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审判长
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审判长是谁
我国没有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这个单位,如果是指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那就是周强同志。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首席大法官,中华司法研究会会长。
⑵ 中国的「审判长」和「法官」有何区别
法官是对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的称呼,也就是一种职业名称,和检察官、警官版等等是一样的。权
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⑶ 法院审判长应说些什么
法院审理案件时的审判长要说的应该是比较多的:组织庭审、归纳焦点、制止不合法庭审理程序的有关事情等等。
⑷ 是否可以起诉人民法院,起诉审判长
1、与人民法复院或者与法院审制判人员有纠纷的,可以起诉人民法院和审判人员。
2、如只是对人民法院的判决不服或者认为法院判决错误的,应当通过上诉,申请再审,申诉等法定程序处理,不能起诉人民法院和审判人员。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⑸ 高级人民法院审判长升官后是什么官呢谢谢
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升官,如果原来只是个法官,可以是庭长,如果是庭长,可以是副院长
⑹ 在法院中,院长,审判长,审判员及庭长有什么不同
法庭上有六拨人,法官组成的合议庭或独任庭,书记员,法警,公诉方或原告方,被告方,旁听人员,要是重犯,说不定也有武警押着.
关键是合议庭或独任庭了,在不同诉讼里,如何组成是不同的.
刑事诉讼中,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就是独任庭。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三,五,七人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死刑复核案件,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而且,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长要指挥诉讼,但评议时与其他法官一样只有一票权.其他的审判人员,审判员就是法院里的专职法官,人民陪审员是法院吸收共同参与审判的非职业法官,可以来自社会个阶层,在审判中与法官同权,是为了使审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诉讼中规定的较粗,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只要是单数就行,但我也没看过有超过三个的.简易程序仍是用独任庭.
行政诉讼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三人以上的单数,没有独任庭.
⑺ 审判长是怎么选人的呢!是通过什么考试
人民法院审判长选任办法(试行)
(2000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第1123次会议通过)
为了提高法官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合议庭的职能作用,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审判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和有关法律规定的精神,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办法。
一、选任工作原则
(一)依法实施;
(二)德才兼备;
(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四)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
二、审判长的配备
各级人民法院审判长的配备数额,应当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参考本院合议庭的数量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长的配备数额,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地方人民法院审判长的配备数额,由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审判长一般由审判员担任。优秀的助理审判员被选为审判长的,应当依法提请任命为审判员。
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时,依照法律规定担任审判长。
三、审判长的条件
担任审判长,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遵守宪法和法律,严守审判纪律,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审判工作。
(三)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应当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一般应当具有高等院校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应当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科以上学历。
(四)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必须担任法官职务从事审判工作5年以上;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必须担任法官职务从事审判工作4年以上;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长必须担任法官职务从事审判工作3年以上。
(五)有比较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审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主持庭审活动;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规范、熟练制作诉讼文书。
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的人民法院,经本院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并报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适当放宽审判长的学历条件和从事审判工作年限。
四、选任程序
选任审判长,遵循以下程序:
(一)公布待任审判长名额及要求;
(二)由符合条件的法官提出书面申请或由庭长、主管院长从符合条件的法官中推荐人选;
(三)根据选任条件对自荐和推荐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确定预选人员名单,并予以公示;
(四)对预选人员进行审判业务考试、考核;
(五)审判委员会综合考虑选任条件和考试、考核结果,确定任用名单并由院长公布。
五、职责
审判长的职责是:
(一)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二)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三)主持庭审活动;
(四)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
(五)对重大疑难案件和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规定程序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六)依照规定权限审核、签发诉讼文书;
(七)依法完成其他审判工作。
六、管理与监督
对审判长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案件评查制度,对合议庭审理的案件进行重点评查和抽样评查。评查结果作为对审判长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审判长实行年度考核。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审判工作实绩的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免去审判长职务。
七、免职与惩戒
审判长在任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免去审判长职务:
(一)违法审判的;
(二)受党纪、政纪处分的;
(三)因身体状况难以继续担任审判长的;
(四)本人提出辞职并被批准的;
(五)调离审判工作岗位的;
(六)依法被免除法官职务的;
(七)其他不宜担任审判长的。
审判长由于违法审判被免去职务的,应当根据《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追究责任。
免去审判长职务,由庭长报请院长提请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并由院长公布。
八、待遇
审判长可以享受特殊津贴。
九、附则
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日期:2000年07月11日 实施日期:2000年07月11日 (中央法规)
⑻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区别:
1,审判长就有两种意思:
第一就是在审理具体案件的合议庭中担任主要审判职责,对该案审理负责的法官,就叫审判长,而其他合议庭成员就是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
第二,审判长是法院系统内部的一种职称,只有被任命为审判员两年以上才能竞争上岗审判长。
2,审判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人员的一种职称。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23岁且又没有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公民,经业务考核有能力担任审判工作的,可以被任命为审判员。
除在省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员由省和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外,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均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审判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各类案件的审判工作。除简单案件依法可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外,一般应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陪审员依法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
3,法官是对从事审判工作的人员的称呼,也就是一种职业名称,和检察官、警官等等是一样的。
审判长,审判员和法官,有什么联系:
审判员,审判长是就一个具体的个案审理过程中而言的,也就是组成合议庭或独任庭的.
法官是国家公务员系列,是分级别的.
在一个法院中,主体是法官.
在一个个案审理中,由法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由法官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
一个法官在这个案子中可能是审判长,在另外一个案子中可能是审判员.
(8)中国法院审判长扩展阅读:
审判员的设立
设立审判员的根本目的就是完成人民法院的工作职责,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二十三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或者被任命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但是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审判员有两种:第一种是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的;第二种是由其所在法院院长任命的,又称助理审判员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审判员
⑼ 中国的审判长怎么产生的
法院受理案件后,一抄般会见案件移送各个庭室,各个庭室由庭长对案件经行分配,然后拿到案件的法官会确定合议庭的成员,合议庭成员确定后,审判长自然会产生。一般情况下,承办该案的法官就是审判长,但如果在合议庭中,有经验或者职务比承办法官高的人的话,就会由经验或者职务比承办法官高的人担任审判长。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⑽ 院长、庭长、法官、审判长、检察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首先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并不是一个机构,检察院是公诉机关,理论上是与政府平级的,法院是审判机关,和检察院一样,与政府平级。所以法院院长和检察长没有什么关系。
2、一个法院,院长是总负责人,只有一人。法官是审判人员,可以是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审判长是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院长、庭长、审判员均可担任审判长。
3、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10)中国法院审判长扩展阅读
1、人民法院院长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负责领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2、庭长是一种固定职位。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4、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5、检察长是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由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经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对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