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刘永刚
1. 交通事故谅解书。
2. 中原区国土资源局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区西部,是郑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所在地,素有“郑州西大门”之称;辖区总面积97.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
魏瑞民 党组书记、局长
蒋全奇 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文成 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宇静 党组成员、副局长
韩卫强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胡新保 党组成员、副局长
胡立红 党组成员、副局长
魏瑞民简介:1964年4月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81年7月~1982年3月,空军第一预备学校学员;1982年3月~1984年7月,空军第十二飞行学院学员;1984年7月~1986年8月,空军98团副连职飞行员;1986年8月~1987年10月,空军130团正连职飞行员;1987年10月~1989年6月,空军97团副营职飞行员;1989年6月~1993年6月,空军97团飞行中队长;1993年6月~1995年6月,空军97团正营职中队长;1995年6月~1998年3月,空军97团副团职副大队长;1998年3月~2001年6月,空军97团副团职副参谋长;2001年6月~2002年1月,空军97团正团职副参谋长;2002年1月~2003年10月,空军33师副参谋长;2003年10月~2007年11月,任中原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2007年11月~2009年9月任中原区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2009年9月至今任中原区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机构设置】中原区国土资源局是主管全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区政府职能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1987年7月,成立中原区土地管理办公室,属区政府管理土地的职能部门,编制10人;乡内设土地管理所,村设兼职土地管理员,实行区、乡、村三级土地管理体系。1989年4月,区土地办公室更名为区土地管理局,局内设1室3科,即办公室、地政地籍科、建设征地科、监察科。2002年1月,区土地管理局更名为区国土资源局。现内设办公室、人劳计财科、建设用地科、地政地籍科、政策法规科、监察科、规划测绘科、地矿耕保科、信访科9个科室;辖中原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须水国土资源所。
【土地资源概况】全区土地总面积146859.5亩,其中农用地42038.0亩(其中耕地30236.0亩),建设用地99063.6亩,未利用地5757.9亩。
【基本农田保护】严守基本农田“红线”,建立健全了区、乡、村、组四级保护网络,加大定期分级巡查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全区现有区级基本农田公示栏1座,乡级基本农田公示栏2座,村级公示栏10座,地块级保护牌196块,确保了全区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目标任务内。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根据上级规划修编的工作安排,将新一轮规划修编主要控制指标落实到位,经全市规划修编专家评审组多次论证,2010年5月,中原区须水镇、航海西路街道两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郑州市政府批准实施。
【服务重点工程】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跨越式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贴身全程服务。郑州纺织产业园内的光大纺织印染厂、泰阳纺织器材厂、省第一纺织器材厂等项目用地已完成“招拍挂”,在完善相关费用后进行登记发证;纺织产业园项目用地正在修订规划设计条件,完善后进行土地挂牌;朱屯村“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积极协调国有农用地转用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
【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特别是“第二次土地调查决战年”开展以来,各项工作在全市统一部署下扎实有序推进。中原区按照上级要求紧锣密鼓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收尾和成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尽快完成全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为中原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翔实数据。
【地质灾害防治】根据汛期特点,结合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及早行动,组织专人对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详细排查,确定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须水镇3处,航西办事处1处)。同时,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和救灾应急预案,并发放了防灾明白卡和防灾避险卡50余份,维护和加固了4处防灾警示牌,落实防灾责任制及检测责任人,并建立完善了四级救灾工作机制和网络,充分做好了各项防范工作。2010年全区未发生地质灾害事故。
【登记发证工作】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城镇住房登记发证工作,共发证3136户,其中新登记发证1635户,办理过户1501户,并针对老弱病残人员实行送证上门5次,办理宅基地登记发证59宗。
