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吴桥人民法院

吴桥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 2021-02-26 03:06:01

㈠ 吴桥第六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属于刑事犯罪,涉嫌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建议及版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权。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第一百零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㈡ 本人属于吴桥结婚嫁入东光,怎么办户口迁移

以山西省为例,复根据《制山西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
第六十八条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申请投靠迁移:
(一)父母投靠其成年子女的,不受年龄限制;
(二)未婚子女、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
(三)夫妻投靠的,不受婚龄限制。
第六十九条 公民申请投靠迁移,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投靠人和被投靠人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被投靠人的房屋产权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
(三)家庭成员身份及相互关系证明;
(四)夫妻投靠的需提供结婚证,未婚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未婚证明,离异子女投靠父母的需提供离婚证或者法院判决书。
(五)农村地区的投靠迁移需提供乡级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出具的同意接收证明。

因此,可根据以上规定,申请办理夫妻投靠迁移户口。

㈢ 河北省沧州是吴桥人民法院2019(冀0928)民初944号案审判结果

自己去法院看看能不能找到。数字开头记不清了

㈣ 上诉费必须要到指定的银行交吗

在缴纳上诉费必须到指定银行缴纳。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应当向内当事人开具缴容费凭证,当事人持缴费凭证到指定代理银行交费。

根据《诉讼费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诉讼费用的交纳和收取制度应当公示。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按照其财务隶属关系使用国务院财政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全额上缴财政,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人民法院收取诉讼费用应当向当事人开具缴费凭证,当事人持缴费凭证到指定代理银行交费。依法应当向当事人退费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诉讼费用缴库和退费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商最高人民法院另行制定。

(4)吴桥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诉讼费管理办法》第九条根据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不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当事人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二)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诉,第一审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又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决定再审的案件。

㈤ 吴桥县人在外地申请假释材料应该寄道哪里

假释?这就是法院、司法局和监狱的事

㈥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查询已结案什么意思

案件状态显示“已结”是指案件已经了结或被执行人已经全部履行了法定义务,或经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了。

执行案件,结案情况主要有:

1、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先暂停本案的执行,结案方式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待发现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其他可以恢复执行的情形发生,可到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2、法院执行系统并无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可选,暂用“结案”代替。

3、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6)吴桥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节 判决和裁定

第一百五十二条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三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㈦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领导分工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童建明
童建明,男,汉族,1963年6月生,浙江淳安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二级大检察官。
先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处级干部、检察长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厅主任助理,办公厅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办公厅主任、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2013年2月任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史建明
史建明,男,汉族,1957年12月生,武邑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政协河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先后任共青团衡水市委副书记,衡水地委组织部干部,省委统战部主任科员、副处级调研员、办公室副主任、二处副处长、调研员,省委政法委组织干部处调研员、处长,省司法厅政治部主任,沧州市委副书记,省检察院副检察长,2008年12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2015年6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申占群
申占群,男,汉族,1957年8月生,晋州人,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大学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石家庄地委办公室副科长、科长、副处级资料员、副秘书长,石家庄市委副秘书长、市稳定办主任、农村综治办主任,石家庄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辛集市委书记,衡水市检察院检察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雪慧
李雪慧,男,汉族,1965年12月生,浙江富阳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高级编辑。
先后任北京学习杂志社编辑,中国检察报社总编室编辑、副主任,检察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评论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检察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编辑委员会主任,2014年9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朱仲达
朱仲达,男,汉族,1957年1月生,平乡人,1973年12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财贸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育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先后任省劳动人事厅主任科员,省人事厅行政研究室副主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职称处调研员、录考中心主任,省纪委副厅级纪检员、省监察厅副厅级监察专员,2007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何秉群
何秉群,男,汉族,1963年12月生,鹿泉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无党派,河北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法学硕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
先后任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处法律教研室主任,教学处副处长,教学指导中心主任,保定学院副院长,2012年7月任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庆平
周庆平,男,汉族,1956年6月生,晋州人,1973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大学中文专业毕业,大普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副科级书记员、正科级助检员、副处级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批捕处处长、反贪污贿赂局副局长兼综合处处长,唐山市检察院检察长,保定市检察院检察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2013年11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侯建华
侯建华,男,汉族,1963年4月生,正定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法学学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副科级书记员、科长,研究室副主任、侦查监督处处长、检察委员会副厅级专职委员,省检察院党组成员、石家庄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曲波
曲波,男,汉族,1968年2月生,新乐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
先后任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省委政法委政治部组织干部处调研员、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干部处处长,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2015年5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2015年6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唐山市检察院党组书记、副检察长、代检察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李勤
李勤,男,汉族,1963年3月生,井陉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学位。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石家庄市公安局副科长、科长,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正科级秘书、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青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桥县委书记,沧州市检察院检察长,保定市检察院检察长,2013年11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污贿赂局局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贾振之
贾振之,男,汉族,1965年11月生,广宗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学院远程教育法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二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省检察院办公室干部、副科级书记员,控告申诉检察处正科级助理检察员、副处长、处长,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处处长,衡水市检察院检察长,邯郸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渎职侵权局局长。

