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全国最高人名法院

全国最高人名法院

发布时间: 2021-11-21 03:41:44

A. 最高人民法院有几个

什么乱来七八糟的啊,简直是误人子源弟,有的明显是复制的别人的答案
最高人民法院只有一个,在北京,然后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其中,省级的是高级人民法院,市设中级和基层人民法院,基层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市辖区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区别是高级人民法院比中级人民法院高一级,中级人民法院又比基层人民法院高一级
除此之外,我们国家还设又专门人民法院,比如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B.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属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

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2)全国最高人名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合议庭或者法官一人独任审理。合议庭和法官独任审理的案件范围由法律规定。

第三十条合议庭由法官组成,或者由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成员为三人以上单数。合议庭由一名法官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理案件时,由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长主持庭审、组织评议案件,评议案件时与合议庭其他成员权利平等。

第三十一条合议庭评议案件应当按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少数人的意见应当记入笔录。评议案件笔录由合议庭全体组成人员签名。

C. 最高人民法院的历任院长分别是谁

1、沈钧儒(1949年10月—1954年9月)

浙江嘉兴人,字秉甫,号衡山。清末进士。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1912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五四运动期间,撰文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曾任国会议员、广东军政府总检察厅检察长、上海法科大学教务长。

2、董必武(1954年9月—1959年4月)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曾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3、谢觉哉(1959年4月—1965年1月)

谢觉哉(1884年4月27日——1971年6月15日),字焕南,别号觉哉,亦作觉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4、杨秀峰 (1965年1月—1975年1月)

杨秀峰(1897年2月27日—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897年出生于直隶省(河北)迁安县杨团堡村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教育家、法学家,我国公安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全国解放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5、江华 (1975年1月—1975年3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6、江华 (1975年3月—1983年6月)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曾用名“黄琳、黄春”,瑶族,1907年8月1日出生,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鹧鸪塘村人。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第一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浙江省军区政委、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庭长。1975年1月-1978年3期间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7、郑天翔(1983年6月—1988年4月)

郑天翔(1914.09.09~2013.10.10),男,曾用名郑庭祥,内蒙古自治区(原绥远省)凉城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8、任建新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9、任建新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任建新,1925年8月生,山西汾城(今襄汾)人,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肄业,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10、肖扬 (1998年3月—2003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1、肖扬 (2003年3月—2008年3月)

男,汉族1938年8月生,广东河源人,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大学学历。2008年12月被推选为中国法官协会名誉会长。中共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

12、王胜俊 (2008年3月—2013年3月)

王胜俊,男,汉族,1946年10月生,安徽宿州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合肥师范学院历史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3、周强 (2013年3月—2018年3月)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14、周强 (2018年3月—今)

周强,男,汉族,1960年4月生,湖北黄梅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院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D.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应该如何理解上面三者的关系和联系

国务院(也叫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内判机关;最高人民容检察院是我国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1、上述的“一府二院”,根据宪法的规定,互相独立,各自依法履行其职能,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其中,国务院领导全国行政机关;最高检领导全国检察机关;而最高法与下级各法院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有法院均应当独立审判。

2、“一府二院”,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在每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都必须向全国人大汇报工作并接受审议。

3、政府行政行为违法的,行政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或工作人员涉嫌单位犯罪或职务犯罪的,人民检察院可以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都可以对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书,对行政机关的行为提出建议,或进行法律监督。

E. 中国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几个

中国的法院级别设置为,一个最高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一个高级人民法院,下设中级人民法院,最低级别的基层(区县)人民法院,基层法院还可外设法庭(如某镇人民法庭)。

F.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是审理什么样的案件

根据《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及相关法律,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内民法容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二、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三、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四、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五、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除审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全国法院的执行工作。目前,每年全国法院受理大量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这些案件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执行局,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协调。

G.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的关系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指导各级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监督各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也是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领导各级人民检察院。

以上三个机关称"一府两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其首长由全国人大产生。最高检,最高法又称最高司法机关。