【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和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基层所规范化建设活动的要求,中原区国土资源局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从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硬件设施、强化软件建设、建立培训机制和加强全面监督等方面入手,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所建设,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规范、名称标识统一、办公设施完善、人员编制落实、经费保障到位、管理制度配套、工作纪律严明、综合素质优良、基层群众满意”的标准。积极抓好基层国土资源协管员队伍建设,对全区31名国土资源协管员进行专项培训教育,特别是在进一步明确了其在加强土地执法巡查、协助做好基层国土资源信访稳定和宅基地审批等方面职责后,整体作用发挥明显增强。
【执法监察】2010年,毫不松懈地加强对违法用地查处力度,共处理各类土地违法案件89宗,已全部立案,其中已下达行政处罚决定的89宗,涉及土地面积551.41亩。同时,加强移送、移交力度,向中原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十批次,共184宗;向郑州市财政局公物仓申请移送罚没建筑物14宗,向中原区财政局申请移送罚没建筑物23宗;对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符合移送条件的进行了移送,向公安部门刑事移送4人;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已向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申请鉴定土地破坏程度的案件共14宗。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2010年向区政府、区政法委、区纪委、区检察院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及发函共69件,上下联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10年新占地与往年相比违法占地的宗数和面积分别下降了90%和92%。
【卫片执法检查】全面开展全区第十次(2009年)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经核查:第十次(2009年)国家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在我区共拍摄到24块变化图斑,涉及土地面积212.7亩,涉及宗地24宗。其中,合法用地图斑10块,宗地数10宗,面积51.4亩,宅基地群9块(84户),涉及石武铁路搬迁的7块(72户);实地伪变化14块,宗地数14宗,面积161.3亩,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比例为0。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高质量地完成这次土地卫片执法的各项工作任务。
【信访工作】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对重大不稳定因素,实行领导包案。同时,提高信访工作接待质量,严把结案质量关,明确到人,直至问题解决。2010年共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85起170余人次,信访总量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29%和22%。今年共立案38起,目前已结案33起,其余案件正在调查处理,按期结案率达90%以上。其中,全国人大转办2起,国土部转办7起,国家信访局转办1起,市国土局转办3起,区信访局转办17起,自立案8起,办理的信访案件申请复查的有3起。另外,共接待并解答来局对相关业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咨询100余人次。
(刘永刚)
3. 急求15个法律案例!!!
1.案例分析题(10分)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个供货合同,约定由乙公司在一个月内向甲公司提供一级精铝锭100吨,价值130万元,双方约定如果乙公司不能按期供货的,每逾期一天须向甲公司支付货款价值0.1%的违约金。由于组织货源的原因,乙公司在两个月后才给甲公司交付了100吨精铝锭,甲公司验货时发现不是一级精铝锭,而是二级精铝锭,就以对方违约为由拒绝付款,要求乙公司支付一个月的违约金39000元,并且要求乙公司重新提供100吨一级精铝锭。但是乙公司称逾期供货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所然,不应该支付违约金,而且所提供的精铝锭是经过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甲公司不应当小题大做,现在精铝锭供应比较紧张,根本不可能重新提供精铝锭。甲公司坚持以公司应当支付违约金和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履行合同。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甲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和重新履行合同。乙公司在答辩状中称,逾期供货不是自己的本意,也不是自己所能控制得了的,不应当支付违约金,即使支付违约金,也不应当支付39000元之多,这个请求不公平。
试分析:
(1)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乙公司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交付货物是客观原因还是市场原因?
(3)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支付违约金和重新提供一级品标准的说法有无依据?
(4)乙公司主张不能按时供应货物有无依据?
(5)乙公司主张违约金的数额太高了,自己不应当承担这么多的违约金的说法有无依据?
2.案情:张某在一风景区旅游,爬到山顶后,见一女子孤身站在山顶悬崖边上,目光异样,即心生疑惑。该女子见有人来,便向悬崖下跳去,张某情急中拉住女子衣服,将女子救上来。张某救人过程中,随身携带的价值2000元的照相机被碰坏,手臂被擦伤;女子的头也被碰伤,衣服被撕破。张某将女子送到山下医院,为其支付各种费用500元,并为包扎自己的伤口用去20元。当晚,张某住在医院招待所,但已身无分文,只好向服务员借了100元,用以支付食宿费。次日,轻生女子的家人赶到医院,向张某表示感谢。
问题:
1.张某与轻生女子之间存在何种民事法律关系?
2.张某的照相机被损坏以及治疗自己伤口的费用女子应否偿付?为什么?
3.张某为女子支付的医疗费等费用能否请求女子偿付?为什么?
4.张某向服务员借的100元,应当由谁偿付?为什么?
5.张某能否请求女子给付一定的报酬?为什么?
6.张某应否赔偿女子衣服损失?为什么?
