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陈述员
❶ 二审答辩状可以由法院工作人员代为陈述吗
这是可以的。但是一般的情况下法院工作人员不会为你陈述。如果你自己不便于陈述,可以委托一个其他的人代替你,比如律师或者你自己的亲人。
❷ 法院最后陈述阶段被告悔罪意识怎么说
可以这么说:
因法律意识淡薄,我一时糊涂走上了犯罪道路,现在万分后悔。内本人自愿认罪,接受容法律的惩罚,恳请法院给我宽大处理,给予我改过自新的机会。本人保证认真接受教育、改造,不再做危害社会的事,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
(2)法院陈述员扩展阅读
服刑人员在改造生活中应增强悔罪、赎罪意识。
要知罪。知罪就是认识自己的犯罪罪行,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我国刑法规定,只有当一个人实施危害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时,才会被认定为犯罪。一个人有了犯罪行为,才会被法院定罪量刑。
每名服刑人员都是因为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才被法院判刑而被投送到监狱服刑改造的。其罪行是客观存在,这是法院判决的事实根据。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任何企图掩盖、隐瞒自己的罪行的变换行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也是徒劳的。承认自己的罪行是服刑人员认罪服法的前提,也是认罪服法的必然要求。
❸ 民事诉讼庭审后原告陈述书怎么写
我国现行诉讼法虽然没有严格规定当事人陈述的种类,但是根据不同的标准,仍可以对当事人陈述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当事人陈述的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确认性陈述、否定性陈述与承认性陈述。确认性陈述是指当事人主动地提出一定事实作根据,以证明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存在的陈述。
承认性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明确地承认对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或请求的陈述。承认性陈述一般对陈述者来说是不利的,是当事人陈述的一种特殊形式。
2.根据当事人陈述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书面陈述与口头陈述。所谓书面陈述,是指当事人运用文字或书面的形式,将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加以表达出来。
典型的如起诉状、答辩书等。原告在诉状中必须指明他提出要求所根据的情况和能够证实这些情况的证据,因此,在诉状中必然包含着作为证明手段的当事人书面形式的陈述。被告在答辩书中,可以承认原告指出的全部事实或部分事实,也可以否认这些事实而提出另一些事实。
在这里,被告的“承认”、“否认”、“提出”,皆为书面陈述。所谓口头陈述,是指当事人通过口头方式将有关案件事实的情况直接表达出来。在询问当事人、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表达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时。
往往直接用口头方式。一般来说,在诉讼中,既有书面陈述又有口头陈述,书面陈述缜密,口头陈述朴实,两者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3)法院陈述员扩展阅读:
在“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巴南区法院发现个别审判人员在民事诉讼当事人最后陈述意见阶段的处理上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如对最后陈述放任自流,让当事人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对最后陈述省略不提等。
针对以上问题,巴南区法院要求民商事审判人员从三个方面正确引导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一是提高认识,把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理阶段。各方当事人在审判长的引导下,向法庭陈述最后意见,具有综合性述说、辩论、评议的特点,对整个庭审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是明确告知当事人有向法庭陈述最后意见的诉讼权利。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向法庭陈述最后意见的诉讼权利,并说明陈述最后意见的内容,以便当事人有充分准备地参加庭审活动。
三是规范审判中的引导用语,使征询各方当事人最后意见的庭审阶段更加明确、有序。在各个当事人陈述最后意见时,审判人员应针对陈述内容的层次,结合各个当事人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同情况适时地进行启发引导。
对不符合要求或重复的陈述,应予制止。同时,书记员应把各方当事人陈述的最后意见详细记入庭审笔录,以备考证。
❹ 法院让说最后陈述的时候应该怎么说
被告人在法审理经过中的最后陈述的内容,无统一的要求,主要的应是由被告人谈一下对犯罪的认识和教训,并表述希望法院能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意思即可。
被告人最后陈述应按照所犯罪行的事实进行陈述,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如果态度良好的话,可以按悔罪表现好,来轻判。
悔罪表现是缓刑适用中的实质性条件,更是故意伤害(重伤)案件中判处缓刑的重要考量因素,然而司法实践中存在认识误区,法官常常单纯以赔偿被害人损失来认定悔罪表现,从而扩大了缓刑的适用。
(4)法院陈述员扩展阅读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行使必须以当庭口头陈述为唯一的形式,任何书面等其他形式都不能替代口头陈述。因此,最后陈述权又被认为是言词原则的当然体现。
所谓言词原则,是指法庭审理案件必须以言词陈述的方式即口语形式进行。公开的直接言词审理取代秘密的间接的书面审理,是诉讼制度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大发展。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者外,凡是未经当庭以言词方式调查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裁判的依据。因此,书面辩护词等任何书面材料的提交不能成为剥夺或限制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理由,可见,作为现代审判原则之一的言词原则也是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一个理论基础。
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不得进行不当的重复,有的被告人出于心态紧张等因素会一时思维停滞或者混乱,可能会在最后陈述中重复自己在前面程序中已做的陈述。
或者会固执地咬定并多次重复自己某一方面的见解,这种情况下法官可以予以适当的制止,但是一些为了保持逻辑上的系统连贯或者陈述的其他需要而不可避免的重复应当是允许的。
❺ 法庭上有哪些职位干什么工作
庭长(主任、队长)职责:
主持本部门全面工作,对本部门工作负全责。
1、坚持一岗双责,对本部门政治、业务负责:
2、审判业务部门及人民法庭的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收案、结案、案件审限质量的审查监督工作负全责;
3、依法负责审核、签发本部门的各项法律文书及本庭卷宗归档前的审核工作;
4、每年撰写论文或调研文章不低于1篇。
审判员职责:
1、执行审判委员会、会议庭的决议或主管副院长依法做出的决定;
2、承办庭长批交的案件;
3、每年撰写论文或调研文章不低于1篇,撰写案例分析不低于1篇。
书记员职责:
1、清晰、准确地做好审判活动中的记录工作;
2、配合审判员进行调查、回访和执行;
3、核对、印刷、抄写、发送有关法律文书,对法律文书质量负责,做到及时、合法、准确、无误;
4、依照《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负责卷宗的整理装订和上级结案工作,做到材料齐全、顺序规范、装订牢固、卷面整洁、按时归档;
5、每年撰写案例评析1篇或司法统计分析1篇;
6、负责与审判工作有关的其它事项;
7、记录、归档指标与本庭审判员结案数相同。
法警队职责:
1、负责全院各类案件开庭审理的值庭工作;
2、负责刑事案件对被告人的提解和押送工作;
3、协助各类案件的执行工作;
4、负责本院安全保卫工作;
5、完成院长、主管副院长及上级人民法院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6、组织落实司法警察工作的条例、规定、办法;
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❻ 在刑事自诉中陈述员作用是什么她与法官有什么不同
他代表被告人按照大陆法方式,陈述出法庭判决流程所需要的被告方面的信息,而法官是负责裁决的人。
❼ 对法院的个人陈述怎么表达
实话实说,不要夸张,所述内容必须有根有据;条理清晰,逻辑关系明确。
❽ 法院最后陈述这样写可以吗请达人帮我看看...
听人家劝吧,这个时候不是嘴上逞强的时候,大丈夫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