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司法院职责

司法院职责

发布时间: 2021-02-25 22:59:38

司法局与法院有什么区别

司法局与法院的主要区别是职责不同。司法局是司法行政机关,法院是司法审判机关。

司法局的主要职责:

1,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编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组织、指导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3,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4,研究制订本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5,负责管理本市律师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证机构及公证活动;研究律师、公证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并提出实施办法。

6,负责管理本市法律服务机构和在京设立的国(境)外律师机构;监督、指导本系统的社会团体工作。

7,指导本系统法学教育及业务培训工作。

8,负责指导区、县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员、基层司法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9,负责本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外事工作和对外宣传、交流工作。

10,指导和管理本市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

11,负责本市仲裁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

12,负责本市国家司法考试工作。

13,负责社区矫正工作

14,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5,管理本市监狱管理局和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

法院的主要职责是:

1,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海事等第一审案件。

2,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海事等第二审案件。

3,依法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

4,审理死刑缓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的减刑案件和依法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假释案件。

5,受理不服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专门法院生效裁判的各类申诉和再审申请,对其中确有错误的,提起再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6,依法审判由省人民检察院按照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7,依法审判最高人民法院交办的刑事、民事、行政、海事等案件。

8,依法对下级人民法院行使指定管辖权。

9,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10,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办理赔偿案件。

11,执行高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以及法律规定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生效法律文书和外省区市法院委托执行的案件。

12,对法律、法规、规章等草案提出意见;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组织、指导全省法院的调研工作。

13,组织全省各级人民法院、专门法院同外国司法界、国际组织之间的司法交流活动;办理有关国际司法协助事项。

14,在审判工作中宣传法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

15,管理高级人民法院直属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16,承办其他应由高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

㈡ 请回答中华民国五院的职责。尤其是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的职责。

五权宪法有其特色﹐但基本上是从三权分立(见分权学说)的制宪原则演化而来。孙中山承认自己的构想并非“杜撰”﹐“就是将三权再分弹劾及考试两权”﹐“不过三权是把考试权附在行政部分﹐弹劾权附在立法部分”。他把“外国的规制”与“本国原有的规制”加以“融合”﹐借用了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中的考试﹑监察机构及其职能﹐以期比之三权“较为完善”。
在他看来﹐考试制度“最为公允”﹐可避免“盲从滥选”和“任用私人” 的弊端﹐有利于人才的发现和擢用﹔而“独立”的监察制度和机构也是可资借鉴的﹐对廉政和效率大有裨益。根据五权分立的准则﹐国家的体制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组成.
然而﹐孙中山不仅未消除“三权鼎立”原则的弊病﹐却把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放在国家首脑的统一领导之下﹐实际上又否定了他自己设想的分权制衡原则。后来﹐蒋介石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实行个人独裁。

立法院近似西方国会,行使立法权与预算权。

另外将西方国会的调查权分出,由新设的监察院行使,并赋予监察院中国古代的弹劾权,以及现代国会的审计权。监察委员类似古代的御史,由各省与各直辖市议会间接选举产生。

另外把政府公务员考试与人事考核权由行政权分出,另设考试院,主管全国公职考试命题典试等业务。

司法院则仍行使司法权,内设大法官会议,专司解释宪法。

PS楼上回答的是什么玩意?死人多就光荣?死了300多万算什么,那强拉壮丁1200万,前后总计弄死了本国老百姓600万以上又该怎么说?两百多位将军殉国没错,可其中只有17位是蒋嫡系,其他二百多是各路杂牌,蒋匪借日寇消灭政敌的这种卑鄙行为又该怎么说?海军舰艇那叫损失吗?那些舰只都是打斗不敢打,直接自沉在扬子江里的。

㈢ 中国近现代史国民政府的变迁

不同时地的国民政府

广州

在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南方各省逐渐脱离北洋政府。年7月,云南和两广人士退出国会,在广州成立了广州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1925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请,北上商讨国是,不料肝炎复发病逝北京。为了统一全国,中国国民党政治委员会决议筹组「国民政府」,於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采取委员制,以汪精卫为主席;并设置军事委员会,以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为兼任主席,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画北伐。