3.1、 某企业向《中华商标》编辑部写信咨询,内容如下:
编辑同志:
我们是湖北省襄樊市某县的一家今年刚成立的生产雪糕的乡镇企业,准备申请一个注册商标。我们开始打算在冰块、雪糕、冰淇淋等商品上申请注册“武汉”商标。但当我们委托一家商标事务所代理申请注册时,该事务所称“武汉”商标不符合商标法的规定,不能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于是,我们又研究决定,把“武汉”改为“冰凉”进行申请注册,但该事务所还说不行。请问:我们企业为什么不能把“武汉”、“冰凉”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某乡镇企业
2004年12月16日
(1)如果你是编辑,你应当如何回答该企业提出的问题?(3分)
(2)如果该企业未注册而使用“武汉”商标和“冰凉”商标,该行为是否合法(3分)
4、著名作家刘某于1971年8月6日被迫害致死,临终前将其一件作品手稿送给好友王某。该手稿扉页上写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王某依遗嘱密藏之。1995年王某病故,其继承人王子获得该手稿。1998年,王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孙某,供其研究刘某生平时参考。王子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孙某应允。但孙某于1999年在未征得任何人同意的情况下,将手稿做出部分改动并署上自己的名字予以出版。随后,作家刘某的继承人刘子知道该情况,将孙某告到法院,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 刘某在手稿扉页上题字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何种性质的行为(1分)
(2) 分析本案中该手稿的著作权归属及其保护期(4分)
(3) 分析孙某的行为侵犯了何人的何种著作权(4分)
5. 张某和齐某各出资10000元合伙经营木材加工厂,后因经营不善,拖欠债务30000元。张某为逃避债务而出走,下落不明。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齐某偿还全部债务,而齐某只愿承担15000元。此案应如何处理?
6. 黄某(1968年7月14日生)于2001年7、8月间,以小恩小惠相利诱,与其小保姆刘某(女,1987年10月31日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教唆刘某行窃。刘某听从黄某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2002年2月19日再次行窃时被抓获。黄某、刘某二人的行为如何处理?
7. 受市工商局委托组成的质量监督执法小组在例行的检查中,发现甲厂发生的电器严重不符合标准,足以造成人身伤害,该小组便以工商局的名义对该厂罚款2万元,并责令其停产停业,在处罚过程中,甲厂提出要求举行听证,遭到拒绝。甲厂不服行政处罚,遂以质量监督执法小组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问:
(1) 法院能否受理此案?为什么?
(2) 法院如何处理本案?
8.甲、乙、丙三人系同厂工人,2003年3月5日,甲招集乙和丙密谋,欲盗窃本厂财务室。在甲的策划下,三人分头进行犯罪预备。乙负责找到工厂出纳员丁骗取其财务室钥匙,并偷配了一把,配好后,乙将钥匙交给了甲。同时,甲和丙也做好了其他盗窃准备,三人相约于3月20日晚12点在厂门口会合后,共同行窃。但是,乙思前想后,认为犯罪没有好下场,就没有如约前往。当晚,甲和丙没有等到乙,就由丙放风,甲用早己配好的钥匙顺利打开财务室,并窃得现金20000元。事后,甲分得10000元,丙分得7000元,二人还给乙送去3000元,乙未拒绝。数月后,适逢严打,
乙迫于公安机关的强大宣传攻势,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待了全部罪行,案件告破。经查,1999年2月甲还曾参与走私汽车犯罪。
问:(1)甲、乙、丙三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为什么?
(2)乙的行为属于何种故意犯罪形态,为什么?
(3) 对甲、乙、丙三人量刑时应具体考虑哪些量刑情节?
9.2002年元月1日,甲因外出打工,将自己的一头耕牛和一台电视机交邻居乙保管,2月1日,乙写信给甲,希望以1500元的价格购买甲的耕牛,并在三个月内付清牛的价款。2月15日,甲回信给乙表示同意。2月20日,乙收到甲的回信。2月25日,牛意外跌下山崖而死。在此期间,乙因治病急需用钱,以甲托其保管的电视机质押给丙,向丙借款800元,但丙不知此电视机非乙所有。
问:(1)甲、乙间的耕牛买卖合同何时生效?
