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许云鹤案的法官

许云鹤案的法官

发布时间: 2021-02-16 03:46:51

① 【许云鹤案】一审判决“因车而被吓,因吓而倒地”是一个谬论!

顶楼主。来。
1法官在判自决书上已经认定为惊吓。为什么还不能排除撞到。
2为什么原告在一审后没有上诉(不合情理),也就是默认了一审判决。10万。。试问。谁家的母亲被撞倒8级伤残
(坐轮椅70岁那是需要让人照顾的)。10万元就可以了事。。而原告默许了,反倒是被告不服判决,如果他撞了人。10万算少的。被告应该默许呀、

② 许云鹤一案法院错在哪

第一、“原告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

法院对许案这一事实的认定不符合常理的、是错误的。许案原告是在大马路上横跨护栏,她应当预见得到马路上有车向其驶来——不是被告的车就是其他人的车——因此有车向其驶来绝对不是突然的。

发生惊慌错乱是必然一说也值得商榷。原告看见有车过来完全可以先等等再翻。换言之,原告翻栏杆有错在先,看见有车驶过来不顾自己的年龄、身体条件霸王硬上弓是既错在后。

法院应该把上述事实认定中的“突然”和“必然”掉个位置。也就是说法院的事实认定应当是:原告必然会发现车辆向其驶来,但其还是突然发生惊慌错乱。这样的事实认定才是符合常理的,我们因此也不难看出许案中原告的摔倒是她自己的过错所造成的。

第二、人车不接触构成交通事故

法院称:根据《道路交通法》第119条,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依法规定,车辆与行人是否发生物理接触并不影响交通事故的成立。前面一句话是法律规定;后面一句话是法院对第119条的扩大解释。立法者在立法时不能预见执法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因此法院或法官在运用法律时对法律进行解释是必要的,但解释应当是合理的、是符合逻辑的。

我们闭上眼睛固然可以想象出很多人车不接触而构成交通事故的例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车交通事故都是以人车接触为前提而且是运动的车辆与行人接触方构成交通事故。为什么呢?因为交通事故是交通中的事故。人车如果不接触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人车交通也就都停止了,何来交通事故?

第三、“原告因跨越中心隔离护栏属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被告仍承担40%的民事责任”

退一万步,即使上述事故是交通事故,被告仍然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为,法院既然认定原告是跨越中心隔离护栏属违法行为,就不应当判被告承担40%的民事责任。《道路交通法》第76条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也许博友要问:法院只是认定原告因跨越中心隔离护栏属违法行为,但并没有说原告故意假摔,那你逻辑上是不是说不通?我的答案是:说得通。

法律上说的故意有两种: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明知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同时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既然法院认定原告是跨越,那她就是主动作为。既然作为正常人,其应当预见得到她的主动跨越中心隔离护栏行为会造成对自己或别人的危害结果,但她仍然不顾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毅然决然地翻越中心隔离护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她的这种行为属于间接故意行为,因此,被告一方即使在驾车的过程(亦即作为机动车一方)躲避不及而碰撞了原告也不承担责任(最起码是在理论上),更何况被告已经停车,且没有和原告发生接触?

第四、法院明知原告作伪证,但不对原告进行处罚。

原告在起诉状上说,被告把她撞得弹起来又摔在地上,但后来的司法审判过程确定了原告是作伪证。天津市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具体情况说明为,“不能确定小客车与人体身体接触部位。”另外,从一审判决来看,法院对这个司法鉴定结果是认可的——法院没有认定撞人的法律事实,但是,法院也没有追究原告的伪证责任。应该说,在撞人和没有撞人的问题上是没有中间地带的——要么被告承当撞人的法律后果;要么原告承担伪证的法律责任——法院不能在这个问题上和稀泥(关于伪证为什么要受处罚,请详见本人的博文《如果李庄在美国…》[2])。

当然,我不否认有极个别的例子,在人车不接触的情况下,也发生了事故且车主被处罚的。比如,有车主开车出小区,有个老太太在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从他车前走过,他就按了下喇叭,结果把老太太吓得摔了一跤,股骨给摔成骨裂了,路人报110,110来了说车子全责,结果该车主七七八八赔了好几万[3]。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该案和许案有很多区别。

第一,该案中行人走的是人行道,有过路优先权;而许云鹤一案中行人不仅没有优先权,而且处于违法状态。

第二,该案的车主是有选择的,他可以停车让老太太先过马路;而许案中许云鹤是没有过错的,他必须从大马路上开过去,其走哪一道是他自己的权利。而且视交通状况,驾车人可能对走哪一道没有太多选择。大家不能因为害怕有人翻栏杆的小概率事件,而通通放弃里道。更不能害怕有人穿马路,而放弃开车。

