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活动主持
1. 行政诉讼当中法院主持调解必须坚持什么
行政诉讼不能适用调解方式,只要法院受理,你的诉讼请求合理有依据,就必须有个判决结果,行政机关是对还是错,除非你撤诉。
2. 法院旁听有什么讲究,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可加分
只要是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都可以旁听,旁听案件审理必须遵守法庭规则。
法庭规则第八条到第十二条就是旁听的要求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一条 为维护法庭秩序,保障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时,合议庭的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的审判员主持法庭的审判活动,指挥司法警察维持法庭秩序。
第三条 法庭正面应当悬挂国徽。
第四条 出庭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公诉人或者抗诉人、司法警察应当按照规定着装;出庭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翻译人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应当衣着整洁。
第五条 审判人员进入法庭和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宣告法院判决时,全体人员应当起立。
第六条 审判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审判活动,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第七条 诉讼参与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维护法庭秩序,不得喧哗、吵闹;发言、陈述和辩论,须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
第八条 公开审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听;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需要时,持人民法院发出的旁听证进入法庭。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一)未成年人(经法院批准的除外);(二)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三)其他不宜旁听的人。
第九条 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三)不得发言、提问;(四)不得鼓掌、喧哗、哄闹和实施其他妨害审判活动的行为。
第十条 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
第十一条 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第十二条 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第十三条 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采取强制措施,由司法警察执行。
第十四条 外国人或者外国记者旁听,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十五条 本规则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3. 在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可否主持调解详细原因,谢谢
可以调解。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86.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
和解协议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副本附卷。无书面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87.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
4. 急求!模拟法庭主持人的开场白
直接开门见山
主持再这种场合
和综艺节目不一样
绝对不可以喧宾夺主
法理是很严肃的事情,直接切入主题,会让别人觉得你这个人逻辑明确
5. 收集一份开模拟法庭时的开场台词
模拟法庭开场词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第四组模拟
法庭的现场。我是今晚的主持人严翔。
今天我们将通过模拟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庭审现场,
为大家展示一
个在法律上备受争议的话题,
即
“实施安乐死是否应该属于故意杀人案”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
幸福
的死亡。它包括
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日本、瑞
士等国和美国的一些州通过了安乐死法案。
1976
年日本东京举行
了第一次安乐死国际会议。由于安乐死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道
德、
伦理、
法律、
医学等诸多方面,
我国至今尚未为之立法。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徐景和认为,
《宪法》
规定公民人身自由与人格尊
严不受侵犯,是有特定含义的。公民个人有权选择生存的方式,
在特定条件下也有权选择死亡的方式。
安乐死
是一种在特殊情
况下,在不违背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对
生命的特殊处分方式,这种处分是有严格的条件与程序的。现在
欧洲一些国家所实行的
安乐死
立法都是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
之间所作的选择。因此,认为
安乐死
有背宪法,缺乏基本的构
成要件。从伦理方面讲,公民在遭遇非常的不可逆的身体疾病痛
苦,自愿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条件下实施
安乐死
本身也是合
乎道德的。
宋功德认为,
在这方面法律应该体现人性化。
但是,
安乐死
没有被确认事出有因。首先,在现有的法律条件下,
安乐死
可能引致
故意杀人
患者自杀不会影响别人,但是,如果他
本人想结束生命,医护人员及家属协助满足其请求,在《刑法》
中是
帮助自杀
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罪。其二,
安乐死
如果以法
律形式确认下来,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
命。另外,在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未经法律
许可而结束他人生命,有悖于生存权利的道德准则。
使人无痛苦地死去的做法,是一个长期争论的伦理学、
法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问题。今天,通过这一案例,可以使大
家对安乐死在中国的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今晚的主要演员:„
下面,让我们
先大概的了解一下案由„„
6. 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怎样的效力
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达成的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专协议自双方签名或属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第九十一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释〔2003〕15号)第十五条:“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者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调解协议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调解协议生效后一方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持民事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4〕12号)第十五条:“对调解书的内容既不享有权利又不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不签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
7. 法律方面的班会的开场白
开场白:
1.敬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现在是我们XX季度第X次的班会,受大家的支持我又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XX,今天的主题是和《法律的道德线》。
2.戏剧界、梨园行有句老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前半句,说的是人生有许多矛盾、纠葛,有低谷,有高潮,有如戏剧剧情曲曲折折地展开;而后半句说的是,写好戏、演好戏,要有深刻的人生感悟,识得人生酸、甜、苦、辣、咸,方演得活灵活现、生气淋漓戏中人。
对这句老话,我却要较真一番,说它过于笼统,也有些片面,因为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如戏剧那样冲突不断、跌宕起伏,而三尺舞台上也展演不尽众生百态、人生五味。
我倒是发明了一句话,觉得更能道出生活与戏剧之间的内在因缘,就是:法庭如戏,戏如法庭。这句话,并非故意卖文,而来自实际生活的体验。........(你的内容)..
望采纳
8. 县级法院举办听证会庭长一个人可以主持吗
县级法院举办听证会,庭长一个人可以主持吗县级法院举办的听证会的话。厅长一个人也是可以举主持的,因为听党的话,它是能够主持大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