(2)耕牛所有权何时转移给乙?为什么?
(3)耕牛意外灭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4) 设乙逾期未偿还债务,丙是否有权变卖电视机实现其债权?为什么?
(5) 甲失去电视机的损失应由谁承担?为什么?
10. 2005年2月,甲因外出务工,将自己的一台彩色电视机交邻居乙保管.邻人丙得知此情形后遂起购买之意,但又不愿意多出钱,于是丙与乙商量对甲谎称:”该彩电显象管出问题”,甲信以为真,结果丙以500元的低价从乙处购得该彩电.后彩电被小偷丁偷去又卖给了戊,戊对次为赃物并不知情.戊不幸猝死,其妻子已和子庚为争继承该彩电相持不下,遂请丙调解.丙人出该彩电正是自己不久前丢失的,当即提出返还彩电的请求.
问(1)乙丙间的买卖是否有效?为什么?(3分)
(2)丁与戊间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4分)
(3)该彩电应归谁所有?为什么?(3分)
11. 2001年8月28日,江苏某钢管厂与郑州甲公司在郑州签定买卖合同一份,约定钢管厂向甲公司供应钢管一批,负责送货至郑州:甲公司应付货款200万元,手货一个月内付清.郑州乙公司为甲公司的保证人,承诺”如果甲公司不能按期支付货款,则由乙公司代为偿还.保证期限至货款本息换清为止.”2001年10月30日,钢管厂运货至郑州甲公司验收无异议.而此后甲公司却迟迟不按合同支付货款.2003年4月起,钢管称开始向甲乙催讨.9月15日钢管厂想江苏省某市法院递交诉状,要求甲,乙承担违约责任,履行还款义务.
问(1)江苏省某市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2分)
(2)钢管厂欲申请财产保全,应具有哪些条件?(2分)
(3)甲公司应如何承担责任(1分)
(4)乙公司应否承担还款责任?为什么?
12. 甲,15周岁.乙,17周岁.丙,19周岁.三人伙同到王某家行窃,甲在大门口负责打探,乙,丙进屋行窃.乙,丙进屋寻财务时,发现了熟睡中的王女(13周岁);遂起了歹意,将王女奸淫.这时,王某返回,三人见状夺路而逃走,王某紧追不舍得.在追逃中,甲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刺成重上.后来三人被公安部机关抓获,并交代了整个犯罪经过.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并作出了判决.甲的辩护律师律师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判决维持原判.
问(1)分析甲,乙丙的行为性质,并简要说明理由.(9分)
(2)分析案件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程序性错误.(3分)
13.甲,15周岁.乙,17周岁.丙,19周岁.三人伙同到王某家行窃,甲在大门口负责打探,乙,丙进屋行窃.乙,丙进屋寻财务时,发现了熟睡中的王女(13周岁);遂起了歹意,将王女奸淫.这时,王某返回,三人见状夺路而逃走,王某紧追不舍得.在追逃中,甲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刺成重上.后来三人被公安部机关抓获,并交代了整个犯罪经过.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并作出了判决.甲的辩护律师律师丁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裁定维持原判.
问(1)分析甲,乙丙的行为性质,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2)分析案件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程序性错误.(4分)
14.田某和文某是邻居,平时为一些小事常有口角。一天,田家母鸡在树丛中下蛋后,咯咯地叫起来。此时,田某正在家中炒菜。过一会儿去却不见鸡蛋了,周围又无人,只有文家十岁小孩在其门前玩纸片。田某疑是此小孩取走了鸡蛋,就问小孩,小孩瞪了田某一眼说:“我不知道。”田某顺手给小孩一巴掌,并骂小孩是小偷。恰好,小孩之父文某回家碰上此情景,二人立即吵骂起来,后经邻居劝住了。傍晚,田某又在门口指桑骂槐,见文某不出来对骂,认为文某怕了,于是,田某就前去一脚踹开文家大门,冲进去对着文某就是一拳,文某又急又气,顺手把桌上的剪刀抓起来向田某刺去。两人扭打一阵,被邻居拉开了。田某身上被剪刀刺伤数处,住院治疗几天,花去医疗费及住院费等五百余元。田某诉于法院,请求文某赔偿。此案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15.某日上午,被告张三、李四、王某三人去同学家玩,回家途中,行至学校办公楼后河边,见对面有一些同学在池塘中游泳,这时张某建议用石子砸他们,于是三人纷纷行动,突然池塘中一学生原告刘某见石子砸来,欲取鞋避让,不料被击中左眼,后经医院诊断为左眼球破裂伤,住院30天,花去医疗费1909.52元,交通费288元,住宿费430元。为此,原告要求被告赔偿,但三被告监护人均以不是自己子女打伤为由,拒绝赔偿。问:如何认定本案侵权行为?
