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假借条
① 在法庭上,对方给法庭提供了假借条,我该怎么办
【1】借条是假的,可以做真伪鉴定。
【2】价格鉴定收费标准
根据财政版部《关于批准收权取非刑事案件财物价格鉴定费的复函》(财综[2004]
56号)的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证中心关于非刑事案件财物价格鉴定收费标准如下:
【3】根据借条上写的借款多少为基数收费。
【4】假借条,法庭不予以采信。
【5】至于是否承担刑事责任,要另案起诉。
② 原告提供虚假借条导致判决生效了怎么办
提供虚假证据,可以追究其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但在主张权利时必须有过硬的证据,比如通过司法鉴定证明借条是伪造的且借贷事实不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第二十条 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③ 明知假借条法院会怎么判
法院不会只以借条为依据,还会综合考虑借条的形成过程及借款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等情况。
④ 对方用假借条起诉我,该承担怎样后果
用假借条提起民事诉讼会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民事诉讼请求得不到支持。
2、人民法院可以罚款、拘留。
3、情节严重,涉嫌虚假诉讼罪的,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法院假借条扩展阅读:
案例:
伪造欠条虚假诉讼苏州首例诉讼诈骗案定罪
近日,苏州首例诈骗诉讼案进行了终审判决,嫌疑人张某伪造证据,进行了虚假诉讼,企图通过诉讼诈骗被害人16.3万元。
通过制造伪证进行虚假诉讼,企图从中牟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近日,苏州首例诈骗诉讼案进行了终审判决,嫌疑人张某伪造证据,进行了虚假诉讼,企图通过诉讼诈骗被害人16.3万元。他的计划非但没能实现,还为他带来了牢狱之灾。
陆先生和周女士向张某所在的借贷公司借了15万元,当时与贷款公司签订了财产抵押合同,同时签下了借条。但是,不久之后张某所在的贷款公司不能继续经营,几个合伙人经过商议决定将公司解散。
他们将已经借出的债务进行了划分,陆先生和周女士的债务被划归给其中一个合伙人。在不断的追讨下,陆先生和周女士在一年后将所有的欠款都还清了。催债人当时出具了收条,证明所借的16万元(包括本息)已经归还。同时,当初被抵押的房产证、土地证等也都交还给了两人。
还清了债务的陆先生和周女士以为可以过上清净的日子了,谁知道一年后他们居然收到了法院的一纸诉状。将他们告上法庭的是当时与他们签借款合同的张某,而张某指控的竟是陆、周二人逾期未能还清借款。
张某在提请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供了当初三人签署的合同,同时出具了一张15万元的欠条。这张欠条上有陆、周二人的亲笔签名。陆先生与周女士看过欠条后觉得奇怪,签名确实是二人的笔迹,但是欠条内容却与当初借款时的不同。
两人表示,当初贷款公司解体时他们的债务关系属于另一位合伙人而不是张某,而两人早在一年前就还清了债务。他们向法院出具了收条作为证据。陆、周二人对张某出示的借据表示怀疑,要求鉴定笔迹的真伪,此时却遭到了张某的拒绝。
当地人民法院受理了该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公诉机关要求对张某出示的借据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人员通过对借据上的痕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张借据是拼接而成。
在事实面前,张某终于无话可说,只能低头认罪。他承认,为了骗取钱财他伪造了这张假的借据。他无意中发现了有陆、周二人亲笔签名的文件,便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
他将签名的部分剪下,黏贴到一张空白稿纸上进行复印,随后在空白处写上了欠款内容。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处张某犯有诈骗罪,处以有期徒刑1年,罚金1万元。
⑤ 假借条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是否构成刑事诈骗
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民事裁判欲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专的审判活动属,可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按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答复
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二款的规定,以伪造公司、企业、事
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⑥ 法院知道借条是假他们还判我应该怎么办
法院的法官如果知道借条是假的还判决你偿还,那么则涉嫌枉法裁判,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我的观点,基本可以排除法官明知借条是假的还判决你偿还的可能性。
如果你有确切证据证明,法官明知借条是假的还判决你偿还,
你有权向同级检察院举报法官的枉法裁判行为。
如果你没有确切证据,我认为你就需要反思,自己因何败诉?
如果你知道借条是假的,但是你并未申请司法鉴定以确定其真伪,那就应该是你自己的责任了。
你作为债务人,都会在借条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那你的意思是那个名字不是你签的么?你可以申请笔迹鉴定,以证实自己的主张。
在上诉或者申请再审环节 可以做到这些
⑦ 可以起诉提供数额较大的假借条的行为者吗
男方不可以起诉女方诈骗,因为女方的行为并不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女方虚构的假借条的目的是为了欺骗法院,而不是男方,因为这是不能犯,也就是说这种行为不可能使男方陷入错误认识。
所以女方的行为时提供假证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0条的规定,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提供假证据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处理,也就是视情节法院对女方可以实施司法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但由于女方提供假借条的数额以及小孩抚养费的目的,加上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法官可能会认定情节轻微。
这是民诉讼法的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她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⑧ 借款人在法庭上说借条是假的,法院会做鉴定吗
这个要原告进行鉴定申请,法院根据情况作出是否进行鉴定的裁定,通常来说都会同意进行鉴定的。一般是原被告双方共同从法院鉴定机构目录里选择一家,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由法院指定鉴定机构。
⑨ 在法院把借条说是仿造的可以吗
可以。。但要负责的。。到了法院还想说假话?不老实点。是不是想法多做几年???去到那一定要坦白从宽。
你说假冒的。难道法院不会去做鉴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