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法院
① 政府 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我个人复认为:
第一、使企业获得制安全感、稳定感,不需要顾虑因为政府的政策调整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使得企业可以放心、聚精会神谋划企业发展。
第二、能够简化有关行政审批的程序、时间,使得企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
第三、可能在税费方面,有相应的减免,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第四、可能使企业在职工招聘等方面获得便利,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五、政府有关部门可能会利用合适机会,举办商业洽谈会,便利企业联系沟通商业合作伙伴、扩大销售市场。
第六、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遇有困难,可以更方便地向政府先关机构提出,并及时、有效得到解决。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② 人民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1月19日,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分组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潘利国代表参加了沈阳代表团分组审议。
潘利国说,过去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关于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的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持续深入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深刻吸取沉痛教训,全力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重塑省人大常委会及全省人大机关形象,取得了让中央和全省人民满意的效果,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和勇于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坚决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的鲜明态度,也为打造全省政治生态上的“青山绿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依法履行职权,以创新思维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
潘利国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在实事求是、全面客观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对今年工作的安排紧扣辽宁振兴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发挥地方立法的引导推动和保障作用、发挥人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作用、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更加重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刻吸取辽宁拉票贿选案沉痛教训,加强常委会各项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针对省法院、省检察院工作报告,潘利国说,“两院”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过去一年法、检两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今年的工作部署贯穿了服务发展大局、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主线,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
潘利国说,今年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省人大常委会应在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中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推动辽宁加快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营商环境。他还提出建立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加强基层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等建议。
③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有什么积极意义
国务院开年第一会研究的主题是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工作报告引人注目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达到“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的高度。
据媒体报道,目前营商环境虽整体有所改善,但仍然是部分地区发展的“软肋”和“硬伤”。具体归纳起来有:一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二是搞地方保护,有的市场准入门槛高,各种隐性壁垒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投资环境恶劣,有的部门不依法行政,随意执法、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
为什么优化营商环境这么重要?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这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发展瓶颈精准发力。总理在报告中提及“安不忘危,兴不忘忧”,清醒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营商环境欠优、放管服改革滞后有千丝万缕联系。
其次,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这是一个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不公平对待或搞地方保护”;“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一定要让我们的企业家、市场主体真正感觉到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要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的最佳投资地……
第三,优化营商环境,也是净化社会风气,打造法治国家的要求。一些地方频频发生的污化营商环境的事例,正是对法治的藐视,对规则,对公平正义的破坏。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公共服务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建议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一要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性的环境,除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外,更强调企业开办、运营、关闭和市场维护全流程的便利化: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制定全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最大程度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要搭建“多规合一”联合审批平台,形成以“表单共享、材料共享、流程共享”为特征的全新审批模式,提交“一套申报材料”,填写“一份申请表单”,即可“完成多项审批”,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不断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
二要做强监管的“加法”。着眼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处理;进一步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政府要严守承诺,不能“新官不理旧账”,不能对企业不公平对待,不能搞地方保护,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抓紧建立营商环境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关评价指标和办法,推动各地由过去的争资金、争项目向争创优质营商环境转变。同时加快建立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为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