16、某街是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有该县最大的摊位市场,市场内有许多个体饭馆、酒家。魏某是管理这一市场的县工商局办事员,常到个体户那里白吃白拿。一日,魏某带两个明友在其管理区域开张不久的一家饭店吃饭。饭后,酒家服务员将账单送到某面前请其付款,魏某碍于朋友在身边不好发火,就付了钱。他因此对该酒家怀恨在心。事隔一日,魏某公务在身来到酒家,让经理拿账看。魏某拿过账本,胡乱翻了几下,便顺手丢进炉子,称该酒家账目不清、违法经营,随之取走营业执照和要炊具。酒店为此提起诉讼。
问:魏某的行为是否已构成职务侵权行为,本案该如何处理?
17、某施工队为某公司铺设气管道,在马路上挖了一条宽l米.深1.5米的沟,因当日没有完工,施工队便在沟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警示红灯,但当晚2l时,某公司所在地区突然发生停电事故。此时,某甲正巧下夜班骑自行车回家经过此地,某甲连人带车一同摔到沟里,造成伤害。
问:某甲的损害应由谁赔偿?
18.原告刘丽萍(7岁)与被告刘永刚(9岁)同在幸福八村学校学习。原告系学前班学生,被告系二年级学生,并担任班长。 1990年4月23日下午,学前班临时代课教师有事请假,校方将学前班交给二年级教师代课。第二节课末,二年级教师给学前班布置完毕后下课,去学校院内厕所。此时原告为反映有同学不听话,到二年级教室去找老师,因老师不在,二年级学生正在上自习课,被告就出面让原告出去。原告不走,被告就撵,原告出去后将教室门关上并扣上门鼻。被告将门拉开,见原告已向自己教室走去,随手在地上拾起一土块向原告抛去,正巧击中原告右眼。校方即带原告到附近镇医院治疗,镇医院建议到市医院治疗。经多家医院治疗,原告的眼伤也没有治愈。最后医院的结论为:“眼球已萎缩,眼内炎症已控制”。原告在要求被告赔偿问题上,与被告意见不一,原告遂起诉至法院。问:本案如何处理
19.一日,甲在赶着四头牛回家的途中,一汽车路过时将牛惊散。当日,甲仅找回其中的两头牛,另两头牛走失。次日,乙发现这两头牛无人看管,遂牵回家中饲养,等待失主认领。在饲养期间,一头牛生病,乙花去治疗费80元。后甲得知自己的两头牛被乙拾得并喂养,前去乙家索要,乙要求支付自己花去的草料费与劳务费200元,治疗费80元,共计280元。甲乙未达成协议,甲遂起诉至法院。请问:甲应否支付乙280元?乙应否将牛还给甲?为什么?
20.1983年秋天,沿海地区某村单身户渔民齐某和他人一道出海远洋捕捞。一天,气象台突然预报,强台风即将登陆,希望大家做好准备。齐某的邻居徐大山做好自家房屋防风工作后,见齐某的房子年久失修,便主动带着儿媳等人,自己出工出料为齐某加固了房子。台风过后,齐某的房子安然无恙。十天后,齐某出海归来,原以为自己的房子会倒塌,不料,经徐大山等人加固竞完好无损。齐某特意登门感谢。但大山说:“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我们是邻居,账要算清。我帮你加固房子,工钱不说,用料款200元,请付清(备有用料清单及折价说明)。”齐某觉得徐大山要价高,且自己又没有请他加固,他自己愿意干,所以钱可给也可不给。为此,双方发生争执。
试问:(1)徐大山为齐某加固房子的行为是何种性质的行?为什么?
(2)徐大山是否有权要求齐某偿付加固房子而支付的料?齐某有无支付的义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