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取保问法院

取保问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2-21 13:01:18

① 办理取保候审后法院一般会怎么判

取保候审后,一般会判处缓刑或不起诉,但不是所有的被告人取保候审后都会判处缓刑,需要根据取保的原因,取保后是否发现了漏罪、是否构成新的犯罪等各方面来确定具体量刑。所以在取保后,判决前也应当时刻关注案件的进展,尽量争取判处缓刑或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1)取保问法院扩展阅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② 法院取保候审被传到法院开庭会问什么

基本与公安询问的内容差不多,关于案件的一些细节等
取保候审的意思是在案件宣判之前版嫌权疑人不用蹲看守所,但刑事诉讼程序不会终止。“候审”两个字就意味着等候审判,因此除非接到结案或不起诉的决定,否则会正常公诉正常审判,只是嫌疑人在被判决有罪之前自由不被剥夺而已。

被取保候审人违反保证内容的,同意取保的单位会有不良记录。因此刑事诉讼过程中各单位一般是不认其他单位的取保决定的。

比如在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可能会重新收押;在检察院办理取保候审的,案件移送法院审理时可能会重新收押。若未违反保证,保证金可以退回。

③ 我现在是取保候审 前两天去法院签取保候审的时候问我要不要申请律师 我不懂就说了不用 会有什么事

一、如果是抄申请取保的,这个不需要律师出面,近亲属也可以申请。
但申请的意义不大,因为在侦查过程中,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完全是由侦查机关自己决定的,如果可以取保的,没有申请,也照样可以取保;如果不符合取保条件的,就是天天申请,也不能取保。
二、如果是指后期的案件侦查或审判。
1、取保的案件,一般是罪行比较轻的案件;
2、一开始取保的案件,最终的刑罚一般也是缓刑。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案件,请不请律师的,意义确实不大。当然,如果有律师提供法律上的咨询与指导,效果可能会更好。从性价比的角度看,意义不大。

④ 请问法院对取保候审的人会在什么时候收监

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抄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在案件移送到法院后,法院可以继续取保候审。如果法院认为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收监执行。另外,法院作出判决后,如果判处实刑,会当庭予以羁押并收监执行。

你这种情况一般不收监,如果再取保候审期间,故意犯罪的,可能取消取保候审,将其羁押、逮捕判决就可能是实刑,就是收监。

取保候审之后会被法院收监,主要是要看法院能否判缓刑。如果判缓刑的,则对罪犯进行社区矫正,不会收押服刑;如果判的是实刑而不是缓刑事的,则虽然是被取保候审的,但仍会被法院收押。

(4)取保问法院扩展阅读: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强制措施中的一种,即使被羁押的人获得了取保候审批准,此时尚无法判断其是否犯罪,需要进行处罚。因此并不能说获得了取保候审后就没事了。

⑤ 取保候审一庭开一个多月了今天法院打电话来要我去法院会问些什么呢

准备宣判

⑥ 取保候审后为什么还会移交到法院

取保候审并不等于解除刑法,只是犯罪性质不太严重,对社会危害不大可以先采取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满后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送法》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6)取保问法院扩展阅读

关于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育自己婴儿的妇女。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司法机关在法定期限届满尚不能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五)公安机关申请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但人民检察院不予批准的,如果案件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的,可依法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六)持有效出入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追究刑事责任,但又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这是司法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最主要法律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400条紧急情况 发布:2025-08-17 14:09:30 浏览:625
仁寿法院执行 发布:2025-08-17 13:55:00 浏览:873
关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17 13:54:21 浏览:265
经济法的学习的过程与认识和感受 发布:2025-08-17 13:53:07 浏览:795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地址 发布:2025-08-17 13:42:59 浏览:985
西财法学考研 发布:2025-08-17 13:41:22 浏览:381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 发布:2025-08-17 13:39:56 浏览:726
老钟民法mp3 发布:2025-08-17 13:35:48 浏览:941
劝酒行为的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 发布:2025-08-17 13:30:25 浏览:78
劳动合同法关于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7 13:29:44 浏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