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审计期

法院审计期

发布时间: 2021-02-10 01:43:35

『壹』 法院指定审计时间有限制吗

答:法院指定审计时间事实应该有限制。

『贰』 哪些期间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不计入审来理、执行期限的期间有:源
(一)刑事案件对被告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二)刑事案件因另行委托、指定辩护人,法院决定延期审理的,自案件宣布延期审理之日起至第十日止准备辩护的时间;
(三)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后,合议庭同意延期审理的期间;
(四)刑事案件二审期间,检察院查阅案卷超过七日后的时间;
(五)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ㄖ?碌闹と说酵ァ⒌魅⌒碌闹ぞ荨⑸昵胫匦录?ɑ蛘呖毖椋?ㄔ壕龆ㄑ悠谏罄硪桓鲈轮?诘钠诩洌?/P>
(六)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七)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八)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有关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九)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十)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一)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十二)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叁』 法院办案期限问题

1、民事案件: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
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十日。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五日。
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不受上述案件审理期限的限制。
审理涉港、澳、台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参照涉外审理民事案件的规定办理。裁定再审的民事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2、行政案件:
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审理行政上诉案件的期限为两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裁定再审的行政案件,依程序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3、执行案件:
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毕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书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上述规定对审限作了具体的限制,但是下列情况下的期间依法不计入审理、执行期限:
(1)因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申请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法院决定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
(2)民事、行政案件公告、鉴定的期间;
(3)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和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的期间;
(4)民事、行政、执行案件由专业机构进行审计、评估、资产清理的期间;
(5)中止诉讼(审理)或执行至恢复诉讼(审理)或执行的期间;
(6)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或者提供执行担保后,执行法院决定暂缓执行的期间;
(7)上级人民法院通知暂缓执行的期间;
(8)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

『肆』 如何确定申请强制执行审计决定的期限

审计决定按规范必须确定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期限,到期没有理版由不执行,就可以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审计决定的期限,也就是审计决定书中确定的,要求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最后期限。例如:审计决定中要求90日内执行完毕,90日后被审计单位不执行审计决定,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伍』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关于审计的有哪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侵权赔偿责任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计部门审计的工程决算价款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案件中作用的司法解释

『陆』 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计期间被告人逃脱的是否可以决定逮捕

可以中止审理。应当是检察院决定逮捕。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审判过程中回,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答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柒』 检察院和法院怎么进行审计

检察院和法院的审计有:
1.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审计的内容,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和破产经济责任审计。
目标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对经济责任人完成其承担的承包目标、租赁目标、任期目标等目标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这类审计主要是根据经济责任人与上级主管部门、发包(或出租)单位或者本级政府部门所签订的承包、租赁合同或目标责任进行审计。审计内容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审计目标、范围明确,重点突出。
破产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主要审查和确认企业破产的原因;确定对企业破产应当承担责任的主要责任人;监督破产企业的财产物资,包括破产清算时资产、负债项目的确认,资产价值的评估,破产资财的变卖和分配等。这种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全面地对企业整个破产过程进行审计,确认责任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保证破产清算的顺利进行。
2.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审计时间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事前经济责任审计、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事后经济责任审计。
事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经济责任关系确立之前,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审计,以保证经济责任关系各方合法、合理、正确地确定有关方案和合同,以保证经济责任的合经济责任审计理性、有效性,维护有关经济责任关系各方的合法权益。
事中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指在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对其进行的审计。在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中,审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对领导干部或经济责任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检查机关的财务收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存在差错或舞弊行为,督促责任人正确履行经济责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事中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例行的年度审计和不定期的临时性审计。
事后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在终止经济责任关系或者领导干部调离所在部门、单位后,对其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的审计。如承包、租赁经营合同期满时,对经济责任关系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确认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解脱责任人所负的经济责任。
3.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按照被审计单位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党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的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对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股份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或总经理)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将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从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出发,充分考虑到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在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以便审计机关能够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实施审计。

『捌』 司法审计的流程

除一般审计所需资料外,司法鉴定审计还需提供:
被审单位的起诉回书、调解书、判决书答。
司法鉴定是指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的委托,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判定的活动。司法鉴定属于科学实证活动,其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对案件的裁决具有重要的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司法鉴定属于司法活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司法鉴定审计是指在诉讼中接受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或当事人的委托,对涉及诉讼的经济事项的事实、形成过程、原因及结果进行的专项审计。通常对这种审计实施特殊的审计程序,其结果具备法律效力
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以审计报告替代司法会计鉴定书,从形式上看格式不统一,冠名为司法鉴定书,内容实为审计报告,将司法会计鉴定书写成审计报告,也分为收件人、引言段、范围段、意见段。
司法鉴定审计的资料是审计过程是规定的内容,该审计报告通常是提供给工商局办理登记的必要文件。

『玖』 审计决定执行期限应如何确定

审计决定的执行期限规定为多少天为宜,关系到审计决定不执行时,审计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因为超过期限申请的,法院不予执行,而审计机关又没有强制执行权,所以需要慎重对待。

根据人民法院1991年6月11日印发的《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八十二条、第八十四条第三款、第八十八条9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在行政相对人起诉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行政相对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逾期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实行复议前置制度的,行政机关应当在起诉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如果法律、法规规定实行复议前置制度,则行政机关应当在复议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政行为。

根据《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六条*9款的规定,审计机关实行复议前置制度,被审计单位不经复议不得向法院起诉。所以,如果被审计单位在收到审计决定后,既不申请复议,又不履行的,则审计机关应当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审计决定,申请执行的期限为被审计单位复议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被审计单位申请复议的期限为15日。复议期满之日起3个月内,就是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3个半月内,约105天。所以,审计机关必须在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3个半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计决定。逾期申请的,法院不予执行。因此,审计决定的执行期限必须少于自送达审计决定之日起3个半月,而且要留出一定的期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便当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执行期限届满仍不执行审计决定时,审计机关有足够的时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计决定。

1999年10月1日起《行政复议法》施行后,《行政复议条例》即行废止。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的规定,被审计单位申请复议的期限为60日。复议期满之日起3个月,就是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5个月内,约150天。所以,审计机关必须在5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计决定,逾期申请的,法院不予执行。因此,《行政复议法》生效后,审计决定的执行期限必须少于自送达审计决定之日起5个月,而且要留出一定的期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便当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执行期限届满仍不执行审计决定时,审计机关有足够的时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审计决定。

热点内容
电力依法治企 发布:2025-08-18 23:28:09 浏览:345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五大体系 发布:2025-08-18 23:25:46 浏览:750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