武汉

1926年10月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迁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到武汉。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1927年2月21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在广州国民政府停止办公到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办公此段期间,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与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作为临时领导机构,徐谦为联席会议主席。 武汉国民政府不设主席,以汪精卫、谭延闿、孙科、徐谦、宋子文五人为常务委员。 武汉国民政府运作至「宁汉合流」。

南京

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了湖南、湖北、江西和福建的主要城市,於是广州国民政府联席会在11月决议将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即为武汉国民政府。然此时的国民政府受到苏联以及共产党所影响,引发国民党右派对於左派亲共的不满。1927年,北伐军攻克了上海与南京,蒋介石於3月抵达上海后,决定实行「清党」,并於4月18日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在成立大会上,发布了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关於奠都南京的宣言以及《国民政府宣言》,提出国民革命方略四条:密切革命军与人民的配合;造成廉洁政府;提倡保护国内实业;保障农工团体利益并扶助其发展。南京国民政府采取委员制,由蒋介石、胡汉民、张静江、吴稚晖等十二人为政府委员,胡汉民为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吴稚晖为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政府各部门设有:秘书长(钮永建 ),财政部长(古应芬,钱新之代),外交部长(伍朝枢),民政部长(薛笃弼),司法部长(王宠惠),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政府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也开始形成宁汉分裂之局面;直到8月武汉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执行分共清党,以及蒋介石在汪精卫的要求下辞去总司令之后,才宣布合作。

1928年2月3日至7日,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等议案。规定国民政府接受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监督,掌理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府部门设有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监察院、大学院等。会议推举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年9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同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一人,委员十至十二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至此,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渐趋完备。

1928年6月,革命军进入北京,国民政府在15日发表全国统一的宣言,12月29日,东北的奉系将领张学良通电南京宣称接受国民政府管辖。蒋介石领导的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获得国际承认为中华民国政府。

北平

然而就在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之后不久,国民党内各军事实力旋又再次爆发武装冲突。1930年中爆发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反对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中原大战,战争其间汪精卫在北平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閰、冯、桂及汪系出席,议决在北平成立「国民政府」,选阎、冯、李、汪等七人为委员,阎锡山为主席,并於9月9日上午9时9分成立。不过张学良随即表示支持蒋介石,并於9月23日进驻北平。北平国民政府一度迁往太原,并在10月提出中华民国约法草案。11月随著阎、冯宣告下野而解散。

广州

1931年,蒋介石在南京汤山软禁胡汉民,同时在南京召开国民会议,通过中华民国约法草案,引起国民党内其他实力派的不满。党内胡派、汪派、桂系、孙科等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议」,彷照孙中山护法战争时的做法,在广州另立政府。广州国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汪精卫为主席。同年爆发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谋求合作,最终粤、宁两派息争,於12月22日在南京再召开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广州政府取消,由林森为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长。蒋介石则宣布下野。粤、宁合一以后,上海随即酝酿一二八事变。以孙科等粤系为首的政府无论财政、军事、外交皆无法指挥,经蒋介石及汪精卫面谈后,孙科於1月24日辞职,蒋介石复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汪精卫任行政院长。此架构一直维持至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重庆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国民政府於1938年迁都重庆,是为重庆国民政府。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又另组一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上海发表和平建国宣言,然美国、法国等国拒绝承认汪精卫政权,直到汪精卫逝世后,代主席陈公博於1945年日本投降后宣布解散南京国民政府。1943年8月,林森在重庆病逝。同年9月,蒋介石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大元帅,并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行政院长。

抗日战争结束后,重庆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并於1946年颁布《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5月20日经国民大会选举出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就任后,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国民政府主席一职也改为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至此走入历史。

㈣ 司法院和司法局有什么区别

法院是我们国家唯一的审判机关,检察院是我们国家唯一的法律监督机关,法院和检察院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司法机关,而司法局是我们国家的行政机关,他们的职责和职权都是不一样的哦。

㈤ 美国司法部的职能有哪些,与我国的检察院类似吗

美国司法部主要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和美国联邦法院构成.

