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集中执行死刑

法院集中执行死刑

发布时间: 2021-02-05 06:07:55

A. 中级法院可以判处、执行死刑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六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三十七条,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1)法院集中执行死刑扩展阅读:

中级法院主要职责是:

1、依法审判本院管辖的民事、行政案件和上级人民法院交由审判的案件;

2、中级以上法院依法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申诉、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依法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3、依法受理国家赔偿案件和决定国家赔偿;

4、上级法院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不明的案件指定管辖和审理管辖争议的案件;

5、依法执行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申请执行的案件;

6、监督、指导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7、调查研究审判工作中适用法律、执行政策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意见和司法建议,开展司法统计工作,参与地方立法和综合治理工作;

8、指导辖区内法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和队伍建设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同市机构编制主管部门管理辖区内法院的机构编制工作;

9、指导辖区内法院的财务、装备、技术、鉴定等工作,并负责有关经费和物质装备的管理工作;

10、负责辖区内法院的纪检监察工作;

11、承办其他应由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

B. 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死刑命令,由高级人民法院交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立即执行的命令,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后,交付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如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委托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的,由第一审中级法院执行,但必须有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场,并对执行负责。

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百五十一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C. 执行死刑现场在哪

关于人犯复是否已经执制行死刑,无法准确获知。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规定,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D. 法院的每个司法警察都要执行死刑吗

不是,司法警察中只要很少一部分警察可以参与执行死刑。就一个地区而言,一年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很少很少。

而且原先死刑是由武警执行的,21世纪之初改由法警即司法警察执行,如果你报司法警察,那么你应该从事更多的是送达以及陪同律师会见罪犯,或者执行一些基本的法警所要执行的工作。

执行死刑要求的司法警察是公安类学校毕业或者军人考进的,对心理素质以及持枪证、身体素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另外还需根据个人的意愿,故可不必担心。

(4)法院集中执行死刑扩展阅读:

司法警察的职权规范:

《人民警察法>第十八条: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分别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职权。本条授权除公安机关外的其他警察机关有权规范本系统人民警察职权,并非某些人所谓两高法警条例违法。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维护审判秩序;

(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

(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五)执行死刑;

(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

(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依照《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的规定包括:

(一)保护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犯罪现场;

(二)执行传唤、拘传;

(三)协助执行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协助追捕在逃或者脱逃的犯罪嫌疑人;

(四)参与搜查;

(五)提押、看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

(六)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七)保护出席法庭、执行死刑临场监督检察人员的安全;

(八)协助维护检察机关接待群众来访场所的秩序和安全,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八条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职责。

E. 现在法院是如何执行死刑

法院是执行死刑来,刑事诉讼法有明源确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F. 法院宣判有的人死刑,是立刻执行的吗那么死刑是用什么样的方法

法院判决书中只是判决死刑(没有判决缓期二年执行的,即为立即执行),但需要最人民法院作出复核决定后才能执行。目前的执行方式是枪决或注射死亡。

热点内容
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探望权 发布:2025-08-21 02:42:37 浏览:403
菲律宾移民法 发布:2025-08-21 02:14:02 浏览:157
国外公司法 发布:2025-08-21 02:12:03 浏览:171
有烟草控制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02:06:46 浏览:843
法学难过 发布:2025-08-21 01:59:28 浏览:208
汽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1 01:59:25 浏览:273
道德9年级 发布:2025-08-21 01:58:07 浏览:130
最高人民法院的级别 发布:2025-08-21 01:58:00 浏览:850
道德意识包括什么 发布:2025-08-21 01:52:22 浏览:333
中铁上海局法律责任人 发布:2025-08-21 01:52:08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