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高树勇
高树勇,男,汉族,1966年6月生,冀州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管理学博士。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
先后任秦皇岛市中级法院干部,海港区检察院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海港区政府办秘书、综合股副股长、文秘股股长、副主任,海港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检察长,秦皇岛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污贿赂局局长、检察长,唐山市检察院检察长,2015年4月任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参考链接:http://www.he.jcy.gov.cn/jwgk/bygk/201408/t20140821_1449382.shtml

㈧ 如何加强对民行抗诉案件原判决执行环节的监督

民行检察部门对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原审判决执行环节的监督是民行审判监督工作的一个方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法院必须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原判决、裁定必须中止执行。但是,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中,却出现了检察机关抗诉,原审法院仍继续执行原审判决、裁定,或上级法院已经裁定中止执行,但原审法院托故仍继续执行等问题,致使已不具备强制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仍被执行,不但破坏了法律的严肃性,影响了检、法部门的公信力,而且也给案件的再审造成了一定的干扰。 一、检察机关的抗诉应当影响法院对民事案件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在司法实践中,对抗诉是否影响原判决、裁定执行这一问题,一些地方的法院把检察机关的抗诉与当事人的申诉等同起来认识,以“申诉不影响执行”为由,拒绝检察机关的监督,认为检察机关的抗诉案件,不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澄清这一问题十分必要。 法院的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首先,等同看待,无法可依。《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该条即是“申诉不影响执行”的法律依据。但是《民事诉讼法》没有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设置“抗诉不影响执行”的法律规定。可见,法院的认识没有法律依据。其次,二者在法律规定上有明显区别。《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由下一级人民法院再审。”可见,申诉再审与抗诉再审主要有两点区别:一是申诉引起的再审存在法院驳回申诉的情况,抗诉引起的再审则无此事宜。因此,法院对抗诉案件的再审是必然的,原判决、裁定必然中止执行;二是法院裁定再审的时日不同,一是三个月,一是三十天,后者是能较快影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效力的。从而可见,检察机关的抗诉应该影响案件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原判决、裁定应当是自抗诉之日起即失去执行的法律效力。 建议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修改为:“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在收到抗诉书之日起,如该案件正在执行中,应自动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并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自决定再审之日起应作出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裁定由院长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公章。”以案件性质区别对待,体现“人民检察院抗诉即能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效力”的法律权利。 二、对已抗诉民事案件原判决的执行监督应重点把握的内容 对已抗诉案件的原判决、裁定的执行进行的监督工作,实际是一种程序的监督,但由于执行了案件的实体权利,也可以认为是对实体执行工作的监督。如吴桥县检察院监督的一起案件:该县某演出团体负责人宁某与另一演出团体发生合同纠纷。宁某因不服法院判决,向检察院申诉。抗诉后,沧州市中级法院裁定:“本案指令吴桥县法院再审,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执行。”但是该县法院没有执行中级法院裁定,仍强制执行原判决,从宁某的工资账户划扣工资发还给执行申请人。对此,吴桥县检察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要求法院执行中院裁定,返还已执行财产,并查明原因及责任。从而维护了申诉人的合法权益。 在该案中,法院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因抵触情绪,原审法院在得知检察机关抗诉后,故意紧锣密鼓地执行原判决,以获取相关材料支持原判决中的错误。二是因顾及颜面或其他不可告人的原因,原审法院故意在再审开庭前继续强制执行原判决,以执行完毕的即成事实给申诉人制造压力,企图规避抗诉案件的改判。三是在执行中,故意混淆上级法院在再审裁定中关于中止执行的指令与执行部门在执行程序中对当事人发出的中止执行裁定的法律效力,拒不执行上级法院的指令,或以执行部门没收到、当事人是否收到裁定为理由,歪曲执行上级院的裁定,导致违法执行的发生。 上述问题应是检察机关对抗诉案件原判决执行环节检察监督的重点:一是以执行依据为视角,把各类法律文书的效力作为关注的要点,以文书的生效期日为依据,看该文书是否被新的法律文书中止或撤销;二是以执行行为为视角,主要是把执行行为作为监督要点,看这种执行行为是否遵照执行了上级院或本院的裁定,任何在执行中止裁定作出或撤销裁定作出后的执行行为都是违法的,都应予以监督,已执行的案件标的应悉数返还被执行人;三是以监督对象为视角,主要是把执行人员及案件的原审法官作为监督对象,对其违法执行要进行综合分析,看是否是单纯违反办案纪律的行为,是否与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贪污受贿等行为有联系,以决定使用不同的监督措施,维护司法公正。 三、对已抗诉民事案件原判决执行的监督程序应进一步探索完善 目前,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有“检察院对执行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规定,对这一解释,有些地方法院延伸理解成了法院不接受检察院对执行工作的监督的法律依据。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监督包括对执行工作的监督,但有明确的程序规定。近年来,许多地方法院已就如何接受执行监督问题与检察机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检、法工作的顺畅衔接,维护了司法公正。随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的不断加强,对民事执行监督的开展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完善民事执行监督的法律程序,使其纳入正规。 就当前的法律现状,开展好这项监督工作,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检、法两院协商沟通程序。检察院与法院应该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商情地方人大法制部门就民事执行工作如何开展法律监督问题进行协商,就具体应该监督的方面进行沟通,双方制定科学可行的操作办法,作为监督程序遵照执行,避免法律冲突。如,检、法两院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化解抵触情绪。对已进入执行程序的判决裁定,根据抗诉程序的进展,就建议法院中止原判决的执行设立受理办法,法院则要接受并认真对待检察建议,适时中止判决的执行。二是纠正违法程序。在民事判决、裁定执行过程中,检察机关认为法院仅存在程序性的不当执行时,通过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要求人民法院采取措施自行进行纠正。法院对检察院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应在收到后采取积极地对应措施,及时把纠正、采纳的结果书面反馈给检察机关。三是案件查办程序。检察机关认为法院执行官在办理民事执行案件过程中有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及裁定失职、滥用职权等违法情形的,应及时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作行政追究。如果构成犯罪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由渎检部门立案查处,以遏制民事案件执行环节的职务犯罪,保障民事执行活动的正确运行。 (作者单位: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检察院)

