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法院
Ⅰ 翻供以后 法院的流程
翻供以后法院会退回公诉方进行相关的查证,原侦查是由公安部门进行的,退回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
可能确实出现了接近事实的情况,这样公安会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一个月为限,在两个月之内会再次开庭。
如果确有证据证明是因为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存在刑讯逼供等违法情形的,法官可能会判证据不足,不予定罪处罚,也可能建议检察院撤回起诉。检察院撤回起诉的,可能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能直接做出不起诉决定。
如果没有证据的,法院很可能会认定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判罚时可能会在量刑上加重处罚。
(1)来复法院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36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在庭审中陈述与在侦查、审查起诉中的陈述不一致,足以影响定罪量刑的,可以宣读被告人陈述笔录,并针对笔录中被告人的陈述内容对被告人进行询问或者提出其他证据进行证明。”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3条相继对于庭审翻供后的口供采信规则进行了规定。
该规则分为三种情况:一、被告人庭前供证一致,当庭翻供;二、被告人当庭没翻供,庭前有反复,这种情况较为简单,只要当庭供认有罪,就以当庭为主;三,、被告人庭前供述笔录自相矛盾且当庭有翻供。
Ⅱ 法院传票 回函
b依法提出了管辖权异议,法院应该终止案件实体问题的审理,先审查法院是否专对本案有管辖权,b应该属去开庭,但是在开庭时应该要求法院对管辖的问题进行审理,有权拒绝法院审查实体问题。b如果不去,法院可能会缺席判决,对b是不利的。
Ⅲ 今日新鲜事借据丛复提交法庭对方应受到什么制裁
对方来说可以感受到相关制裁方式,好像我的策略是比较不错的。
Ⅳ 法院的答复是什么意思,答复具有法律效果吗
原则上,答复不是司法解释,按《立法法》的规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但现实中,回下级法院可答以参照执行,因此实践中是有指导意义的。
我国法律适用原则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等, 另一种是司法解释,行政解释,这些都是有法律效力的。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可以在审判文书中直接适用。
最高法院的答复,复涵等,不是司法解释,是针对各省高级法院对某一类案件或某个特别的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的请示,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它可以指导下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下级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可以根据最高法院的批复、答复等精神来进行判决,但不能在判决文书中直接引用。
Ⅳ 重复起诉符合一至二个不重复,法院会立案吗
重复起诉有一二个不重复,法院会立案受理的。
重复起诉,是指当事人相同、诉讼标的相同、诉讼请求相同。
如果有一个不同,就不属于重复起诉,法院就会立案受理。
Ⅵ 可以向法院申请复议的几种情况
一、 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做出的四种决定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申请调查取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不予准许的,应当向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第三款规定: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拘留。
二、 当事人对于人民法院做出的四种裁定可以提出复议申请。
财产保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先予执行。理由来源同财产保全。
执行管辖权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应当撤销执行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执行行为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申请调查取证所做的决定不服和对执行行为异议的裁定不服需要提起复议的,必须以书面形式提起。
当法院做出的决定或者裁定有错误时,当事人或者代理律师应该有理有据地向法院提起复议。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Ⅶ 怎样到法院起诉
首先,诉讼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原件及一份身份证正反面的复印件;
身份证原件并不是立案所需的材料,之所以要带着是因为去法院立案需要验证身份进行安检。如果确实忘带身份证,驾驶证、护照也是可以的。
2、被告的主体信息;
自然人指你要起诉的侵害你权益的个人。如果你之前就留存其身份证复印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请这个人户籍所在地的律师帮你到公安局调取(你需要提供这个人的一些基本信息),费用基本在人民币200元左右。
法人通俗点讲就是公司,公司的基本信息你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一种方式是到这个公司注册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工商局)调取机读档案;另一种方式就是去工商局网站查询该公司的详细信息,然后下载打印。
3、用于证明你诉讼请求的证据原件(有些地方的法官立案是可能会要求看一下原件,但不会收取)及N+1份复印件(N为你要起诉的被告个数);
4、民事起诉状N+1份(可以手写、可以打印,最后需要原告签字
准备好相关材料之后就可以去法院了,因为现在基本上各个法院的立案大厅都会有法官指导公民立案,所以只要把自己需要准备好的必要材料带好,民事起诉状可以在法官的指导下现场写也是可以的。
其次,把准备好的材料在法官的指导下整理好,交由立案法官立案,立案时按照要求留好自己的电话和联系地址。案件受理后按照缴纳诉讼费的通知及时缴纳诉讼费。
最后,耐心等待法院的传票等待开庭就可以了,基本上事实清楚,证据简单的案件开一次庭就会判决的。
Ⅷ 法院退回检察院的案子怎么办
法院退回检察院的案子通常是证据不足,不能进行审判,需由检察院进行证据补充或者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后根据侦查结果来确定是否继续起诉,需要起诉的继续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第五十六条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8)来复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的时候,必须查明: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
(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Ⅸ 被执行人的复议范本
执行异议复议申请书范本:
复议申请人:九江县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回代表人:XXX,地址:答XXXX
复议被申请人:沈某某,男,汉族,1952年 月 日出生,住厦门市某某西路69号302室,身份证号:
申请人于2014年11月17日向某某县人民法院提交异议申请书,某某县人民法院作出(2014)九执异字第×号执行裁定书,申请人不服该裁定,特向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复议申请。
请求事项
请求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2014)九执异字第×号执行裁定书,依法裁定撤销某某县人民法院对申请人开发的XX项目3单元1601室、1602室、1604室、1503室、1401室等五套住房(下简称五套住房)违规进行变价处理的相关执行裁定,对上述五套住房进行私下变卖所涉及到的错误执行行为给予纠正。
事实与理由
。。。。。。。。。。。。。
Ⅹ 如何回复人民法院敦促履行协助义务
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中,有时经常需要有关单位履行协助义务,协助人民法院执行被执行人的收入或财物。但同时也会遇到一些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单位,在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定并向其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以后,却拒不配合和协助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在此种情况下,能否对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呢?本文仅就在执行有协助义务单位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谨供大家参考。
