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诗致大法官内容什么
A. 雪莱的代表作有哪些
最最具有代表代表性的是《西风颂》,最最经典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B. 这是一手首雪莱写的诗,名字和详细内容是什么
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出身乡村地主家庭,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而被迫于1818年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仍积极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
MUTABILITY
Th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dies;
All that we wish to stay
Tempts and then flies.
What is this world's delight?
Lightning that mocks the night,
Brief even as bright.
Virtue, how frail it is!
Friendship how rare!
Love, how it sells poor bliss
For proud despair!
But we, though soon they fall,
Survive their joy, and all
Which ours we call.
Whilst skies are blue and bright,
Whilst flowers are gay,
Whilst eyes that change ere night
Make glad the day;
Whilst yet the calm hours creep,
Dream thou--and from thy sleep
Then wake to weep.
Notes:
1. frail:脆弱的。
2. bliss:极乐
3.But these though soon they fall, / Survive their joy, and all/ Which ours we call.--: But though these soon fall, they survive their joy, and all which we call ours(our joy).
无常
一
二
美德,多么脆弱!
友谊,何等难遇!
爱情以多么可怜的幸福
把骄傲伴随它们的欢愉,
所谓“我们的”一切,转瞬即逝,
我们的生活还得继续。
三
趁此刻天色明媚湛蓝,
趁鲜花娇艳芳菲,
趁以前景色还在变换,
白昼尚不曾让位,
宁静的时光仍缓缓流动:
你且入梦——再从梦中
醒来,醒来哭泣。
简评:
诗的主题是关于尘世间万物变化莫测,不能持久;真情易变,经不起时间考验,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因此要把握今天,享受今天。同上首诗类似,这首诗开头也是以一个鲜明生动的具体意象,展现在读者眼前,用“今天”和“明天”的无情对比,暗示出一个残酷的事实:今天还笑盈盈的花朵,明天便凋谢了。使读者不得不产生震动。从这一具体的,诗人进而联想到抽象的人的欲望:我们所想留驻的一切,诱惑我们然后便飞逝而去。然后,诗人由此提出了一个抽象的人生问题:这个世界上快乐究竟是什么?诗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拿闪电做例子:嘲弄黑夜的闪电,尽管瞬间即逝,却闪亮无比。暗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存在的质量和强度。第二节,计人不再谈论自然事物和人的欲望,而开始感慨美德的脆弱,知音难觅,以及爱情的廉价。但与第一节有所不同的是,诗人虽然承认真情的不持久,但却紧接着出现了转折:它们虽然稍纵即逝,但曾带给人的欢乐,却留了下来。最后一节,实际上由一两个句子构成,诗人用祈使句劝戒人们,应该趁天空还闪出爱意,心情享受每一天。按我们常人的平庸的思维逻辑,诗到这里止住就很自然而然了,但作者却不如此。紧接下来的看似自相矛盾的诗句给了读者强烈的意想不到的震动:“趁平静的时刻恍然来临时,你做梦吧。但是,梦中醒来,你却要哭泣。”最后三行冷静的一针见血的预言使第三节开始的幼稚的乐观主义腔调带上了强烈 的现实主义色彩。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不是悲观主义者。虽然做梦终究有醒来的时刻,但梦中毕竟有希冀,有仿,有追求,尽管它不能保证实现愿望,但却是人类企求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一种表现途径。梦是人活下来的动力。在梦中人可以获得暂时的幸福和快乐。可见,作者的思想是辩证的,不是对人生经验的简单的总结,而是包含深刻的哲学内涵。
C. 雪莱的十首经典诗歌分别是什么
《西风颂》《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致云雀》《自由颂》《阿童尼》(阿多尼)《阿特拉斯的女巫》《生命的凯旋》。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第一诗节写西风的威力和它的作用,第14行点出破坏者和护持者,这是贯串全诗的两个主题。
第二诗节用云、雨、冰雹、闪电来衬托描写西风的威力;第三诗节写西风作用于波浪;第四诗节写诗人因西风而发生的感慨,诗人向西风说但愿自己也像枯叶被风带走,虽然不像不羁的雨风那样自由自在,也能分得它的一分猛烈的威力;在最后一诗节里,诗人请求西风帮助他扫去暮气,把他的诗句传播到四方,唤醒沉睡的大地。
最末两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预言革命春天即将来临,给生活在黑夜及困境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革命终将胜利和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深刻揭示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全诗气势雄阔,境界奇丽宏伟,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通篇采用了象征、寓意手法,含蕴深远。
D. 雪莱资料
【雪莱,P. B.】(Percy Bysshe Shelley,1792~1822)英国著名民主诗人。出身乡村地主家庭,20岁入牛津大学,因写反宗教的哲学论文被学校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民族民主运动,而被迫于1818年迁居意大利。在意大利,他仍积极支持意大利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1822年渡海遇风暴不幸船沉溺死。
