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安联动
❶ 如何构建与法院,公安在社会抚养费征收中的常态化工作联动机制
①违法生育情况属实; ②经当地计生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后给予处理决定书; ③三个月后违法生育对象户未缴纳社会抚养费; 计生部门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❷ 加强综合执法部门与公安,司法部门联动,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建立哪些工作机制
公安机关很特殊,它掌握部分司法权力,又掌握着本身的行政权力。所以,一直以来内对公安机关性质的容定位还是有些争议的。说它是司法机关,因为他掌握着侦查权,这是一项典型的司法职权。说他是执法机关也没错,因为他作为政府部门,拥有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
❸ 110联动办公室具体都做什么
(一)受理。110报警平台和政府门户网站新安论坛集中受理各类群众紧急求助和投诉,并对群众反映问题进行筛选过滤、分解、转办和督办。属于警务类的,直接通过网络指令至公安机关相关单位进行处置。属于日常服务事项的,对政策规定明确的问题,应当立即向来电人做出解答;需归口办理的问题,具体了解反映问题所属时间、地点以及当前状况后,分门别类转交给各职能部门及有关单位。
(二)办理。各相关单位接到县110联动办公室指令后,要及时有效地对市民紧急求助和诉求事项进行处置和办理,在处置结束后,要及时将情况反馈至县110联动办公室和当事人,重大事项要随时和县110联动办公室保持联系并报告相关处置情况。县110联动办公室负责将每月工作情况书面通报县领导小组组长及成员单位。
重大事项处置。发生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时,及时将详细情况向政府办公室和应急办报告,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向全县各相关单位发布指令,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调动人员,集结装备,进行突发事件和事故的紧急处置工作。
(三)来电反馈
1.承办回复。凡县110联动办公室转办并要求回复的事项,要按照“特急件”3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置,2个小时内反馈,当日办结;“急件”1个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置,4个小时内反馈,3天办结;“一般件”2个小时内赶到,24小时内反馈,5天办结的要求,将办理情况及时向联动服务办公室和诉求人反馈。在规定时限内未办结反馈的,应及时向联动服务办公室说明情况,申请延时办理;对难度较大的事项,在征得县110联动办公室同意后可以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10个工作日;对重大、紧急问题的办理,要随时反馈。
2.答复群众。各终端办理单位将事件办理结束后,要把办理结果征求反映人意见,力争让群众满意。同时向县联动办报告办理结果和群众意见,由县110联动办公室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再次将办理结果反馈给问题反映人,并调查群众满意度;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的回复,除向当事人反馈外,还要将问题及办理结果在政府门户网上进行公布,以利于群众咨询和监督。
(四)督促办理
1.对各承办单位超过办理时限要求的,县110联动办公室要及时进行书面督办,限期办结回复。
2.对办理不认真或未按要求办理的回复,县110联动办公室应提出具体要求和意见,责成各终端办理单位重新办理并限时回复。
3.对涉及多个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意见不一致的,县110联动办公室应及时请示领导,按相关领导的批示意见处理。
4.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县110联动办公室可视情况直接组织有关部门及新闻单位现场督办。
(五)督查通报
1.县110联动办公室将定期对群众反映问题的交办情况、各承办单位的办理回复情况进行通报。
2.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和突出问题的办理结果进行公布。
(六)立卷归档
对电话记录、交办回复记录、会议材料、领导批示件和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要及时立卷归档。
❹ 巳经判决还钱拒不执行躲了法院不抓人拖了六个月了难道法院不能跟公安联动找吗分明是不作为
如果有财产拒不履行的,法院会按拒执罪刑事处罚三年以下。如果没有财产可执行的,会加入全国失信容易黑名单。
❺ 公安机关如何维护法院工作秩序
对此问题,原则上法院立足自行解决,就编制体制而言,法院本身配备有司法警察。
但是,近年来,发生了不少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庭审秩序遭遇当事人哄闹、公共财产被打砸、法官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现象,相当一部分派出法庭安保设施简陋,甚至没有任何安检措施,当事人可随意携带凶器进出,严重威胁法庭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也挑战了司法权威。切实保障法庭人员人身及财产安全,维护司法权威是人民法院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派出法庭安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心存侥幸;
(二)当事人对法庭安保工作不配合;
(三)安保力量、设施配置较弱:
(四)联动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与院机关司法警察部门的紧密联动;二是在横向上缺乏与当地公安机关的紧密联动,对严重扰乱法庭审理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司法制裁与行政处罚力度不够,在对某些当事人在法庭作出的违法甚至犯罪行为的处理上,法庭与公安机关的联动显得脱节,导致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产生震慑作用。
