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禁止条款

法官禁止条款

发布时间: 2021-03-02 13:50:01

❶ 为什么法官可以禁止辩护人援引某些法律条文

法官不可以禁止辩护人援引法律条文,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是违法的,如果法院的法官,违法判决可以向上级法院上诉。

❷ 法官不按法律法规判案怎么办

如果对审判结果不服的话,可以在上诉期限内提出上诉。如果确有证据证实法官有违法行为的话,可以向当地法院或者监察机关反映。但是如果有诬告陷害的话,可能会涉嫌刑事犯罪。

❸ 法官不按法律条款判怎么办

找到他的证据,然后控告到检察院或者纪委!

❹ 法官是否有权拒绝审判

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裁判(简称禁止法官拒绝裁判)回,这是法治社会的一项原则。答但不知什么原因,耳边却充满了这样的信息,当公民权益受到侵犯,因为种种原因,法院不受理。从事理上讲,法院经费最终来源于纳税人,公民作为纳税人缴纳了税款,也就是购买了服务,法院没有理由不受理。国家设立法院,垄断了司法救济的途径,公民发生纠纷,法院不受理,那让公民找谁呢?也许,法国民法典第4条的规定,对当下的中国、对太平家园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价值: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得以拒绝审判罪追诉之。

❺ 呃,求专业解答,法律中的禁止拒绝裁判原则应该怎样解释

西方有法谚:“法官不能拒绝裁判”。在民事审判活动中,法官不能以法回无明文规定为由拒答绝裁判。18世纪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也对此作了描述:“法律明确时,法官遵循法律;法律不明确时,法官则探求法律的精神。”因此,在出现法律规则适用的真空时,就需要有不同等级的法律适用准则以处理民事纠纷。

❻ 为什么中国的法律条款在法官的眼里可以任意去践踏

不能绝对地说,法官践踏法律的案例也是极个别的。在老百姓看来,法官的随意性很大,一样的案件,一样的数额,判的刑期却会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就说法官践踏了法律有很大的偏颇。实际上,这是个立法的问题。最近我也在考虑,我们行政机关的腐败,权力的泛滥,司法机关判案的随意性,与我们的立法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意思是在我们的立法过程中,出发点是好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况下,赋予执法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同时为了保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有些规定也是超前的。然而,这些因素却导致了我们的法条过于宽泛,赋予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的结果是,执法机关怎么做都是合法的,守法的公民却是怎么做都不能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或者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守法的成本畸高。举个例子,我们的税法,税务部门每年年底都要举行一次税务大检查,而且报道都说通过税务大检查收缴了多少多少税款。这说明了什么?当今社会,有几个单位不想着能少缴点,就少缴点,又有几个单位能做到依照税法的规定在依法纳税?既然大家都做不到的规定,立法机关为什么不就订得大家都能做到的呢?这不就同时赋于了税务机关随时可以找任何一个从事经营的单位查查?同时,哪一个经营的单位不想与税务机关搞好“关系”?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所有的行政机关,执法机关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税务机关一样的情况,我们的官员能不腐败吗?又干吗不腐败啊!
与守法的成本畸高相反,违法的成本却是畸型地低。BP在墨西哥湾漏油,被罚了几百亿的美元,中海油在勃海湾漏油,却说罚20万元人民币......。一方面是守法的成本畸高,一方面是违法的成本畸低,那你的法律有什么用,谁会去遵守啊。
扯得远了,对你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法律制订过程中,对某一种刑罚定的幅度较大,如: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留给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太大。判三年是合法的,判七年也是合法的。如果应该判四年的,你枉法裁判,判你七年,但法官并没有违反法律,所以不能说任意践踏法律,只能说也是腐败的一种表现。

❼ 法官不得拒绝审判

因为在房产商品化,购房热潮上升、业主日益增多的今天,人们不能不忧虑业主的权利如何得到保障。在物业公司与业主矛盾四起的背景下,人们希望借此案形成恰当的模式,然而昌平法院的裁判不禁令人失望。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法院的理由。昌平法院认为,根据《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委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其享有的四项法定职权中,并未规定其有提起诉讼的权利,且本案中太平家园业委会也未向法庭提交业主大会赋予其起诉权的证据。

所以太平家园业委会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原告提起诉讼,既没有法定职权,又无业主大会授权,其起诉不符合起诉条件。

这种逻辑显然值得商榷:其一,业委会是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作为执行机构,其起诉根本无须业主大会授权。执行机构不是受托代理机构,它是业主大会选举产生的、维护业主利益的日常代表机构,为了维护业主利益提起诉讼不需要业主的授权,或者说业主对他们的选举本身就是授权。

其二,业委会提起诉讼的权利并不是《物业管理条例》赋予的。《物业管理条例》是管理法,而不是对公民的“授权法”。公民的权利来自于作为人的尊严,业委会的权利来自于社会需要,一个人或组织提起诉讼的权利来自于其利益受到损害。法律至多只是确认人们的权利,而不是赋予权利。是保护公民权利使得法律有了“生命”,是法律保护公民权利而使其有了“灵魂”,谈论法律赋予公民权利可以说是本末倒置。

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规定而拒绝裁判(简称禁止法官拒绝裁判),这是法治社会的一项原则。但不知什么原因,耳边却充满了这样的信息,当公民权益受到侵犯,因为种种原因,法院不受理。从事理上讲,法院经费最终来源于纳税人,公民作为纳税人缴纳了税款,也就是购买了服务,法院没有理由不受理。国家设立法院,垄断了司法救济的途径,公民发生纠纷,法院不受理,那让公民找谁呢?也许,法国民法典第4条的规定,对当下的中国、对太平家园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价值: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规定不明确或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得以拒绝审判罪追诉之.

❽ 法官有权禁止公民代理诉讼案件吗

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专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属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❾ 制裁法官的条款

如果LZ指的是因司法裁判而制裁法官的话,那么目前没有专门制裁法官的某部法律文回件,但刑法许答多罪行都是针对法官的。在刑法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第九章渎职罪都有专门针对司法工作人员的罪名,如刑法399条的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裁决裁定失职罪、枉法仲裁罪等等。当然凡是使用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罪名也包括法官和检察官,如贪污罪等。

当然最高检最高法自己有法官和检察官准则,但里面针对违法行为的处分都是内部处分,是行政上的了。如降奖金,降官阶等等。

❿ 中国的法官能否解释法律条文

民诉法中的“公平、合理原则”,大概有点这种意思,但绝对不是“法官解释法律条文”。“两高”有权解释法律,法官应当是“适用法律”。

热点内容
行政法直属同一领导如何理解 发布:2025-08-15 10:05:02 浏览:446
在线求助律师 发布:2025-08-15 09:54:34 浏览:358
行政法非政府组织 发布:2025-08-15 09:49:31 浏览:346
黑龙江省供热报停条例 发布:2025-08-15 09:33:54 浏览:955
浙江师范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15 09:25:22 浏览:937
绍兴法律咨询电话 发布:2025-08-15 09:25:12 浏览:304
2015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答案 发布:2025-08-15 09:25:12 浏览:98
一带一路法治地图 发布:2025-08-15 09:22:18 浏览:719
校园法治漫画 发布:2025-08-15 09:19:55 浏览:478
李佳行政法课 发布:2025-08-15 09:08:27 浏览: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