美国最高法院: 一般是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它是美国最高级别的联邦法院。实际上,美国各个州还有地方的最高法院。它们属于美国地方法院,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不相隶属。各州最高法院的组成方法和司法领域互相也不尽相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由9个大法官组成。每个大法官都是由美国总统提名,经过参议院听证后批准委任。9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中,有1位是美国首席大法官。其产生过程与另外8位大法官一样。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像所有美国联邦法官一样,其任期是无限的。除了去世、辞职或者自己要求退休外,他们唯一非自愿的去职是被美国国会罢免。另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减。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唯一由宪法规定的联邦法院。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主要职责是对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各种提交的案件,一般由9位大法官以简单多数票的表决方法来决定。

美国宪法没有直接提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否有司法审查权。但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经通过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指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某个法律违宪而不被采用。

美国联邦法院:是根据美国宪法和美国法律成立的法院。其中美国宪法只指明要成立最高法院,其馀法院由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美国联邦法院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部份,可分为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普通法院分为三级,从下到上分别是:

地方法院
上诉法院(除了联邦区域上诉法院)
最高法院

专门法院有:

破产法庭
税务法庭
国际贸易法庭
联邦区域上诉法院
国会批准任命的联邦法官有:

地方法官 642名
上诉法官 179名
最高法院大法官 9名
共840名联邦法官,均为终身制,以保证司法独立

㈥ 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

行政院
1928年2月3日至7日﹐中国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等议案专。规定国民政府接受中国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指导﹑监督﹐掌理全国政务﹐政府委员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选举﹐政府部门设有内政﹑外交﹑财政﹑交通﹑司法﹑农矿﹑工商等部以及军事委员会﹑最高法院﹑监察院﹑大学院等。会议推举谭延闿为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同年9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宣称全国进入训政时期﹐由国民政府执行训政职责﹐并决定以五院制组成国民政府。同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一人﹐委员十至十二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同时﹐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至此﹐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组织形式渐趋完备。

㈦ 关于台湾的一切

你找个台湾人问问多好。

现在执政的是国民党,另外一个大党是民进党

政治制度是改良过的五权宪政制度

五权指: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弹劾权和考试权。

1.“总统”和“总统府”

“总统”: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统帅海、陆、空三军、公布法律、

发布命令、任免文武官吏、授予荣典、颁布紧急命令、召集“国民大会”等大权。1996年

以前,“总统”的任期为六年,连选得连任一次,由“国民大会”选举产生。1990年李登

辉就任“总统”后,进行了多次“修宪”,“总统”的产生方式、任期、职权都发生了较

大变化。规定自1996年起,“总统”的任期改为四年,连选得连任一次。“总统”由“中

华民国自由地区全体人民”直接选举产生,而非以“委任选举”方式间接选举产生。“总

统”拥有“行政院长”任命权,不再经“立法院”同意;“总统依宪法经国民大会或立法

院同意任命人员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无须行政院院长之副署”。1996年李登

辉当选第一任“民选总统”。

台现行“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中华民国”。其主要权力有



(1)统帅海陆空三军,为海陆空军“大元帅”,握有军令权,并以“参谋总长”为幕

僚长。

(2)行使缔约、宣战媾和以及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等权。

(3)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力。台“宪法”规定:“总统为决定国家安全有关

大政方针,得设国家安全会议及所属国安局,为总统决定国家安全有关大政方针的咨询机

关”。“国家安全会议的决议,作为总统决策的参考,国家安全会议以总统为主席,出席

人员包括副总统、总统府秘书长、参军长,主持会议;行政院长、副院长、国防部长、外

交部长、财政部长、经济部长、陆委会主委,参谋总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国家安全

局局长等人”。

(4)任免文武官吏。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任命“行政院长”,“行政副院长

”、各“部、会”首长及不管“部、会”的“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长”提请“总统”任

