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的看法
① 人们为什么对,法官和法律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看法
因为接触过法官,了解诉讼的人无论是律师还是当事人,都会遇到听到法官的种种不好的行为。
以我的亲身经历为例:大学在律所实习时,律师们都说贪赃不枉法的律师就是好律师。
一个在省高院实习的男同学说,一个法官跟他聊起来说自己拿着这么大的权利工资还不如一个市区的统计法官拿工资多,叫他怎么能不腐败(法官工资跟地区经济水平有关)。
还有一个区法院法官就是收了一方当事人的好处,一个本来很好判的案子,硬给拖四五年都不判。
中国现在的法官素质还是不高,许多都是以前当兵转业的军人,根红苗正跟着党走,至于业务水平根本谈不上,虽然最近几年才要求新进入法院的人员要通过司法考试才能当审判员,但是老的法官毕竟还是主导。
当事人去律所不会问律师打赢多少官司,业务怎么样,只会先问律师和某某法官关系怎么样,实际上现在打官司就是打关系。
真正以法律为饭碗的人才不会相信有真正的法律,法律就是人制造为人服务的,至于怎么服务,它也可以为当事人服务,也可以为律师服务,也可以为法官服务,怎么有好处怎么来呗,反正法官有的是办法玩法律。法官虽然有社会地位,但是跟一般公务员一样,没多少钱可以赚,法律不也是为自己创收的工具么。法官也是人,也想过好日子,开好车住好房子,有地位,有权力,有工具,为什么不为自己创收。
经常能听一个法院的同学说,去法院的律师都有车,而且这么说的法官也不只一个,这是他们普遍的认识。让他们拿着权力过的感觉还不如他们看不上的律师好,他们心里能平衡么。
所以,要一个法官不收钱,不得好处,为当事人无条件的快速公正办案多数情况下是不太现实的,除非某种情况下该法官良心发现,心情不错,并且案子判以后也不会引起什么争议,那他们会好好办一下,当然这就要看当事人的运气了。
总之,现在的真正意义的人民法官应该不多见吧。
② 谈谈你对人民法院的认识和了解。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执行机关,根据宪法、基本法律以及法律法规来具体实施的地方。
③ 大家谈谈对法院有什么看法 希望之类的吧
能有什么看法,秉公办理呗!
④ 法院地法的理解
法院地法是指: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过版去它多用于解决权涉外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现在则一些实体问题也适用法院地法。
法院地法的简解释就是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国家或地区所应用的法律。法院地国家或地区: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的国家
⑤ 为什么普通人对法院判案有那么深的误解呢
的确,普通人对于法院判案,有很多看法。个人看法,产生这些看法的原因很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第一、普通群众对于法律缺乏了解和认识。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不少人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法官精通法律,那么依法律判决就行了,非要当事人花很多钱请律师,这不多此一举?实际上,不管法官的水平多高,其实他就是居中裁判,原告提出什么主张,被告怎么反驳,主要看双方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原告不提出的主张,法官不能给他添加,被告不抗辩的问题,法官不能随意否定。
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问题是,我有理,法院为什么不判我赢?实际上有理未必赢官司,有的是诉讼时效过了,有的是证据存在问题,有的是不及时应诉,出现这样的问题并不是法院和法官的问题。
第二,确实有个别法官不模范遵守法律。
近几年媒体披露了许多法官不模范遵守法律,甚至违法乱纪的案例,从最高法的某大法官,到省高院的某副院长,一直到基层法官,尽管多数法官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否认个别法官的确是吃了原告吃被告。甚至有的法官为了糊弄当事人,能一个案子出两份互相矛盾的判决,原告拿到的判决是胜诉了,被告拿到的判决也是胜诉了。还有的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赢了,然后在出一个裁定成了被告赢了。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个别法院、个别法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例如原告胜诉后退诉讼费的问题,法律早就明确规定,后来各省高院出台文件规范这个问题,直至现在,有很多法院原告胜诉了竟然不能退回多交的诉讼费,而不退的理由也五花八门,例如有的说,等被告交上来就退,有的说没见过文件等等。
第三、“法律白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法院的公信力。去年底法院系统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1600多万,后来将一人多案、一人多次等情形予以合并,尚有六百多万,实际上真正的老赖,比这个数字还要多数倍。花费巨大精力,讨回的仅仅是一张法律白条,就不能不令很多当事人对法官、对法院产生看法。尽管老赖成风,但是法院系统对外公布的执结率是几乎百分之百,真的基本解决了执行难问题?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⑥ 请问,我们对法院的判决书有看法去找那个部门
既然对判决书有看法,那肯定是把判决书从头到尾看完了的,难道没看见最后面写的如果不服判决可以在收到判决书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吗
⑦ 用两个以上对法院的看法
1 .法院是维护公正的神圣殿堂。
2。法院是人类自私情感的决斗场。
⑧ 谈谈你对法院有什么认识
累累累累;
内部人员分的三六九等,差距很大;
不懂法的人回太多,答基本法律知识有的人都很少很少;
德道不具有强制约束力,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
调解不一定吃亏,因为胜诉了不一定能及时拿到钱;
请律师不要怕花钱,大多数律师都是划水的;
生活工作中一定要知法懂法用法,不然有一天吃亏的就是自己了;
很多人总觉得自己必须胜诉,但是提供的证据一塌糊涂,事实依据也是一塌糊涂,说话也没逻辑,还总觉得自己无敌,往往败诉败的妈都不认识;
民事纠纷态度很重要,法官自由裁量权较大,一般撒谎法官是知道的,不过不理你而已。
⑨ 谁去法院听过庭审,并说说对其的看法,3000字
法院庭审分为民事案件庭审和刑事案件庭审,而这有较大的区别
民事案件内庭审主要是双方当事人容及其辩护人举证质证辩论,这里的证据全部都由当事人提供,一般较为激烈,法院则站在中立角度听取各方的观点和审查证据是否充分,一般情况下,法官会对当事人进行先行的调解
刑事案件的庭审主要是由公诉人和辩护人或者被告人进行证据的质证和辩护,案件的证据通常是由公安机关收集,检察机关出示,这时候的公权力占据主导地位,程序比较规范,辩护人及当事人所起作用较小
整体来说,无论是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司法权在诉讼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比较大,法官的经验、水平、和厉害的权衡都会影响到裁判的结果,实践中的庭审和一般影视剧中的法庭辩论差别较大,比较平淡枯燥,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大陆法系国家,不同于英美法系所采用的陪审团等制度,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比较重视公权利的特殊司法现状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