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战高温

法院战高温

发布时间: 2022-02-20 15:12:50

❶ 关于法院干部离退休年龄的最新规定

法院干部退休年龄跟国家规定是统一的,男职工满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为退休年回纪。答法律依据如下: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❷ 终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行政诉讼法》第九十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

(2)法院战高温扩展阅读:

《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

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❸ 离职后,可以向原单位索要高温等费吗

立秋之后,很多地方天气转凉,高温不再。不过,《工人日报》记者日前采访发现,当前仍有一些劳动者因为高温津贴的事情而发愁。一些行业和企业发放高温津贴仍不到位,有劳动者反映至今“没拿到”。

单位未发高温津贴,有的劳动者选择忍气吞声,但也有的劳动者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那么,如果单位未发高温津贴,劳动者以此为由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会得到法院支持吗?例如,江西省《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高温津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而广东省《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则指出,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不予支持。

此外,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发现,当前各地法院对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也并不一致。

例如,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保洁员刘某一案时指出,拖欠高温津贴不属于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故劳动者诉请公司支付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缺乏依据,不予支持。

不过,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在同一年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认为,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企业每年都应按时足额发放。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属于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以公司未支付其高温津贴为由离职,符合法定的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事由。

2.对高温津贴的理解有不同观点

那么,为何会出现各地判决不一的情况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心主任沈建峰表示,这主要涉及高温津贴是否属于工资的范畴。目前我国工资的概念本身很不清晰,《劳动法》本身并没有工资范畴的界定,这些规范层面的问题导致对于高温津贴的理解有不同观点。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高温津贴虽是劳动者工资总额的一部分,但在工资构成中所占比例很小,并不是劳动者工资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缺失并不会对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健康、发展权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即使用人单位未按时发放高温津贴,并非会影响劳动者的生计,并不属于严重过错。因此未发放高温津贴,不构成劳动合同解除的理由。”沈建峰说。

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此外,《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

据此,有观点认为,高温津贴属于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应纳入劳动报酬的范围。记者采访多位劳动法律师了解到,他们比较认同这一观点。

3.工资的内涵和外延应明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据此,有观点认为,劳动者以单位未支付高温津贴为由离职索要经济补偿应予支持。不过,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崔杰指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情形,其中包括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从立法本意角度主要是因为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对劳动者生存权利最基本的保障。虽然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但是只在高温岗位和高温天气才发放,金额通常也比较低,不会影响劳动者的收入和生活,因此未发放高温津贴不应适用被迫辞职的规定。

“由于高温津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实际上属于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用人单位支付的具有福利性质的款项。该款项并非用人单位必须针对全体员工普遍发放的劳动报酬,故不具有普遍性。因此,高温津贴和2倍工资等款项一样,属于因特定情形而设置的一种款项,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劳动报酬。如用人单位存在拖欠行为,劳动者可主张要求发放,但不能要求支付被迫辞职的经济补偿金。”江苏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薛策说。

“从长远来看,还是应在《劳动法》中明确工资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理解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事由时,不应该拘泥于文字,忘记构成根本违约才是单方解除的前提。”沈建峰说。

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晓敏则建议,可根据拖欠高温津贴数额的大小与劳动者的及时解除权进行权衡。

“如果单位拖欠的高温津贴数额较少(如一年以内的高温津贴),不宜依据《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因拖欠数额较少即赋予劳动者及时解除权,将可能导致劳动者不诚信履行劳动合同。但如果单位拖欠的高温津贴数额较多(如一年以上的高温津贴),因单位在较长时间内故意不予发放或拖延发放,表明其主观恶意较大,已经超过劳动者必要的容忍度。此时赋予劳动者劳动合同单方解除权并要求经济补偿,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利益,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劳动合同的稳定。

❹ 请看补充问题或问题补充,关于法律的提问!

简单来说,行政复议就是对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申诉,要求重新判定。而行政诉讼就是对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或处罚不服,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

❺ 法院面前一般种什么花

应季节改变而改变的小花,花期过了就换的那种

❻ 什么是高温假,可以放几天

截至2019年3月19日,在中国“高温假”多由各地方和单位视具体情况自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并无“高温假”这一说法。

争议

支持方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唐尧建议将高温假写进《劳动法》。他认为,《劳动法》的宗旨就是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劳动环境,尤其是特殊工作环境下劳动者健康的保护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温作业有必要写进《劳动法》。

许多人对此都表示赞同。认为天气最热的时候不过一星期,放假对于单位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反对方

一些工程行业的人士表示高温放假对他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每个工程都有协议,企业必须信守和履行合同。高温放假会影响工期,企业就要违约,放不放假不是这些企业自身可以决定的。

不过一些人也表示,即使不能放假,至少可以在作息时间上稍微调整一下。对于无法放假的企业,则可以给员工以相应的补贴。

(6)法院战高温扩展阅读:

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

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高温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高温橙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37℃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24小时内最高气温升至40℃以上。

❼ 申请工伤不成立,但医院说这种病与工人在高温天气下干重活有关系,想问下这种情况是不是一年以后

赶紧起诉吧,现在要协商也不成,只要诉讼,法院会讲理的。

❽ 我以前是在事业单位做了2年临时工后转为正式职工,后调到法院,请问以前干临时工的两年应该算工龄吗

晕~你怎么进法院的?这不是有明文规定的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自己去看看吧~
转正后的工龄应当按自临时工招工,也就是你和单位签订合同之日起计算~

另附:
机关、事业单位工龄的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❾ 高温假国家有规定多少度可以放假吗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中华全国总工会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第八条 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一)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在高温天气来临之前,用人单位应当对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热点内容
2018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发布:2025-05-22 10:57:22 浏览:657
2020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题型 发布:2025-05-22 10:43:12 浏览:677
教育部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网上注册 发布:2025-05-22 10:43:05 浏览:348
农村常用法律知识宣传 发布:2025-05-22 10:40:19 浏览:473
公司委托的相关法律条文 发布:2025-05-22 10:33:23 浏览:462
民法2答案 发布:2025-05-22 10:20:34 浏览:640
行政诉讼法第69条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2 10:02:18 浏览:209
法官上班时间开房 发布:2025-05-22 09:42:00 浏览:296
李建明律师 发布:2025-05-22 09:37:36 浏览:464
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地址 发布:2025-05-22 09:36:09 浏览: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