命。二是依据“公务员任用法”,非由主管机关迳行任命的较低级官员外,由各主管机呈

报“总统府”,由“总统”任命。三是任命陆海空军将校军官。四是设“总统府”,聘请

“总统府资政”、“国策顾问”等。五是“司法院正副“院长”、“大法官”若干,“考

试院”正副“院长”、“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监察委员”,“监察

院审计长”均由“总统”提名,由“立法院”行使同意权后任命。

(5)覆议核可权。“行政院”对于“立法院”决议之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如

认为有窒碍难行时,得经“总统”之核可,于该决议送达“行政院”10日内,移请“立法

院”复议。

(6)解散“立法院”。“总统”于“立法院”通过“行政院长”之不信任案后10日

内,经咨询“立法院长”后,得宣告解散“立法院”。

从中可见,“总统”不仅统帅海陆空三军,握有军令权,而且享有决定“国家”大

政方针的权力,并通过任免“行政院”正副“院长”等人事任免权,全面掌控作为“宪法

上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院”,成为“最高行政机关与最高行政首长”的领导。

“总统府”:是台湾当局“总统”的办事机构,系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而设。该机

构内设资政若干人,职责是“对于国家大计,向总统提供意见,并备咨询”;设秘书长一

人,职责是“承总统之命,综理总统府一切事务,副秘书长一人辅助之”;设参军长一人

,职责是“承总统之命,办理有关军务事项”,1996年1月撤消了“参军长”一职和参军。

“总统府”的行政机构有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人事处、会计处、机要室、侍卫室。

另设“国策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委员会”、“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国家统一

委员会”、“中央研究院”、“国史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等机构。“总统府”

下辖的“国家安全会议”,本来是居于“五院”之上的一个组织机构,现在实际已成为名

大于实的机构。

2.“行政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行政机关,院长由“总统”

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和

有关部会首长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和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

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

赦案、宣战案、媾和案及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项或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事项;“行政院”

对“立法院”所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重要政策有异议时,须经“总统”的核

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复议,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员”表决维持原决

议,“行政院”长应接受该决议或辞职。

1997年第三届“国民大会”通过的“宪法增修条文”改为“行政院长”由“总统”

任命,不须经“立法院”同意;同时取消了“副署权”;“行政院”对“立法院”通过的

法案不满,可以要求限期复议等。

“行政院”于1948年5月在南京成立。根据1948年7月通过的“行政院”组织法,“

行政院”设有“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司法行政部”、“

农林部”、“工商部”、“交通部”、“社会部”、“水利部”、“教育部”、“粮食部

”、“地政部”、“卫生部”等14个部以及“侨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蒙藏委

员会”等三个委员会。以后又多次进行了调整、变更。

经过多次调整,“行政院”现有“内政部”、“外交部”、“国防部”、“财政部

”、“经济部”、“教育部”、“法务部”、“交通部”等八个部,“侨务委员会”、“

蒙藏委员会”二委员会,各部会首长均为政务委员。另设立“中央银行”、“行政院”主

计处、“人事行政局”、“新闻局”、“卫生署”、“环境保护署”、“海岸巡防署”、

“故宫博物院”、“大陆委员会”、“经济建设委员会”、“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

”、“青年辅导委员会”、“原子能委员会”、“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发展考核委

员会”、“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与“法规委员会”(目前视同“行政院”本部单位,并

未独立在外)、“农业委员会”、“文化建设委员会”、“劳工委员会”、“公平交易委

员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公共工程委员会”、“原住民族委员会”、“体育委

员会”、“客家委员会”、“中央选举委员会”、“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飞航安全

调查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2004年12月23日修正)

“行政院”组织即“行政院”会议,是“行政院”的决策机关,由“行政院”正副

院长、8部2会、及不管部会的7名政务委员组成,院长主持会议,并邀请有关人员列席备询

。其主要职权是提出法案,决定重要政策人事的任免及其他重要事项。“行政院”会议必

须经部长和出席过半数以上政务委员的同意才能形成决议。

“行政院”内部,依“行政院”组织法设秘书长、副秘书长,均列席“行政院”会

议。秘书长承院长之命处理“行政院”事务,并指挥监督所属职员。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

工作。“行政院”内设秘书处、参事单位、诉愿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会计室、人事

室等处理幕僚业务。

3.“立法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组

成,具有决议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

务之权。对于“立法院”的职权,自1990年后经历次“修宪”,作了较大变更。依据“宪

法”增修条文规定,“立法院”职权尚包括:提“宪法”修正案、决议变更领土、提出“

总统”“副总统”弹劾案、对“总统”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长及大法官、“考试院”

