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南京法官为什么被讽刺

南京法官为什么被讽刺

发布时间: 2021-11-27 01:59:40

❶ 南京王浩大法官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向全社会道歉

当然他是还没有做好像社会公众道歉的准备。同时他的思想和心理现在也没有回未到正轨上

❷ “不是你撞的,为什么你要去扶”是南京法官说的吗

原话并非如此,只是在判决中,出现大量“按常理推定”的推理过程,有些人称之为“自由心证”或“经验主义”,也就是在案后从媒体宣传中看到的: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她?

如果人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送她去医院?

如果不是你撞得,为什么不向家属讨要为老太太垫付的200元钱?

彭宇案中可以看出,法官的审判更倾向于实体正义的追求,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审判路径,去扮演了一个“调停”、“和稀泥”的角色,但可怕的是他绕过的路径却是案件审理的核心——证据。当这样违反法律思维的推理过程,出自于一位司法者、审判者的判决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对于彭宇案只能用一个“反常”来评价,因为它不符合法律、逻辑、经验甚至是道德

(2)南京法官为什么被讽刺扩展阅读:

抛开法律不谈,它还激发了社会道德的一次危机。当人们谈及“扶老太太”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伴随的是言谈者脸上蔑视的表情。没有人敢再去扶摔倒的老人,除非先找来别人来帮他作证或者录像。

见义勇为、尊老爱老变成“笑”谈,当然这一切并非始于彭宇案,但至少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甚至有人评价彭宇案说道:它让中国人的道德素养倒退了20年。

当然不是因为人们素质低,而是素质高的成本太高。虽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可以客观地说,彭宇案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❸ 南京彭宇案法官现在还在干法官吗,徐老太死了吗

这种让中国道德倒退四千年的事情,老太应该被判诬告罪,法官应该被告玩忽职守,立即停职

❹ 南京彭宇案法官王浩现在还在从事法官工作吗

南京彭宇案法官王浩现在没有再从事法官工作。调离法院后,王浩被安排在了离法院10公里之遥的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办。王浩到街道办后被安排在了挹江门司法所。

司法所位于南京市镇江路4号的斜对面,这里离街道办的办公场所还有3公里之遥,司法所在一个破旧的居民生活区的弄堂里,看上去有些破落,以至于连一些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还有个司法所存在。

江苏省某法院一名法官在彭宇案事后曾表示:“不管如何,彭宇案本身对法官王浩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

彭宇案的介绍:

2006年11月20日早晨,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老人徐寿兰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被撞倒摔成了骨折,徐寿兰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彭宇则予以否认。

最后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和解撤诉之后,彭宇也表示,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徐寿兰确实与其发生了碰撞。

彭宇与徐寿兰达成的和解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彭宇一次性补偿徐寿兰1万元;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双方撤诉后不再执行鼓楼区法院的一审民事判决。

❺ 南京彭宇案法官 王浩 现在在做什么徐老太死了没

畜牧一类的人,最好死了干净。

❻ 南京彭宇案的那个狗屁法官现在咋样了

2007年1月4日,66岁的徐寿兰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彭宇将其撞倒在地致其受伤为由,索赔13.6万余元。这起民事诉讼的一审经过了3次庭审,分别在2007年的4月、6月和7月。对于一场普通的民事诉讼而言,如此频繁的开庭并不多见。

2007年9月4日下午4点半,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认为本次事故的双方徐寿兰和彭宇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对受害人徐寿兰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主审法官判决彭宇给付徐寿兰损失的 40% ,共45876.6元。判决结束后,彭宇表示不服判决。

当时这起轰动全国的民事诉讼案一审判决后引起极大争议,有人对主审法官王浩的判决表现出了极度不满。

就在众人期待彭宇上诉后能看到公正的终审判决时 ,2008年3月15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度披露该案双方已庭外和解。至此,为时1年多的彭宇案画上了结案句号。

“不管如何,彭宇案本身对法官王浩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江苏省某法院一名法官事后向本报记者称。

之前,记者联系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谈及彭宇案时,一名法官向记者称,“(王浩)人调走了,我不清楚这事”。

9月25日,该法院一法官向记者证实,彭宇案的主审法官王浩确实是调走了,而调走之前王浩在该院的知识产权庭任职。

调离法院,王浩被安排在了离法院10公里之遥的鼓楼区挹江门街道办。有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彭宇案,王浩不可能被调走。事实上,调到街道办的王浩并没有坐在街道办的办公室里。街道办的一名负责人称,王浩到街道办后被安排在了挹江门司法所。

司法所位于南京市镇江路4号的斜对面,这里离街道办的办公场所还有3公里之遥,司法所在一个破旧的居民生活区的弄堂里,看上去有些破落,以至于连一些住在这里的居民都不知道还有个司法所存在。

❼ 南京法官事件,扶人的人怎么样了

不是他撞的,一分不陪!是他撞的,全部赔,赔10%算什么意思?

❽ 南京法官王浩为什么说“不是你撞的为什么要扶”这句不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的话

是的,不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

彭宇案中可以看出,法官的审判专更倾向于属实体正义的追求,因为他绕过了正常的审判路径,去扮演了一个“调停”、“和稀泥”的角色,但可怕的是他绕过的路径却是案件审理的核心——证据。当这样违反法律思维的推理过程,出自于一位司法者、审判者的判决之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对于彭宇案只能用一个“反常”来评价,所以它不符合法律、逻辑、经验甚至是道德。

(8)南京法官为什么被讽刺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当提到“帮助老太太”这一话题时,常常伴随着说话者脸上带着一种轻蔑的表情。没有人敢再帮助这位倒下的老人,除非他有其他人作证或录下他。做好事,尊老,爱幼,成了“可笑”的话题,当然,这一切不是从彭玉的案子开始的,至少在火上浇油方面起了作用。

彭玉的案件使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倒退了20年。当然,这并不是因为人的素质低,而是因为高品质的成本太高。虽然这是夸大其词,但可以客观地说,彭玉案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彭宇案”有隐情不应被误读

❾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是这件事确实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彭宇案”的负面效应,是许多当事者始料不及的。作为政法部门应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彭宇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对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舆情也没有充分的预计,当此案形成舆论热点后,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相关报道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保障热点案件的公众知情权,妥善处置为当事人保密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9)南京法官为什么被讽刺扩展阅读:

误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关键事实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这个最重要的关节点上,警方丢失了事发时对双方的询问笔录,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证据支撑,其判决结果因此受到舆论质疑。因此,旁听公开审理的一些媒体也逐渐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诬陷”的一边倒倾向。

2、法官在一审判决中对原、被告相撞事实认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引发舆论哗然和公众批评,导致社会舆论普遍不认同一审判决结果。

3、在南京中院二审开庭前,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双方对此均表示满意。

但依据当事人要求,在和解协议中增设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从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时让公众知晓,经数年发酵,逐步演化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热点内容
合同法第七章处罚 发布:2025-07-19 03:57:17 浏览:666
社会与法保姆赶走业主 发布:2025-07-19 02:58:44 浏览:89
会计税法经济法注会 发布:2025-07-19 02:53:50 浏览:454
民事诉讼法涉外与仲裁篇pdf 发布:2025-07-19 02:53:49 浏览:369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中的地位 发布:2025-07-19 02:10:46 浏览:97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发布:2025-07-19 01:54:41 浏览:534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速记口诀 发布:2025-07-19 01:53:22 浏览:555
电大合同法第四次任务 发布:2025-07-19 01:46:43 浏览:522
招标投标实施条例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9 01:31:58 浏览:748
依法治国读后感600字 发布:2025-07-19 01:15:16 浏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