雪莱是跟拜伦齐名的欧洲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热情而富哲理思辨,诗风自由不羁,常任天上地下、时间空间、神怪精灵往来变幻驰骋,又惯用梦幻象征手法和远古神话题材。其最优秀的作品有评论人间事物的长诗《仙后麦布》(1813),描写反封建起义的幻想性抒情故事诗《伊斯兰的反叛》(1818),控诉曼彻斯特大屠杀的政治诗《暴政的行列》(1819),支持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政治诗《自由颂》(1820),表现革命热情及胜利信念的《西风颂》(1819),以及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人民反暴政胜利后瞻望空想社会主义前景的代表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等。
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夭使、飘浮蓝空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是新世界理想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而且豪迈地预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因此,恩格斯赞美雪菜是“天才的预言家”
E. 谁知道雪莱著名的诗歌有哪些谢谢。
爱尔兰人之歌(TheIrishman`sSong,1809)
战争(War,1810)
魔鬼出行(TheDevil`sWalk,1812)
麦布女王(QueenMab,1813)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1816)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Dream,1817)
致大法官(ToTheLordChancellor,1817)
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AFadedViolet,1818)
雪莱精选集
召苦难(InvocationToMisery,1818)
致玛丽(ToMary,1818)
伊斯兰的反叛(TheRevoltofIslam,1818)
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1819)
饥饿的母亲(AStarvingMother,1819)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andHelen,1819)
含羞草(TheSensitivePlant,1820)
云(TheCloud,1820)
致云雀(ToASkylark,1820)
自由颂(OdeTo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Unbound,1820)
阿多尼(Adonais,1821)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F. 雪莱的简介
全名: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 "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 "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 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主要作品
诗歌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战争(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玛丽(To Mary,1818)
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云(The Cloud,1820)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颂(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斯(Adonais,1821)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剧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
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论文及散文 无神论的必然(1811)
自然神论之驳斥(1814)
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
诗的辩护(1821)
译著
柏拉图《会饮篇》
荷马《维纳斯赞》等
但丁《地狱》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附诗一首
On A Faded Violet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
The odor from the flower is gone, 这朵花的香气已经散失,
Which like thy kisses breathed on me; 如你的吻对我吐露过的气息;
The color from the flower is flown, 这朵花的颜色已经退去,
Which glowed of thee, and only thee! 如你曾焕发过的明亮,只有你!
A shriveled, lifeless, vacant form, 一个萎缩、死的、空虚的形体,
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 它在我荒废的胸口,
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 以它冷漠和无声的安息
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 嘲弄我那仍炽热的心。
I weep ---- my tears revive it not; 我哭泣,泪水无法复活它;
I sigh ---- it breathes no more on me; 我叹息,它的气息永远不再;
Its mute and uncomplaining lot 它沉默、无怨的命运,
Is such as mine should be. 正是我所应得的。
G. 雪莱的诗歌有
雪莱的诗歌最经典的是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来自于雪莱的《西风颂》
H. 雪莱诗选中的致大法官的主要内容
致大法官
题注:1816年11月,雪莱的第一十妻子赫丽艾特自杀身死.同年12月雪莱和玛丽
I. 雪莱著名诗歌
17个帖子-7个作者-新贴子:昨天恐怕大多数朋友读雪诗都是从他们开始的吧。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江枫本,文才斐然~读起来很舒服。下面就是这二位的雪莱译诗穆旦译本。。。
雪莱著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