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民事拘传
1. 民事诉讼拘传的情形
你好。民诉中的拘传,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形:
1、对被告的拘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民事诉属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2、对原告的拘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3、对法定代理人拘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庭。
4、对被执行人或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实际控制人的拘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四条规定,对必须接受调查询问的被执行人、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经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以拘传其到场。
2. “拘传”是什么意思《民事诉讼法》第100条有规定
拘传
拘传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
第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
第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以上三条同时具备时,人民法院才能适用拘传措施。适用拘传措施,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意见,报经本院院长批准,并填写拘传票,直接送达被拘传人,由被拘传人签字或盖章。在拘传前,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方可拘传其到庭。
3. 人民法院适用拘传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民事诉讼来法》第一百零九源条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的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才能查清案件基本事实的原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4. 满足什么条件法院才可“拘传”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版讼法》第权一百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这包含了三层意思: (1)适用对象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一般来说,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须出庭参加诉讼。 (2)己经两次传票传唤。 (3)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中,兰某作为离婚案件当事人必须到庭应诉,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符合拘传条件。 适用拘传,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意见,报经院长批准,并且填写拘传票,直接送达被拘传人,由被拘传人签字或者盖章。在拘传之前,应该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过批评教育后仍然拒不到庭的方可拘传其到庭。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标签: 拘传
5. 法院民事拘传票格式
被拘传人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月日
工作单位
和/或住所
应到时间
年月日
应到处所
执行人宣布:
本院依照
年月日
(院印)
本拘传票已于年月日时分送达被拘传人。
被拘传人
执行拘传情况
执行人
(本联拘传后存卷)
注:①本拘传票样式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拘传当事人时使用。
②“执行人宣布”栏,“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决定对________予以拘传。”上述内容应由执行人向被拘传人宣布,并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
③人民法院印章,应加盖在年月日处。
④本拘传票应由被拘传人签名。拒绝签名的,应在“执行拘传情况”栏中注明。
附:
拘传票是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强制当事人到庭所使用的法律文书。拘传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因此,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被告是法律规定或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
第二,必须是经过两次传票传唤。
第三,必须是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拘传必须使用拘传票,并直接送达被拘传人;在拘传前,执行人员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可拘传其到庭,必要时可以使用械具。
6. 急需法院民事案件拘传票的格式!
人民法院拘传票(供民事案件用)
被拘传人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工作单位
和/或住所
应到时间
年 月 日
应到处所
执行人宣布:
本院依照
年 月 日
(院印)
本拘传票已于 年 月 日 时 分 送达被拘传人。
被拘传人执行拘传情况
执行人
(本联拘传后存卷)
注:①本拘传票样式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拘传当事人时使用。
②“执行人宣布”栏,“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决定对________予以拘传。”上述内容应由执行人向被拘传人宣布,并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
③人民法院印章,应加盖在年月日处。
④本拘传票应由被拘传人签名。拒绝签名的,应在“执行拘传情况”栏中注明。
附:
拘传票是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时强制当事人到庭所使用的法律文书。拘传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因此,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第一,被告是法律规定或人民法院认为必须到庭的。
第二,必须是经过两次传票传唤。
第三,必须是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拘传必须使用拘传票,并直接送达被拘传人;在拘传前,执行人员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可拘传其到庭,必要时可以使用械具。
7. 拘传适用的条件是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这包含了三层意思:
(1)适用对象是必须到庭的被告。一般来说,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须出庭参加诉讼。
(2)已经两次传票传唤。
(3)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
(7)法院民事拘传扩展阅读:
一、相关特点
(1)拘传的对象是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于已经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直接进行讯问,不需要经过拘传程序;
(2)拘传的目的是强制就讯,而不是强制待侦、待诉、待审,因此拘传没有羁押的效力,在讯问后,应当将被拘传人立即放回。
二、强制执行中拘传和拘留的异同
1、文书不同。
拘留需作出拘留决定书,拘传需发拘传票。
2、方式不同。
拘留由司法警察将被拘留人送交当地公安机关看管;拘传由执行员直接送达被拘传人;在拘传前,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由司法警察拘传其到庭。
3、适用的次数不同。
对同一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拘留不得连续适用。但发生了新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拘留。但是,拘传没有次数的限制,只要符合拘传的条件可以多次适用。
4、适用的条件不同。
执行过程中的拘留只要具备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情形,就可以适用。而拘传适用于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情况。
5、申请复议的权利不同。
被拘留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而被拘传人没有申请复议的权利。
6、期间不同。
拘留的期限为1—15天,而拘传则以被执行人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审查或者询问为期间。
8. 法院拘传的条件是什么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
第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
第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以上三条同时具备时,人民法院才能适用拘传措施。适用拘传措施,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意见,报经本院院长批准,并填写拘传票,直接送达被拘传人,由被拘传人签字或盖章。在拘传前,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方可拘传其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