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后法院
1. 强制执行后,钱已在法院,后面还需要什么
强制执行后仍然拿不到钱的,可以由采取其它执行措施,包括录专入失信被执行人属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可法院暂时中止执行,等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后,可随时恢复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五条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二百五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2.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应该怎么处理
法院受理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后,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版措施。根据《民事权诉讼法》的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 自己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接下来可能会做什么会去抓被告吗
引言:当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之后,法院是有自己的一套执行程序。法院执行也是需要看一下一审的民事判决书是由哪个法院进行判决的,因为负责执行的法院是执行局,执行局一般是在区级以上法院才会有,如果是基层的法院进行审理案件的那么就需要到区级法院进行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只有被成功立案之后,法院才会受理你的强制执行。法院受理之后会开始进行常规执行,对被执行人发出通告并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如果这个时候被执行人还未履行义务的话,那么就会被升级为强制执行,被告就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他的征信。
三、申请了强制执行,被告不执行怎么办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之后,法院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履行义务的话,那么法院就会将被执行人拉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被执行人进行限高消费也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
4.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不执行怎么办
申请法院来强制源执行后,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逾期被申请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如果在法院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则可由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5. 法院强制执行后果
被法院强制执行的后果是:
1、法院合法采取执行措施,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2、当事人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6. 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几天通知被告
强制执行申请书递交之后法院多久才会下达受理通知书的问题,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执行通知书应该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十日内发出
在我国强制执行会通知被告,法院强制执行一般是执行对方的银行存款、房车、厂房、股权、工资等可执行财产。如果执行法院收到强制执行申请书六个月不执行的,你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6)强制执行后法院扩展阅读:
法院强制执行过程
1、法院强制执行一般是执行对方的银行存款、房车、厂房、股权、工资等可执行财产;
2、申请执行收费标准:《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仲裁机构依法作出的裁决和调解书,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以及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7. 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故意拖延执行怎么办
判决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未执行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
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
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7)强制执行后法院扩展阅读:
法院不执行的情况
《中华人民为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第二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