第三,该案的车主是缺德,老太太从你前面走,你干吗要按喇叭吓人家?而许案中许云鹤完全可以一打方向盘一走了之,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主动地停下来了救人,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

第四,该案中的车主如开车走人,那可能属于逃逸;但如果许云鹤当时一走了之,因为他没有撞人,所以他不属于逃逸,因此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许云鹤走人被判逃逸,那他前后左右的车都属于逃逸,谁知道

③ 许云鹤的二审开庭

2011年8月22日下午,网络热议的“天津案”在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媒体和旁听市民将法庭围得水泄不通。在庭审现场,声称被撞的王秀芝老太情绪激动,甚至一度失声痛哭。庭审中双方的争论焦点为车辆是否与王秀芝发生接触,以及本案是否属于交通事故案。该案首先是“案发瞬间无法还原、双方举证均不充分”。一审判决许云鹤赔偿王老太10万元后,舆论和网友几乎一边倒地倾向许云鹤,而民间也再次引发有关社会公德的大讨论。
名为“天津许云鹤”的微博,已有近万名粉丝对其关注。8月16日的“助人为乐,反被讹10万,法院乱判葫芦案,何处申冤?”帖子被各大论坛争相转载。
二审判决会给该案带来什么进展?
昨日开庭时间本是下午3时30分,但王老太由于情绪激动,在下午3时53分许才在亲属的陪伴下,坐着轮椅进入法庭。
王老太当庭几度情绪失控
在庭审现场,许云鹤称,2009年10月21日上午,他驾车看到王老太翻越护栏时,车与其距离至少有30~40米,“当时我已实施刹车制动了。”他描述车速约为30~35迈,“我刚看到时她还没有翻过护栏,发现她摔倒时距她大约有10米。”
事发后他驾驶车辆成45度角向左靠在护栏上,这被称有明显的紧急制动嫌疑。许云鹤解释说:“向左打方向盘只是我停车时的一个下意识动作,不想挡住后面的车。”
许云鹤说,下车后他先看了一下车门是否与护栏发生刮蹭,之后才走到老太太身边问:“您没事吧?摔到哪里了?”而且他记得很清楚,老太太第一句话是“我死了你们才高兴呢!”
而王老太在庭审现场描述被撞过程的时候,向大家展示了受伤的右腿,并说被撞的是右腿膝盖下方。在法庭上,王秀芝几次情绪失控,看起来身体十分虚弱的她大多数时间都靠在女儿王莉萍的肩膀上。
对于事故发生的那个瞬间,王老太当庭表示,她跨过护栏之后看到许云鹤的车向她驶来,当时车速很快,“我还往后倒了几步,但没有躲过。我被撞后先向前仰,顺势趴在他的车上,之后又向后摔倒的。”王老太表示,当时她已经傻了,只顾着说:“快打电话给管马路的警察!”
17时许,法官宣布二审庭审结束,双方下次开庭是“质证”阶段。
8月20日下午,记者曾来到两年前的案件事发地。据许云鹤口述,当日他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行至红星美凯龙家具广场附近时发现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中心隔离护栏,不慎摔倒在南向北的机动车道内。许云鹤发现后立即采取制动措施并向左打方向盘,车辆在王老太身前停住,双方无接触。
当庭实录
天津日报胡然提供第一手资料
下面,我将把双方的陈述要点和法庭的询问要点一一记录。还是原来的宗旨,客观记述,尽量不掺杂个人观点。希望网友们看全后再发表评论
1、许云鹤和律师的观点(许云鹤,许云鹤的父亲,律师共3人出庭):A,红桥法院的判决是靠猜测,假设判决,许云鹤没有撞人,该案不是交通事故。B,王老太的伤情是自行导致,与许云鹤无关。骨折恢复不理想,是因她和家属没有积极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王老太有3个子女,且有子女个体经营,应该有实力治疗
2、许云鹤和律师的观点(继续)C,王老太的伤是跨护栏摔倒所致。D,此案超过诉讼时效。人身损害的追溯时效是1年,也就是说,如果超过一年没有提出赔偿要求,受害方无权再请求主张,无论是事发时间,还是王老太出院时间,还是交通队的文书,都超过了1年。红桥法院应该不予审理,但却在判决书中没有涉及
3、许云鹤认为,既然王老太和家人事故发生后1年都没有起诉,说明王老太家人也认为此事与许云鹤无关
4、王老太一方观点(王老太坐轮椅由几名家属陪同,和一名律师出庭):A,交通事故并非必须有接触,只要有过错或意外发生即可。无论是医院接诊记录,还是交通队笔录,都称这是交通事故。B,医院诊断,主治医师接受法庭调查时称“根据年龄、病情等看,自己摔伤可能性较小”。且伤处是右腿,与轿车方向一致
5、王老太一方观点(继续)C.机动车一旦行驶,必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从图片看到,车辆几乎撞到护栏,呈45度角。可见现场情况很危险。如不制动,可能更严重。王老太不是自己绊倒,更不是见义勇为。如许云鹤驾车离去,将是肇事逃逸。履行法定的救助义务,何来见义勇为?
6、王老太一方观点(继续)D、过错责任。第一,许云鹤驾驶没有投保交强险车辆,该车不具备上路条件,应由交警查扣。第二,许云鹤自述前方有大货车,欲超车入第一车道,突见王老太。他的行为违反了交通安全法规定,如未及时观察四周、意识慌乱、制动不及时等。
7、王老太一方观点 D、第二(继续)。按照规定,除非行人王老太故意造成,车主均应承担责任,但如果行人方有责任,可适当减轻车主责任。因此,判决许云鹤40%责任,合理合法
8、王老太一方观点。E,损失计算。如许云鹤交纳交强险,保险公司将承担最高11万元的赔偿,他只需承担1400多元。但是,至今王老太没有拿到一分钱赔偿款,完全是许云鹤一方造成。不能让王老太为许云鹤的违法行为(未上交强险)埋单
9、王老太一方观点。F、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时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可径直审理。一审时,许云鹤没有提出此异议,二审法院可不予支持
许云鹤曾承认撞人?
“许云鹤在说谎。”王秀芝的女儿王莉萍说,“若不是许云鹤一开始承认撞人,又答应赔偿,我们当时就会进行取证,无论是在场目击者,还是路旁的监控摄像。”
