程不寻求传授知识的高深、系统,只需让幼儿体验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最浅显的知识和观念,帮助幼儿认识她们周围的世界,开启幼儿的智慧与心灵,萌发他们优良个性和品质。

2、全面性、生活性。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以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要具有全面性。

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与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习得态度;体验情感,形成个性。因此,幼儿园课程必然带有浓厚的生活特性。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生活,课程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生活。

3、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理解事物,对世界形成相对抽象的认识。幼儿的这种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构成成分。在活动中幼儿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幼儿发展的根本是幼儿理解世界的基础。

(4)幼儿园教师有哪些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❺ 幼儿园教师应知道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定要了解的《中华人们共和国劳动法》!!! 多学习一点这个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劳动纠纷问题存在大部分的幼儿园,必要是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❻ 幼儿园事故应该承担哪些的法律责任

首先要看发生事故的时候教师是否在场,在场的教师有没有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接着就要分析责任发生的原因。 如果是因为幼儿园的设施等设计考虑欠妥的话,幼儿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是在场的教师处理不当导致重大后果的,那么教师的责任要大一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根据以上规定,在幼儿园发生安全事故首先应该由幼儿园承担责任,如果幼儿园与幼儿园教师存在雇佣关系,因教师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幼儿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幼儿园)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幼儿园教师)追偿。

❼ 有关幼儿教师的法律法规

幼师必读:幼儿园法律法规知识总结大全!

一、“民法”中的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60条:在园、学 校生活、 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 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某种主观意志状态,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其行为的 损害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损害后果的发生;过失则指行为人欠缺必要的注意,即没有足够的谨慎和勤勉 ,例如,对损害后果应该预见到而没有预见到,是未合谨慎;预见到了却没有采取措施加以避免,是未合勤勉 。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能否注意是受他的年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工作范围等各种条件制约的。这些 方面也就成为判断有无过错及其程度的重要方面。如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确定学校人员责任时,坚持“细心 的”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过错的衡量标准。
过错原则一般适用于对一般侵权的归责,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法律要件有四项:即损害事实、违法行为、 因果关系、行为人过错。这里特别应注意的是,违法行为分为作为的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实施法律 所禁止的行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就是作为的违法行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行为义务,致他人受损害,便是不作为的违法行为。
不作为的违法行为和过失的主观意志状态往往成为幼儿园民事纠纷的争论焦点,易使园在法律讼争中 处于不利地位,如按推定过错原则,则不必由原告方证明其主张,而由被告方证明自己无过错,若不能证明自 己无过错则推定为有过错。

二、“法”中的有关规定

“教育法”第44条: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 护的身心健康。
“法”第73条:明知校舍或者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有关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学校保护”第5条:学校、 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来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16条第一款: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在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
第17条:学校和园安排未成年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 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19条:园应当做好保育、工作,促进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第四章“社会保护”第26条: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27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

活动的室内吸 烟。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48条:学校、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52条:明知校舍有倒塌的危险而不采取措施,致使校舍倒塌,造成伤亡的,依照刑法第187条的规定追究 刑事责任。

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实施体、智、德、美 全面发展的,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规程”第三章“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第12条: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幼儿园应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园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其他有关卫生保健制度。
第13~20条,明确规定了幼儿园应当制定有关制度,对在园幼儿的衣、食、住、行全面照管及对进行 安全。这些制度即是幼教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法规。
第六章“园的工作人员”第41条是奖惩条款。如果教职工在安全、卫生、保健等方面出现失职,显然 适用本条的罚则。
第八章“幼儿园与幼儿家庭”第47条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 环境,向宣传保育、教育的知识,共同担负的任务。

五、《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

《幼儿园管理条例》第3 条:园的保育和工作应当促进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幼儿体育始终是第一位的,而体育中首要的内容是安全、卫生、自我保护意 识与能力的与培养。
第三章“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第13条:园应当贯彻保育与相结合的原则,创设与幼儿的教 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幼儿园应当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培养幼儿良好生活 卫生习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良好的品德行为。由本条可见,《民法》中虽 未明确规定幼儿园为幼儿的监护人,但园却承担着类似监护的职责。
第16、17、18、20、21条都明确具体地强调了幼儿园在安全卫生方面应尽的职责。
第五章,是奖、罚则,幼教工作者也必须了解。