关于有关单位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具体各项义务,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编的执行程序中已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有协助人民法院冻结、划拨存款的义务”。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有协助人民法院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的义务”。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票证,有关单位持有该项财物或者票证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转交”。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的,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除了上述义务,《民事诉讼法》还对有义务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有关单位拒绝协助执行等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作出了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规定。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第(二)(三)(四)项明确规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查询、冻结或者划拨存款的;有关单位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扣留被执行人的收入、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转交有关票证、证照或者其他财产的;其他拒绝协助执行的。人民法院对有以上行为之一的单位,除责令其履行协助义务外,并可以对其予以罚款;还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还可以向监察机关或者有关机关提出予以纪律处分的司法建议。”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中对有关单位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具体程序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第36条规定“被执行人在有关单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向该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其协助扣留或提取”。第37条规定“有关单位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被执行人收入的通知后,擅自向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支付的,人民法院有权责令其限期追回;逾期未追回的,应当裁定其在支付的数额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第56条规定“有关企业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协助冻结通知后,擅自向被执行人支付股息或红利,或擅自为被执行人办理已冻结股权的转移手续,造成已转移的财产无法追回的,应当在所支付的股息或红利或转移的股权价值范围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以上规定既明确了有关单位应当协助执行的义务,又规定了有关单位拒绝协助执行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办理执行案件时,遇到有关单位拒绝协助执行,一般情况下应当严格依照上述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但在实际操作上,有些执行人员却并未注意到应遵循的程序。如有的在执行中未按规定制作提取或扣留裁定书,有的未向协助义务单位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有的在有关单位擅自支付后未发出限期追回财产通知书,还有的甚至直接扣划协助义务单位的银行存款而该单位却还蒙在鼓里,这些做法违反了执行程序,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在执行过程中,结合上述法律规定和实践中逐步摸索的经验,对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单位的执行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这些有协助执行义务的有关单位本来就和被执行人有业务往来关系,有的怕惹麻烦,有的怕得罪人。出于以上心理,大多处在一种消极配合状态,不肯向法院提供有关证据,更不愿协助法院执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执行中,对被执行人是否有收入或者财产在有关单位尚未提取,应当积极调查取证,掌握确凿的证据材料。
其次,我们在充分的调查取证和掌握证据基础上,如果被执行人确有收入或财产在有关单位尚未支取,应当依法作出提取或扣留被执行人收入或财产的裁定,并同时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千万不能因嫌麻烦而抄近路,因为协助义务单位并不是我们执行案件的被执行人,而只是一个案外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种特殊的到期债权。如果其在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后,对人民法院要求其履行的协助义务提出了异议,按照对第三人到期债权的执行规定,我们原则上不应对异议进行审查。如此债权是被执行人提供的,就应由被执行人提起诉讼解决,如果是申请执行人提出的申请,则应当由申请执行人代位提起诉讼。
再次,根据执行规定,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在收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被执行人收入的通知后,如擅自向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支付,人民法院有权向其发出限期追回已支付收入通知书;如逾期仍未追回,应当裁定其在支付的数额范围内向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在此情况下,对有关单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当然,对有关单位的上述行为,人民法院还可以依照民诉法等有关法律规定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对其拒不协助执行的行为作出必要的处罚。
这里值得提出的问题是,最高院执行规定中没有对另外一种特殊情况作出更加详尽的规定,就是有的有关单位确有尚未支付给被执行人的收入,而且实际有履行能力,按照执行规定36条规定应由其协助扣留或提取。但其既未向被执行人支付,又拒不协助人民法院扣留或提取,那又该如何处理呢?能否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呢?目前对此种情况的规定尚不够明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在执行程序中如果是尚未到期的债权,就应等到期后再按到期债权程序执行;如果该债权已经到期,则应按照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来执行。
还有一种情况,即有协助义务的有关单位在收到人民法院发出的提取或扣留被执行人收入的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后,其并未向被执行人擅自支付,但其因无支付能力而未能协助人民法院执行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此时,人民法院能否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呢?笔者认为,只有在查明该单位确有协助执行能力而又擅自向被执行人或其他人支付,拒不协助法院执行的情况下,才能对该单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该协助义务单位确无协助执行能力,就不应对该协助义务单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