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老赖法院曝光

老赖法院曝光

发布时间: 2021-02-28 21:26:50

法院曝光“老赖”发的是不是“垃圾短信”

公民复依法享有隐私权制及名誉权,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对于这些权利的保护又进行了相关限制。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各级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如果“老赖”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其隐私权与名誉权就应该受到一定限制。法院公开曝光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带有一定的羞辱性质,可能会侵犯其隐私,减损其名誉。因此向社会公开此类信息时,应该加以规范,并以适当方式公布,尽可能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因此对于“老赖”等人信息的曝光是合法的,只不过曝光方式、曝光程度应适当,毕竟“老赖”也享有公民基本权利。

❷ 法院曝光的老赖能买火车票和汽车票吗

能买火车票和汽车票。

只有规定的高消费行为,被执行人是不允许消费的,如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等等。

根据《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四)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因私消费以个人财产实施前款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审查属实的,应予准许。

(2)老赖法院曝光扩展阅读:

《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第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❸ 同一个人在同一法院被两次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合理吗

合理。应该涉及两个案件,欠贷不还,借他人的钱不还,欠工程款或工人工资不还,都会曝光。

❹ 是不是只有起诉后才可以在老赖网上曝光谢谢

是的,国内欠人钱财却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俗称“老赖”)广泛回存在,这已经成为答了当今经济社会的一种痼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有效治理“老赖”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12年7月、11月和2013年1月三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公开等情况进行通报,建立了网上的“老赖”黑名单系统。社会各界人士点击“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输入姓名就可以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❺ 法院将老赖列入黑名单需要多久

这个在法律上是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的。

法院将失信人纳入黑名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由申请人递交申请及相关材料,由法院审查,符合规定则会将其纳入黑名单。二是若没有申请人,法院也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

(5)老赖法院曝光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是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得依据本规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提供了充分有效担保的;
(二)已被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的财产足以清偿生效法律文书确定债务的;
(三)被执行人履行顺序在后,对其依法不应强制执行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形。

❻ 失信被执行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曝光的条件及流程

程序和规则在法释(〔2013〕17号)有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法释〔2013〕17号)
为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第二条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作出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第三条 被执行人认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纠正。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决定予以纠正。
第四条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一)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二)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四)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五)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失信被执行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
失信被执行人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
第七条 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一)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三)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❼ 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会有哪些后果和限制呢

许多人被告拿到判决后,根本是对法院的判决嗤之以鼻,没一点尊重,更没有一点主动执行的想法。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认为你法院判你的,我不遵守判决,反正我就是不还钱你还是拿我没办法。

在执行阶段,法院往往会将这类人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目前的惩戒措施还是很全面的,想赖账就要承受来自失信的打击。


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还是早日摘帽为好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说白了,就是欠钱不还的事情被公开了,不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会知道这个事情,你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只要想查查都会知道你有这样的劣迹,所以早日摘帽为好。

失信被执行人后银行都不会再贷一分钱给你,有的法院还会为老赖定制“贴心彩铃”,别人一打电话就播报,子女考公务员甚至会政审过不了。

这种事情用一间民间的话来说,就是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只有早日摘帽是最好的办法。

人要脸,树要皮,不要真正走到绝路后才后悔要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当然,就如前面所说,如果是真正的没有钱去偿还债务,这类人本不应该成为所谓的老赖,因为人都会因为创业或者突发事故而成为了还不钱的人。

但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么就要积极的协商,配合调查,主动交代财产情况,主动提交财产报告,主动提出还款方案,争取到法院和对方当事人的理解,避免上了失信被执行人。

虽然,对没有钱还的人来说,上了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看似影响不大,因为自己可能都用不到那些东西了,但这是一顶压在头上的帽子,不摘了的话对未来的发展和生活影响却是非常的大的。

❽ 法院对老赖的最新办法是什么的

据了解,老赖对之前那些查封、冻结或曝光的手段都无所谓了,因为已经是“死皮赖脸”了内,那么法院最近出了容一个大招—对付老赖的最新办法就是失信之人的子女私立学校一律不得录取,既然其它方法不奏效,那么再厉害的人还是逃不过这招的吧,毕竟虎毒不食子啊,有些人对别人狠,但总不会对自己家人狠吧。
根据法院指令河北已经打响了第一枪,主动配合执行:向衡水第一中学、衡水中学实验学校等7所私立学校发出通知,限制失信之人的子女,通知明确载明:
1、各私立学校的招生简章,需载明报名学生家长必须没有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记录;
2、凡被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者,一律不得录取;
3、对已招录学生,有上述情形者,一经发现,应责令退学或转校到公办学校。
这个举动一出,很多老赖就慌了,为了不妨碍孩子上学,有些100多万的债款都还了,还有北京等其他名校也纷纷执行这一规定,效果明显,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学校会执行到位,以后老赖就真正的无处遁形了,这一招真的致命,除非不在乎家人死活的。
如果以后这招也不行了,那么还会想出其它杀手锏的。

❾ 失信被执行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曝光的条件及流程是什么

失信被执行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曝光的条件及流程是:

第一条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2.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3.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4. 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5. 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6. 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第二条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内容。

第二条 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书》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内容。
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作出决定。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存在本规定第一条所列失信行为之一的,也可以依职权作出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
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第三条 被执行人认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纠正。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一般应由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本人到人民法院提出并说明理由。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理由成立的,应当作出决定予以纠正。
第四条 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当包括:

  1. 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2. 作为被执行人的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3. 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

  4. 被执行人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形。

  5. 执行依据的制作单位和文号、执行案号、立案时间、执行法院。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记载和公布的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征信机构通报,并由征信机构在其征信系统中记录。
失信被执行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
失信被执行人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上级单位或者主管部门。
第七条 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1. 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热点内容
华政行政诉讼法专业 发布:2025-08-15 13:45:41 浏览:824
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责任6 发布:2025-08-15 13:16:33 浏览:371
古代人的立法 发布:2025-08-15 13:11:31 浏览:163
适航管理条例23部 发布:2025-08-15 13:10:43 浏览:392
经济法民主原则 发布:2025-08-15 13:00:40 浏览:159
泰州弘泰律师 发布:2025-08-15 12:48:36 浏览:751
软件公司的法律环境 发布:2025-08-15 12:34:09 浏览:228
阐述追究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5 12:29:11 浏览:347
广元昭化区法院 发布:2025-08-15 12:13:48 浏览:89
推进法治国税建设 发布:2025-08-15 12:12:25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