㈨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立案要几天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立案需要6个月。

1、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第五条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延长的,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备案。

委托执行的案件,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办理完委托执行手续,受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委托函件后三十日内执行完毕。未执行完毕,应当在期限届满后十五日内将执行情况函告委托人民法院。

2、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9)吴桥人民法院扩展阅读

申请强制执行的必备材料

1、执行申请书。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

2、生效法律文书原件;

3、执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当提交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人不能亲自到法院申请执行,需委托代理人代为其申请执行的,应出具授权委托书;

5、法律文书的生效证明。属本院判决、调解、裁定的,应由经办法官或书记员签字证明已经生效;

6、提供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

参考资料来源:吴桥法院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

网络-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热点内容
骂法官咒警察 发布:2025-08-15 21:05:04 浏览:450
什么是交通法规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927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废止决定 发布:2025-08-15 20:52:35 浏览:285
司法考试2013卷三真题解析 发布:2025-08-15 20:52:32 浏览:670
怎么理解合同法解释二第29条 发布:2025-08-15 20:37:25 浏览:87
邀请律师法律知识的邀请函 发布:2025-08-15 20:36:46 浏览:798
经济法著名案例分析 发布:2025-08-15 20:36:41 浏览:805
民法典辅导报告会 发布:2025-08-15 20:35:05 浏览:773
潮阳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20:14:30 浏览:988
违法经营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20:09:16 浏览: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