据她透露,事发后,王老太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伤情经诊断为右胫骨骨折、右膝内外侧半月板损伤等,医院建议手术治疗,但由于没钱做手术只住了5天就出院了,“我们有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明构成八级伤残。”
记者了解到,由于在目前双方的举证中,均没有可以还原当时事实真相的有效人证、物证,王老太又在交警赶到之前被送往人民医院,这让事情的真相变得有些扑朔迷离。到底是许云鹤开车撞人,还是停车救人?
她表示,许云鹤曾承认自己撞了王老太,“他还说我听法院的判决,不行的话我卖车都会赔。当时他也去了医院,院方通知交2000元押金,他说身上只带了500元,要回去借钱,我们就答应了。”王莉萍说,此后一两个月里再也联系不上许云鹤。
“我们知道的时候已是事发后两三个月,道路两旁的监控录像只能保存当月的内容。”她说。
但在许云鹤口中却是截然不同的版本。“我是好心助人反被讹。”他说,当时他看到老太太被护栏绊了一下,落地两步就咕咚摔倒。他立即停车过去搀扶,已经扶不起来了,碰哪都“哎哟哎哟”叫,于是没多想就拨120叫救护车。
可没想老太太拿起电话的一句话却让他从头凉到脚,“我在马路上让车给撞了……”据许云鹤口述,这时已来了不少围观的路人,并劝他说“赶快走吧,不然讹上你啦!”后来他看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赶紧打110报警。
事故认定书难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在勘查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而记者在红桥区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上看到,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是11月14日才出具的交通事故证明。此时,距事发已25天。
许云鹤说,由于当时家属抓住不放,交警方面迫于压力不敢开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他多次索要时,交警称王家人每隔几天就来闹一次,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还曾威胁要用担架抬着老太太放到队里。
对此王莉萍回应称,“老人是要命还是要钱?我们怎么可能不顾老人的安危去干这种事儿?!”
许云鹤表示,事发后,王老太的女儿还跟他说,“拿8万了事,不给就找人弄你。”
在由天津市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意见书》中,“分析说明”一项写明:“津HAK206号小客车未发现接触痕迹,因此,不具备比对检验条件,不能确定该车与人体接触部位。”
“这不是钱的问题”
根据红桥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定: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
判决理由是,“不能确定小客车与王老太身体有接触,也不能排除小客车与王老太没有接触。被告发现原告时只有四五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许云鹤对此不服提出上诉,他表示只想要一个清白,“就算让我赔10万块钱,我也要把官司打到底。人根本不是我撞的,不存在赔偿的问题,从根本上就不是钱的问题。”许云鹤说。
2011年8月19日,王莉萍以“事实真相009”为网名在微博发布了事故当日许云鹤车辆停靠的图片。从图片看,许云鹤所驾驶的车辆左前方紧靠在护栏上。王莉萍反问:“缓慢停车还可以停成这样子?2007年领取的驾照啊!”
网友“凤凰木邀评论员”认为,从停车位研判,似是看到前方突然出现情况,本能向左打方向盘避险,从撞击护栏的程度可以看出车速不快。
公众热议
敢不敢助人?
许云鹤说,有个网友曾告诉他“帮人”的技巧。这位网友曾在雨夜开车回家,看到一位老人倒在马路上,于是他把车停在了离老人200多米远的地方,走路过去搀扶老人。
为何选择明哲保身?
“一审判决刚下来的那两个月,我真有点想仇视社会。但后来逐渐恢复了正常心态,”许云鹤说以后自己还是忍不住会管,但一定会注意方式方法,“我觉得应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帮助别人。”
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王司机表示,“前几天开车进胡同,看到一位老太太摔倒在地上,手上拿的早点撒了一地,我犹豫半天还是掉头走了,”她表示,真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实在怕被讹上,“赔钱在其次,关键是受不起那个刺激,也没时间跟他们掰扯这些纠缠不清的事。”
“分不清怎么回事,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市民张先生说,原来大家是怕那种“碰瓷”的人,现在对于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大家也都敬而远之。
警惕
“如果证据不充分就判定司机承担责任,那以后谁还敢见义勇为?”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表示,该案的主要问题应该是事实层面,而不是法律层面。他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有“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老太太一方应拿出充分证据来证明被告有罪。
周律师坦言,目前由于该案的相关证据不足,法官确实很难做出判决。但他强调,如果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就判定司机承担法律责任,势必会再次损害社会公共道德体系。