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及监察委员行使同意权,并于每年集会时,听

取“总统”的“国情报告”。

“立法院”设院长、副院长各1人,由“立法委员”互选产生。“立法院”每年自行

集会两次。第一次自2月至5月底,第二次自9月至12月底,必要时得延长会期。会议时须有

“立法委员”总额五分之一出席,始得开会,其决议除“宪法”别有规定外,以出席委员

过半数之同意通过。“立法院”会议公开举行,必要时得开秘密会议,“行政院”院长或

各部会首长可申请开秘密会议。“立法院”除每年两次定期会议外,遇有“总统”咨请或

“立法委员”四分之一以上之请求,得开临时会议,“立法院”会议以院长为主席。会间

得邀请政府人员及社会上有关人士到会备询。

“立法院”设立各种委员会,各委员会视事务之繁简配置工作辅助人员,各置主任

秘书一人,简任;专门委员一人,简派;秘书、科长、科员、速记员、书记官或书记各若

干人。

“立法院”置秘书长一人,特派,承院长之命,处理该院事务。

4.“司法院”

“司法院”系台湾当局的“最高司法”机关,主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

判及对公务人员的惩戒审议等事项,并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

“司法院”设大法官会议,院长为主席,行使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命令

之职权。下设秘书处、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第四厅、参事室、会计处、统计处、人

事处、公共关系室以及各种委员会等机构。“司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

”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自2003年后,“司法院”设大法官15人,并以其中一人为院长,一人为副院长,由“

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

“司法院”设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行政法院及公务员

惩戒委员会。

5.“监察院”

根据台湾“宪法”规定,该院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大陆选出

“监察委员”180人,任期6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

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

使其职权”。

从大陆随蒋去台的“监察委员”共104人,后陆续死亡或去职者泰半。1969年“补选”

2人,1972年“增选”15人(内含华侨5人),后于1980年、1986年进行两次“增额监委”

改选。1986年选出“增额监委”32人(其中“侨选监委”10人)。截止1988年1月,共有监

察委员67人。

依据第二届“国大”第一次会议(1992年4月)决定,“监察委员”由选举产生改为由

“总统”提名,经“国大”同意任命,任期6年。1993年“总统”任命第二届“监察委员”

29人;1999年“总统”任命第三届“监察委员”28人。

“监察院”设院长一人、副院长一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

任期6年。院长综理院务,并 任“监察院”会议主席。

“监察院”设“内政”、“外交”、“国防”、“财政”、“经济”、“教育”、

“教育”、“交通”、“司法”、“边政”、“侨政”10个委员会。另设有秘书处、审计

部2个办事机构。秘书长由“行政院”派任;审计部的审计长由“总统”提名,“立法院”

同意后任命。

“监察院”名义上仍为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㈧ 昨天收到了《爸爸去哪儿》的一个钓鱼短信,然后我就按照程序进行了,但是我填完了发现上面显示如果不领取

这种信息是诈骗短信,可以举报他

㈨ 古代的九卿具体负责什么

古代中国,“三公九卿”通常指地位很高的朝廷重臣。三公九卿的官职名称,历朝历代也不尽相同,职责也会有些许

2、郎中令,负责宫殿事务,宫廷宿卫之职。郎中令权力很大,各类谏议官都归郎中令管,诸如谏议大夫、中大夫、议郎等等。还有陪侍皇帝的各类郎官,如侍郎、中郎将等。另外,负责传递奏章的谒者,以及禁卫军也都归郎中令管。

3、卫尉,是把守皇宫诸门的宫城屯兵主官。把门的士兵跟宫廷内部的禁卫军,不属于同一个系统。

4、太仆,负责掌管皇家车马,皇家司机班班长,兼皇家弼马温。

5、廷尉,负责司法的最高长官。廷尉同时还掌管有廷尉狱,专门关押有罪的大臣。

6、典客(汉代曾改名大鸿胪),外交事务长官,主要负责管理诸侯及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朝见,接待郡县来访等事务。