二、对改善派出法庭安保工作的思考:
(一)提高干警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强化人防技防保障力度;
(三)健全法院内部安全保卫体系;
(四)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联防联动机制
多数法院机关的安保工作都与当地公安建立了联防联动机制,但派出法庭的联防联动机制较为薄弱,建议采取如下措施来加强和完善:
1、通过监控系统,实现与公安局的网络联动机制。在派出法庭与公共区域安装监控系统,且监控系统同当地公安派出所联网,通过此监控系统实时与公安机关联系,能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联动属地公安机关,使事件得到及时防御与处置。
2、法院与属地公安机关,法庭与属地派出所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网监信息和舆情信息,提高法院对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警惕。
3、建立并运用好联动信息通报机制,法院及派出法庭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情况应及时向公安机关通报,畅通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❻ 什么是临控人员
临控人员是指法院被执行人被公安部门网上布控的人员。
由于法院被执行人难找,物难寻的现象比较严重,法院联合公安部门,建立“临控”失信被执行人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由公安局运用公安机关大数据系统,通过网上布控,在被执行人使用身份证住宿登记、购买机票、火车票、通过治安卡点等情形时,“临控”系统将自动报警,公安机关控制失信被执行人后,及时通知并移交法院处理。
(6)法院公安联动扩展阅读:
临控机制的作用:
1、便于找到法院被执行人,
根据相关联动机制约定,通过“临控”模块,市高法院执行局将需要拘留或拘传的被执行人、被执行公司、企业、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的信息通过专线传送给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由该部门对信息进行处理。
相关系统收到对应人员在管辖范围内使用身份证信息后,立即以短信报警方式通知所在法院和执行法官。
2、有效解决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临控联动机制是法院为解决执行难采取的又一有力措施,切实司法为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3、可以有效整合资源,
“临控”平台自建立起来,有效整合了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资源,改变了法院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执行力,为有效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增添了“千里眼”,实现寻找被执行人的快速反应和无缝对接,让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乌市法院联合公安临控“老赖”执行联动破解“人难找物难寻”
❼ 我被当地法院布控了,跨省可以使用身份证吗
不可以。
在信息化执行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法院的执行措施日益完善,与各部门的联动也更加紧密。布控,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限制住高档酒店,限制在银行贷款等措施,不断挤压着“老赖”的生存空间。
例如,福安法院采取“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与公安机关布控工作的无缝对接。
老赖只要在福建省内使用其本人身份证,就可能触碰到公安网上协助布控系统,警方将第一时间通知相关法院。执行备勤和公安协助查控逐渐成为搜寻老赖的一张“法网”,让外出躲避抗拒执行的老赖无处藏身。
(7)法院公安联动扩展阅读
真实案例
被执行人沈某在德清武康镇某网吧用身份证登记上网时,武康派出所的监控网络系统发出了警报并立即通知法院,执行人员火速赶到该网吧,并当场将沈某抓获。通过做工作,沈某由母亲担保并同意将车辆暂扣于法院。
无独有偶,同日下午,黄某同样在网吧被抓获。2015年3月,黄某向朋友李某借款80万元,由于黄某企业倒闭无法归还,李某无奈之下向法院起诉。李某胜诉后,黄某一直逃避债务,并玩起“躲猫猫”。被抓后,经3个小时耐心说服教育,黄某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第二天归还全部借款。
❽ 执行局长有权利要求公安机关查找被执行人的下落吗
===最高院与公安部等19个部门签署有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意见,各地法院与公安机关也有签订联动协议的,其中包括公安机关协助法院对执行案件的查人找物工作。
===对于规避执行人员,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查相关信息和下落。
❾ 高院为何不全国连动,警力配合大抓老赖。人不在本省,外省有管不了。就一张判决书,几年不见人。怎么办
拖延失联跑路是国赖逃废债务标准三部曲
显然老赖们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各个法院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全国大联动不太可能
对于老赖与法律白条我们确实很无助
同时也损害司法权威
目前可行的办法是移送公安机关以拒不履行判决裁决罪追究刑事责任判刑坐牢
让老赖无处遁形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