六、国家教委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国家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国家教委教基[1991]8 号)中规定:“学 前班应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我委(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拟订的《 学前班保育和教育的基本要求》(试行稿)可做为指导学前班保育与工作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39号)规定:
所有在幼儿园工 作的园长、老师都必须持证上岗,自2016年3月1日起实行。各地将逐步开展对各园所规范办园的巡回检查!
以上的法律条文与幼儿园工作紧密相关,每一位园领导都应该熟练地掌握。一旦发生有关民事纠纷,幼儿 园若能证明自己的工作在以上方面无瑕疵,才会被认为是无过错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总是认为 幼儿园负有监护义务的,即不管幼儿园对幼儿在属其照管期间或范围内发生的事故有无过错,幼儿园都要作为 临时监护人,对的人身安全承担一定责任。

❽ 幼儿园、教师的法律归责原则是什么

对学校归责时,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兼顾公平原则。即只有校方对校园事故发生的确有过错时才承担责任,对事故发生当事人都无过错时,可按公平原则由当事人适当分担经济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❾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法规有哪些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我们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牢牢树立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当对事业有了热爱的时候,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你所有的热情来从事这个工作。你内心不纠结,你就能够激发你所有的潜能,才能体会这个工作带给你无限的快乐!
2.爱护幼儿,尊重幼儿。
首先是要热爱儿童。儿童正处于发展阶段,极需要关心和呵护。我们要爱孩子,首先就要为孩子负责,为他的将来的发展负责。当你真正地爱孩子的时候,你不是说一味地满足他。没有原则地满足他所有的兴趣愿望。更重要的是要对他提出要求,让他更好地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的理智的爱。除了爱儿童还要尊重儿童,当你在对他提出要求之前,你一定要先认真地去理解他,尊重他原有的特点。只有当你尊重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然后他才能够很好地跟你配合互动,然后我们的教学任务才能够完成,也才能够真正地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3.尊重家长,与家长合作。
和家长共同合作、共同协作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家长的一些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兴趣爱好,学识水平等,也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性地和家长沟通,在遇到问题是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有以诚相待,以礼相见,互敬互重。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家长意见,不挫伤家长的感情,不训斥家长。帮助家长确立的教育观,正确教育孩子。
4.尊重、团结同伴。
教育是一个集体合作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尊重、团结我们同伴,形成教育的合力,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才能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不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互相扶持,和同伴学习、交流、努力的培育每一个幼儿。
5.不断更新新知识,提高修养。
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 帮助幼儿发展。我们确实要“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结构的单一,势必会让自己跟不上形势,在说话、教学、活动中不能更好的掌握科学,也不能更好的深入幼儿的心灵,所以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❿ 幼儿教师可能会面临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幼儿园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N种情形:

一、幼儿园硬件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幼儿人身损害风险。

幼儿园硬件设施致使幼儿人身损害的安全隐患,常见的情形包括:

1、 校舍、教室、办公楼、游戏设施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

2、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堆放物发生倒塌;

3、 林木折断;

4、 地下设施设置不当等;

5、校车安全隐患。

幼儿园管理范围内的教育、生活设施存在安全问题,或是管理、维护不当,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二、幼儿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过错或隐患,未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可能发生的风险。

1、幼儿园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疏漏,或存在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

2、幼儿园向学生提供药品、食品、饮用水等用品时,未进行必要的审查和检验,导致发生食物中毒、集体腹泻或其它事故;

3、幼儿园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或校外活动时,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4、组织或者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参加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

5、对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的未成年人学生,未履行必要的注意义务和保障义务等:

6、发现未成年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

三、幼儿园教职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涉嫌违法、违规,构成侵权的风险。

热点内容
商法第6次任务0030 发布:2025-05-10 16:30:23 浏览:272
1995年劳动法双倍工资 发布:2025-05-10 16:29:41 浏览:404
民事必读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0 16:25:45 浏览:505
地方性法规属于 发布:2025-05-10 16:25:00 浏览:610
合同关系属于经济法吗 发布:2025-05-10 16:10:09 浏览:347
民法典谣言 发布:2025-05-10 15:53:02 浏览:660
石峰区法院 发布:2025-05-10 15:38:53 浏览:722
浙江城管执法条例 发布:2025-05-10 15:10:06 浏览:439
合同法第二章百度文库 发布:2025-05-10 15:00:10 浏览:688
行政法学自考名师 发布:2025-05-10 14:58:45 浏览: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