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不是法官
① 法官和主审法官有什么区别
法官和主审法官的抄区别在于,法官是对普通法官和主审法官的统一的职务称呼;主审法官是在法庭上对某个案件主理法官的称呼,在案件中,主审法官是可以申请更换的,但是必须提供法定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
(1)法官不是法官扩展阅读:
主审法官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而在合议庭内部进行分工的产物,主审法官的主要职责如下:
1、与其他法庭上的成员(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和裁判等审判活动;
2、负责处理该案件办案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具体事务,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或审计、组织庭外调解、制作法律文书等辅助性事务;
注意事项:主审法官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是以合议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现的,只能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合议庭的名义行事,要接受审判长的指导和其他成员的监督并做好通报工作,当然行为后果也由合议庭承担。
② 审判长是不是就是大法官,审判员是不是就是普通法官
当然不复能这样对应。
审判制长是依法组成审判庭时由审判委员会或院长任命的。
从理论上讲,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长和审判员的权力是一样的。审判长只是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问的问题多一点。
审判员没有级数,法官倒是有级别,共是十二级 。
所有的法官都可以成为审判长,审判长只是在某一个案子中临时的一种称谓,下一个案子他可以是审判员。
③ 法院传票上的审判员就是法官吗为什么不直接写法官
法院在审来判的时候有两种组源织形式,一种是独任制,就是只有一个法官审案子,一般只有比较简单的案子才会适用,而且只有一审的时候才会用;
另外一种就是合议制,这种一般要三个审判员或者多余三个的奇数个审判员组成。一审的时候可以有陪审员参加。在合议制中,就要任命一个审判长来组织审判了。一般是任命的,但在有庭长参加的案子里,就由庭长担任审判长;有院长参加的案子里,就由院长担任了。一般只有专业审判人员也就是法官才可以做审判长,陪审员是不可以担任审判长的
所以,审判长就是法官,是法官在审案子的时候才会有的一种称呼,根据实践看,一般是比较有实力的法官去担任审判长的。
④ 什么是法官员额制,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有何待遇
一、法官员额制:
所谓“法官员额制”是指法院、检察院在编制内根据办案数量、辖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的法院的法官、检察官的人员限额。员额一旦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改变,没有缺额就不能递补。
由于该项制度涉及面较广,在社会各界引发不少争议,其中一个相对突出的争议点就是 “员额制”下法官人员减少,可能导致“案多人少”的状况。针对这一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院、检察院办案的数量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真正存在着案多人少的法院和检察院只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
我们国家大部分法院和检察院中约有40%的法官、检察官在非业务部门工作,而真正在一线办案的人并不多,因而造成“法官人员数量减少后无法适应”的假象。如果通过员额制改革,把有效的、积极的办案力量吸引到一线去,办案效率相应就会提高,案多人少的相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谢鹏程说:“这就意味着员额制将使司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
二、没有进入员额的法官有何待遇:
1、法官员额制改革实施以来,法官队伍存在诸多困惑,一部分法官将无法入额是必须面对的现状。
海南省原有法官1540人,改革后,法官人数减至1100多人。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全院有法官资格的人员62人,现选任主审法官29名,未入额法官33名,占53.23%。贵州省贵定县人民法院原有法官53人,第一批入额18人,未入额法官35人,占原有法官人数的66.03%。
2、员额有余地,转岗有安排:
①关于法官员额制改革,要严格执行中央确定的法官员额比例和相关政策,不仅不能突破,在第一轮遴选时还要留有余地,为优秀人才留下入额空间。
⑤ 法院是司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属于行政机关的人员编制,那么法官是公务员吗
法官是公务员。
根据《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包括下列工作人员: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人民代表大会机构的工作人员;
三、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四、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
五、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
六、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
七、民主党派机关的工作人员。
行政机关只是公务员体制的一部分,还包括以上其它机关。法官通过国家中央和地方各个省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法院系统,从事审判员工作,都是正式在编的法院干警,属于公务员编制。
资料拓展: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掣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
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在民事诉讼审判中法官应当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的,依法行使国家民事诉讼审判权的审判人员,而且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应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干扰。法官应当是独立的、中立的享有法定的裁判权,具有当然的裁判权威的第三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规定了法官的权利和义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并受国家法律保护。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网络—法官
网络—公务员法
⑥ 法院传票上的审判员就是法官吗为什么不直接写法官
法院在审判的时候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独任制,就是只有一个法官审案子,一般只有比版较简单的案子才会权适用,而且只有一审的时候才会用;
另外一种就是合议制,这种一般要三个审判员或者多余三个的奇数个审判员组成。一审的时候可以有陪审员参加。在合议制中,就要任命一个审判长来组织审判了。一般是任命的,但在有庭长参加的案子里,就由庭长担任审判长;有院长参加的案子里,就由院长担任了。一般只有专业审判人员也就是法官才可以做审判长,陪审员是不可以担任审判长的
所以,审判长就是法官,是法官在审案子的时候才会有的一种称呼,根据实践看,一般是比较有实力的法官去担任审判长的。
⑦ 法官和审判长有什么区别
法官是对从事审抄判工作袭的人员的称呼,也就是一种职业名称,和检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样的。
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审判长都是法官,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普通案件要组成合议庭开庭,坐在中间负责此案的法官就是审判长,审判长是每个个案负责的法官,如果是只有一个法官审理的,该案就不存在审判长,法官称为审判员。
(7)法官不是法官扩展阅读:
审判长的职责:
(一)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二)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三)主持庭审活动;
(四)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
(五)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规定程序报请院长提交 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依照规定权限审核、签发诉讼文书;
(七)依法完成其他审判工作。
⑧ 执行法官和审判法官能不能是同一个人
执行法官和审判法官不能是同一人任职,但调解结案当即履行的,审判法官可向专当事人办理属执行事宜。
审判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
执行法管是在执行小组中担任着主持执行裁决合议庭,领导、指导执行实施工作的重要角色,是执行长负责制中的核心成员。执行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执行长不仅要有雄厚的法学理论功底,熟悉相关法律条款的内容并会灵活运用,还要具有相当的社会工作能力才能担任。一般应通过法律知识考试、所办案件卷宗随机抽查考核、群众投票测评等方法遴选任用。院长、庭长参加执行时自己担任执行长。
⑨ 主审法官只是审判员,为什么不是审判长呢
1、你说的主审法官,准确地说应该叫承办法官
2、承办法官具体负责本案回,总结庭审情况、证据,得答出初步结论、起草判决书都是承办法官的事情
3、至于为什么要弄三个人来审理,是因为,法律规定,你这种案件必须要合议庭
4、但是,法官很忙,又不能违反法律,所以就只能采用这种方式规避
5、那么,合议庭其他成员就只需要最终在定性上讨论下,甚至只听一下承办法官的想法,甚至仅仅只履行个签字程序,走个过场
6、至于为什么承办法官不是审判长,一是级别不够,因为有庭长或院长在,轮不到他当审判长,二是在实务中,审判长往往已经被当成了一级官阶,审判长成为了一个审判小组的组长,被固定下来了,因而他也不是审判长
7、故而,庭审中,往往发生,坐在中间的审判长不发言,不询问,仅仅只是坐着,而工作都是由旁边的审判员来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