7、宗正,负责掌管皇族亲属、宗室的谱牒登记。皇族、宗室犯法,如果没有交给外廷审理,则由宗正出面审理,以家规处罚。

8、治粟内史(汉代曾改名大司农),掌管谷物、金玉财物等税收,以及储存、支出的长官,相当于国库大总管。另外,还负责京师及各郡的物价管理。

9、少府,掌管皇帝的私人财产,照顾皇帝日常生活的长官。少府负责专供皇室的税收征集,管理皇帝服饰、冠冕、饮食、医药、洗浴、起居等,还管辖宫中文书的呈送。宫内的宦官、宫女、乐人,以及普通太医(非巫医),也都归少府管辖。

㈩ 台湾监察院和司法院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监察院职权

* 收受人民书状 * 调查 * 纠正 * 弹劾 * 纠举 * 巡察 * 监试
* 审计 *受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 * 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案件

依照宪法增修条文第七条第一项规定,监察院为国家最高 监察机关,行使弹劾、纠举及审计权。依宪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监行政院及其有关部会,促其注意改善。又宪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监察院为行使监察权,得向行政院及其各部会,调阅其所发布之命令及各种有关文件。监察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监察院为行使监察职权,得由监察委员持监察证或派员持调查证,赴各机关部队公私团体,调查档案册籍及其他有关文件,各该机关部队或团体主管人员及其他关系人员不得拒绝。依监察法第三条规定,监察委员得分区巡回监察;第四条规定,监察院及监察委员得收受人民书状。依监试法第一条规定,政府举行考试时,除检核外,均由考试院考选机关,分请监察院或监察委员行署 派员监试。又依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规定,监察院并依法受理公职人员财产之申报。

依上所述,监察院具有行使弹劾、纠举及审计权,并得提出纠正案,以及收受人民书状、巡回监察、调查、监试、受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等职权。以上各项职权之行使,始于调查,终于提出纠正案或弹劾、纠举。监察委员行使调查权,除自动调查外,其主要来源即是人民书状。监察院收受人民书状后,由监察院业务处第二组签注意见,送呈值日委员核批。其经核批调查者,由监察院依签定席次,轮派监察委员调查并提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属于纠正案性质者,由各有关委员会处理;属于弹劾案或纠举案性质者,应交付审查,由全体监察委员按序轮流担任审查委员;经审查成立者,移付司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审理,或送交被纠举人员之主管长官 或上级长官处理。

司法院掌理 解释权、 审判权、 惩戒权 及 司法行政权。

[解 释 权]
司法院解释宪法及 统一解释法律命令,由大法官掌理,以会议方式行之,会议主席由司法院院长担任。

[审 判 权]
政党违宪解散案件:由司法院大法官组成宪法法庭审理。

民事、刑事诉讼:
设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掌理,原则采三级三审,例外采三级二审制,以第一、二审为事实审,第三审为法律审。

行政诉讼:
设最高行政法院及高等行政法院掌理,采二级二审,以第一审为事实审,第二审为法律审。

法官为终身职,超出党派,依据法律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干涉。

[惩 戒 权]
公务员惩戒,设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掌理,惩戒案件一经议决,即行确定,但有法定再审议之事由时得声请或移请再审议,以资救济。

[司法行政权]
由司法院院长、副院长,督同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各厅、处长,行使司法行政权,监督所属各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并谋求司法制度之健全、司法业务绩效提升、司法工作条件充实与裁判品质之提高。

热点内容
骂法官咒警察 发布:2025-08-15 21:05:04 浏览:450
什么是交通法规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927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废止决定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285
司法考试2013卷三真题解析 发布:2025-08-15 20:52:32 浏览:670
怎么理解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 发布:2025-08-15 20:37:25 浏览:87
邀请律师法律知识的邀请函 发布:2025-08-15 20:36:46 浏览:798
经济法著名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15 20:36:41 浏览:805
民法典辅导报告会 发布:2025-08-15 20:35:05 浏览:773
潮阳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20:14:30 浏览:988
违法经营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20:09:16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