④ 天津“许云鹤案”中适用的法律是什么

谁主张谁举证 没错,但不能以偏概全,法律是维护公正的,如果你被人推了一把头撞版到墙上流血权了,没有目击证人,你抓着推你的人报警,警察来了,那个推你的人说你的头不是他打伤的而是你自己撞伤的,所以跟他无关,你怎么证明你的头是由于他推你撞伤的?如果这样就能免除责任的话,我现在就去大街上推人去 。许案法院判的没有太大错误,你不懂法就不要埋怨社会埋怨法律

⑤ 【许云鹤案】是否是“交通事故”一审法官自相矛盾的地方在哪里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根据这一解释,车辆在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中,分为两种情形,一种表现形态为过错,另一种表现形态为意外。本案到底是车辆因过错造成的交通事故,还是车辆因意外造成的交通事故。判决书中“车辆与行人是否发生物理接触并不影响交通事故的成立”的观点并无错误,但是如果不能对上述两种不同形态的事故原因作出甄别,那本案的判决就可能存在适用法律的错误。
2、《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本案将该条款作为判决依据并无错误。但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责任限额有两种标准,一种为有责赔偿限额,另一种为无责赔偿限额。交强险的有责赔偿限额适用于车辆有过错或者对方无过错或者双方都无过错。交强险的无责赔偿限额适用于车辆无过错,对方有过错。行为人的交通行为是否有过错,是要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的相应条款规定来判断的。本案判决中不能认定被告有违法的交通行为存在,而对原告的交通行为的违法性却是作了肯定的。因此,本案在不能认定被告有过错而原告存在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再按有责赔偿限额来处理,显然是对道交法第七十六条的片面理解。
3、本案认定原被告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无不妥,但对事故造成原因的分析判断过于依赖自由心证,而对法律条文缺乏全面、完整和准确的理解。因此,判决书的说理部分就难以服人,最终的判决结果也难言公正。
4、本案如能按交强险的无责赔付限额来处理,法理上是完全讲得通的,法律上也是有据可依,
也会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⑥ 看看许云鹤案,难道在中国就不能做好人了吗考!那是什么法官那是什么老人无耻!

本判决支持讹诈,泯灭社会良知,摧毁国家法律尊严,抹黑国家法官智商,暴露司法黑暗。是良药苦口呀!

