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如何申请法官回避

如何申请法官回避

发布时间: 2021-11-24 21:50:20

『壹』 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申请要求承办法官回避法律依据是什么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律相关规定,如果不是自愿和解并申请撤诉的话,那么任何人都无权内要求或容判定你撤诉,法官最多只能是跟你进行协商,要你们当事双方进行调解,而不得强行要求某一方撤诉或违背当事人的意愿宣布和解,所以你可以不用去管他要求你撤诉的要求。至于你要求更换承办法官,这个是属于法律上的申请回避,一般情况下,申请回避的理由主要有三种:承办法官跟当事人一方有相关厉害关系(例如亲戚关系);或有证据显示承办法官违反法律程序(如同你所说那种情况);或法官违背相应职业道德收取或接受当事一方的利益(不一定是收钱,只要你有证据表明他们曾在私下里非公开场合进行接触就可以了)。在正常情况下,当事方提起法律诉讼,没有特别的原因,一般是不会更换当事法官,而要更换当事法官你必须有相应证据进行证明该当事法官属于上述三种情形之一,依照你的简单表述,基本可以判定该法官已经违反了相关诉讼法律程序,对你进行私下接触,要求你不按照法律诉讼程序、原则进行撤诉,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提供了相关的证据(例如录像、录音等),那么你就可以向该法院主管人员或审判委员会要求更换法官。

『贰』 想要法官回避的申请怎么写

回避申请书申请人:××
地址:×x被申请人:x××,性别,xx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助理案专判员,在审属理xxx诉申请人xxx纠纷一案中担任审判员。 请求事项及理由: 据悉,被申请人xxx与本案原告勾结。为避免本案不公正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现申请x××回避。 请人民法院审查,更换审判员审理本案。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 ××年××月××日不过你要证明法官与你朋友勾结很难,不能证明的话法院也许会驳回你的回避申请。你最重要的是找到证明借款已经还清的证据,否则很难不败诉。

『叁』 如何申请法官回避

在上一次离婚官司时,法官在庭外不分青红皂白,没有事实做依据的情况下就对当事人妄下专定论,说过错全是当事属人的,言语和态度十分恶劣,比如用语“是你要提出离婚,就是你的错”等等,而且在庭上,原被告在做陈述时,被告方陈述时法官就在听,而当原告做陈述时,法官就总是打断原告陈诉,很明显是偏向被告一方,而这次开庭又是这个法官,请问可以申请法官回避吗?申请书该如何写?具体怎么操作呢?(是直接递交法院吗,交给谁呢?申请法官回避后,开庭日期会再更改吗)谢谢!!问题补充:现在法院给回的答复是驳回申请,理由是没有证据证明,且不符合第45条规定,可是去年被告也对当时的法官提出过回避,理由也是说当时的法官涉嫌包庇原告,他们就给同意了,为什么现在原告碰到同样的情形却以无证据,不符合规定就驳回了呢?真的怀疑现在的法官到底有没有公正!

『肆』 打官司如何申请审判长回避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内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容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伍』 申请法官回避问题

1 庭审开始前
一般中国刑诉、民诉和行政诉的回避都在开庭前进行。
可以在开庭前书面要求,也可以在开庭后口头。但一般都需要证据。没有证据胡搅蛮缠会被BS的,比如“驳回回避请求,且不得复议”。

2 庭审开始后
庭审开始后发现有需要申请回避的事由,也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但是还是要证据。

3 判决后
判决后的救济主要是两个手段:
1)生效期内上诉,理由是程序性违法,应当回避的没有回避。当然,证据。
2)生效期后申请再审,理由同上。

『陆』 法官有点偏向另一方当事人,当事人可否申请该法院回避此案如何申请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如果只是感觉上偏向另一方当事人,没有法定回避情形的或没有证据的,无法要求法官回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的;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
(五)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条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一)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二)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
(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
(四)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
(五)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第三条 凡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第四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内,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二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对方当事人认为可能影响公正审判而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不予准许本院离任人员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但是作为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代理诉讼或者进行辩护的除外。
第五条
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担任其所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或者根据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的举报,认为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经核查属实,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七条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认为审判人员有违反本规定行为的,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有关意见反馈举报人。
第八条
审判人员明知具有本规定第一条至第三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依法自行回避或者对符合回避条件的申请故意不作出回避决定的,依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的规定予以处分。
审判人员明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具有本规定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情形之一,故意不作出正确决定的,参照《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予以处分。
第九条
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
本规定所称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是指法院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柒』 法院开庭前,可以要求法官回避吗

可以在开庭前向法院提出一起法官回避的申请。
《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热点内容
中央12社会与法大能科事 发布:2025-07-21 12:53:00 浏览:626
2017法硕法学难度 发布:2025-07-21 12:34:52 浏览:291
中级经济法苏苏微博 发布:2025-07-21 12:29:57 浏览:890
立法法发条 发布:2025-07-21 12:17:48 浏览:970
劳动法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的规定 发布:2025-07-21 12:17:09 浏览:121
劳动法释4 发布:2025-07-21 12:16:59 浏览:420
司法类国控专业 发布:2025-07-21 12:12:43 浏览:524
陈科军律师 发布:2025-07-21 11:51:15 浏览:421
无纸化司法考试 发布:2025-07-21 11:48:50 浏览:651
支付令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发布:2025-07-21 11:38:42 浏览: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