(7)全国最高人名法院扩展阅读: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同时也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总理负责制,并设立国务院党组。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是正国家级,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级别是相同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党组副书记因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正国家级。国务院其他的副总理和党组成员、国务委员均是副国家级。上述所有的国务院领导同志均属于国家领导人。

最高人民法院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审理法律规定由它管辖的和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二)审理对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抗诉、申请再审与申诉案件。

(三)审理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四)核准本院判决以外的死刑案件。

(五)依法审理国家赔偿案件,决定国家赔偿。

(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

除审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还负责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全国法院的执行工作,并设立执行局,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监督、协调。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是副国家级,与国务院副总理级别是相同的,属于国家领导人。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是正部级。其他的党组成员、副院长、纪检组长、政治部主任、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是副部级。

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最高法律监督机关,是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和正确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依法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二)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确定检察工作方针,部署检察工作任务。

(三)依法对贪污案、贿赂案、侵犯公民民主权利案、渎职案以及认为需要自己依法直接受理的其他刑事案件进行侦查;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侦查工作。

(四)对重大刑事犯罪案件依法审查批捕、提起公诉;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对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批捕、起诉工作。

(五)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开展民事、经济审判和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

(六)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监所派出检察院依法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和监管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七)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

(八)对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在行使检察权作出的决定进行审查,纠正错误决定;受理公民控告、申诉和检举。

(九)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和检察建议;负责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工作;负责全国检察机关对检察环节中其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受理对贪污、贿赂等犯罪的举报,并领导全国检察机关的举报工作。

(十)提出全国检察机关体制改革规划的意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检察技术工作和物证检验、鉴定、审核工作。

(十一)对于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司法解释;制定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细则和规定。

(十二)负责检察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依法管理检察官的工作;制定书记员管理办法。

(十三)协同地方党委管理和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或不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撤换下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委员。

(十四)协同主管部门管理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组织指导检察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指导检察系统的培训基地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规划和指导全国检察机关的计划财务装备工作;管理机关干部和直属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审批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

(十五)组织检察机关对外交流,开展有关国际司法协助;审批与港、澳、台地区间的个案协查工作。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是副国家级,与国务院副总理级别也是相同的,属于国家领导人。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是正部级。其他的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纪检组长、政治部主任、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是副部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均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H. 最高人民法院是在哪里

最高人民法院抄在北京。
所有的死刑判决都需要得到最高法的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务院是两回事儿,最高法是最高审判机关,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最高法、最高检和国务院是并列的机构。
人民常说的公检法,其实是抬高了公安的地位。公安部只是国务院下面的一个部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检察院和法院是公安局的叔伯辈儿。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您有所帮助。

I. 全国最高人民法院具体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最高人民法院内成立于1949年10月22日,容办公大楼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9)全国最高人名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以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为己任,秉持司法为民之理念,致力于构筑法治社会基础,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

自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发正义之声,以司法解释行法治之策,把握时代脉动,体察社会需要,满足人民期望,弘扬法治精神,是宪法法律的忠诚守护者。

J. 最高人民法院什么专门人民法院的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

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10)全国最高人名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五条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组织、职权和法官任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五)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

热点内容
常州律师查询 发布:2025-07-26 00:14:30 浏览:449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发布:2025-07-26 00:00:23 浏览:134
以道德为话题的议论文 发布:2025-07-25 23:33:03 浏览:885
广州黄埔法律援助免费咨询 发布:2025-07-25 23:23:14 浏览:371
山西省法院法官学院 发布:2025-07-25 23:03:41 浏览:872
天津律师大厦 发布:2025-07-25 22:33:37 浏览:91
刑法282 发布:2025-07-25 22:29:22 浏览:996
连带责任需要法律明确规定 发布:2025-07-25 22:28:29 浏览:751
租车车主不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发布:2025-07-25 22:23:59 浏览:311
信访条例里 发布:2025-07-25 22:22:32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