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出裁决书
Ⅰ 法院出具的裁定书,
1、送达给当事人的裁定书上怎么能有签字呢?
现在法院的裁定书都是印刷的,只有法院的院印,是不会有签字的。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情况。
2、你看的是正卷还是副卷?
严格来讲,副卷不应该让当事人看。而且,副卷中的内容,只要不是正式文书,你也没什么好说的。
如果你是在正卷中看到的,这不能算伪造证据,但程序上肯定是有问题,因为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做出的裁判文书都应该向当事人送达。
Ⅱ 人民法院出裁定书执什么作用
裁定与判决的区别- -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民事判决,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依照法律,对审理终结的诉讼案件或者非诉讼案件,就当事人民事实体权利义务的争议,或者就确认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作出的决定,民事判决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判决书。
民事裁定,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或者在民事案件执行的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发生的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决定。民事裁定的书面形式,就是民事裁定书。
民事裁定和民事判决,虽然都是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作出的决定,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但是,二者又不相同:
1、 民事裁定解决诉讼中的程序问题,而民事判决解决的则是诉讼中的实体问题。
2、 民事裁定所依据的是程序法,民事判决所依据的是实体法。
3、 裁定可以在诉讼的过程中作出,而判决一般只能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Ⅲ 法院的裁决书和判决书有何不同裁决书可以改为判决书吗
裁决抄书是仲裁机构做出的,而法院做出的是裁定书和判决书。判决和裁定不可以互相转换。
仅以民事裁定书和民事判决书为例,进行区分解释如下:
1、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是解决诉讼中的程序事项;
2、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个阶段,一个案件可能有多个裁定;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
3、裁定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采用口头形式;判决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4、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的异议、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上诉外,其他裁定一律不准上诉;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Ⅳ 一般法院判决书要多久才能下来
民事诉讼一审普通程序审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复杂的可以延长六个月,一审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案件的审判程序一般要经过多次开庭审理,查清案件事实,查清案件事实并有相关证据证明后,法院才可以宣判,当庭宣判时,法院不能立即作出判决书,所以一个案件定期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判决书,定期宣判的,立即发判决书。
(4)法院出裁决书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资料链接: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Ⅳ 要求法院出具裁定书是什么条件下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有明确的规定。
Ⅵ 法院裁决书下来对方不执行有什么后果
极有可能涉嫌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等违法犯罪行为,故建议依法行事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