⑦ 许云鹤案的法官叫什么名字

审判长 王雷

⑧ 许云鹤案的法官叫什么名字

王雷

⑨ 彭宇案最后是赔了还是没有赔,天津彭宇案许云鹤有没有赔10万

彭宇案当事人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和解协议书的明确要求,赔偿责任和数额都不得公开。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事作出判决,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

判许云鹤用的是三维重建模型,还原事件真相。

(9)许云鹤案的法官扩展阅读:

当时舆论压力巨大,法院提供的材料又少得可怜,我们请了上海医界最知名的骨科专家和法医学专家会诊,大家都觉得,这个案子要还原真相不容易。”李正东回忆说,“陈老师带着我们梳理出此前案件的三个争议点,在排除前两个争议点后,针对第三个关键点寻找鉴定技术突破口。

一是针对保险杠高度高于膝盖,撞击不成立的争议。陈忆九认为:汽车紧急刹车车头自然向下压,撞击时高度可以吻合。

二是护栏高度问题。许云鹤声称护栏“大约1米高”,那么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王秀芝要想跨越就容易摔倒。为此陈忆九等专家专门到现场实地勘察,发现护栏高度仅为50公分,王秀芝跨越难度并不大。

三是王秀芝右小腿骨折是撞伤、还是摔伤,抑或是撞击后摔倒所致?陈忆九决定利用“虚拟解剖”及“损伤生物力学重建” 技术来还原真相。

“这门技术的核心是用人体数据构建正常状态和损伤状态的模型,通过两者的对比,加载不同的致伤条件,模拟损伤形成过程。”尽管当时这门技术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但他们还是决定试一试。李正东接下了这个活。

这是一个重复、漫长和枯燥的过程。

“当时比较幸运的是,医院保存了王秀芝案发时拍摄的双腿CT电子数据,这些数据很完整,是我们三维建模的关键。我先给王秀芝的右腿构建了损伤后的模型,然后再利用其左腿的数据用镜像(对称反转)的方式构建了右腿损伤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李正东说。

再接下来就是要对外力作用下的人体损伤过程进行仿真比对。“假设、求证、否定,再假设、再求证、再否定,我们从不同方向、按不同大小的力量对损伤状态加载求证,前后进行了100多次的加载,中间不留灰色地带,力求整个求证比对过程是完整而不留盲区的。”李正东说,这个过程下来,王秀芝的损伤仿真模拟渐渐明晰了起来。

根据这些完整的实验数据,陈忆九做出了判断:王秀芝腓骨小头骨折由撞击直接形成。

“陈老师认为,一方面摔倒致伤位置不符,作用力的大小也不符合摔伤形态;另一方面影像显示胫骨呈现倒T形骨折,符合撞击致伤的形态。”李正东说。

生物力学最直观地模拟了许云鹤案的事故现场,其说服力不言而喻,彻底避免了以往依靠“经验判断”而备受争议的尴尬。二审开庭,陈忆九亲自出庭,并当场呈现了生物力学模拟仿真的事故现场,面对这一切,许云鹤沉默了……

法院最终判决,许云鹤撞伤王秀芝的事实成立,根据各自事故责任,许赔偿王10.86万元。

⑩ 【许云鹤案件】 请法律界人士帮忙!

这个判决的重点不在于“惊吓说”,重点是基于民法上的公平责任原则。这么晚了还有人对这么专业的法律问题感兴趣,我就给你解释一下吧。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以上两个法条确立了公平责任原则,具体到许云鹤案,许云鹤是没有过错的,但是王老太也是没有过错的。在这种没有证据证明是否碰撞的情况下,许云鹤基于公平责任是需要补偿的。

如果在二审中真到找到了你所说的证据,证据能够证明确实没有碰到王老太,但能够证明许云鹤当时造成了危险,许云鹤承担的责任会更重。如果许云鹤完全是正常行驶,王老太仅仅是非法穿越护栏自己摔伤,则许云鹤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热点内容
读青少年法律知识手册有感 发布:2025-08-18 21:48:40 浏览:379
司法免扣押法 发布:2025-08-18 21:29:40 浏览:688
劳动合同法n1 发布:2025-08-18 21:28:46 浏览:414
条例的签发 发布:2025-08-18 21:24:25 浏览:693
劳动法哺乳室 发布:2025-08-18 21:12:42 浏览:943
司法考试张翔 发布:2025-08-18 21:07:37 浏览:276
华工法律硕士近期活动 发布:2025-08-18 21:06:11 浏览:552
法律硕士考研一定要听课吗 发布:2025-08-18 20:52:41 浏览:122
深圳劳动法考勤 发布:2025-08-18 20:48:30 浏览:680
等民法典 发布:2025-08-18 20:42:50 浏览: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