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立法院行政院

立法院行政院

发布时间: 2022-02-21 14:30:45

『壹』 行政院的地位性质

从陈马两任领导人对“内阁”的操作来看,台湾的“行政院”制度不同于“议会制内阁制”,即“内阁”不对“议会”负责,而直接对“总统”负责。由于“总统”和“国会”均是民选,两者之间互不隶属,这和美国的总统制类似,内阁当然也就不需要对国会负责。但是如果总统亲政的话,将会承担政治责任的风险,所以总统制下责任内阁的出现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选择。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既维持了“三权分立”的大格局,又让总统能够超脱政治责任之外,一旦总统出现执政危机,他完全可以通过更换内阁的方式转移矛盾焦点,而不需要自己下台。即使总统的政治危机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时候,他仍然可以通过宣布“权力下放”的方式来保住自己的地位。“总统制”下的“内阁制”,是台湾“五权宪法”理论在实践中产生的新政治体制,它的优点在于,将选举和治理区分开来。传统认为选举制度和文官制度不可调和,通过选举上台的官员往往只知道政治斗争和选举,对治国则往往力不能及;而传统的文官制度则不能代表民意,虽然行政效率较高,但容易滋生腐败。“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总统”专心政治,而“内阁”则专心行政,“总统”通过选举产生,然后由“总统”任擅长于行政管理的文官来执掌内阁,做到选举和治理的最完美结合,以刘、吴两届“内阁”为例,“阁员”中不少是精心培养的学者,还有不少博士。
总统制下的责任内阁制,是西方“三权分立”学说和中国传统政治传统相结合的结果,中国古代皇帝并非都有治国的才能,往往将大权授予以宰相为代表的政府来管理国家行政事务(明代为内阁,清代为内阁和军机处)。总统制的缺点在于总统权力太大,人民往往无法控制政府,如袁世凯时期,容易导致独裁;内阁制的缺点是,中央没有权威,地方各自为政,政权更替频繁,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总统制下的内阁制,将总统制和内阁制的优点结合来,取两者之长处,舍两者之不足,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政治体制。
以往的“内阁”一般都作为领导人施政无能的的替罪羊,如陈水扁在位八年间,就换了六届“内阁”。“内阁”承担责任的惯例始于2008年民进党在台湾“立法院”大选中失利,时任“阁揆”张俊雄向台湾当局领导人请辞未获批准。2009年9月,为对八八水灾救灾不力负责,刘兆玄“内阁”请辞获准,正式建立了“内阁”承担政治责任的先例。
当然,这种新的政治体制,是否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要求,则需要历史的进一步检验了。

『贰』 美国的国会分为立法院和行政院+正确+错误

摘要 错误。

『叁』 台湾立委是干什么的

台湾立委就是立法委员会,台湾立法院等同于美国参议院,等同国会,立法院的职权。

立法院有议决法律案、预决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国家其他重要事项等职权。凡法、律、条例、通则均需经立法院通过、总统公布,方得施行。各机关发布之行政命令,则应送立法院查照,也得依法交付委员会审查。

(3)立法院行政院扩展阅读:

若发现其中有违反、变更或牴触法律情形,或应以法律规定事项而以命令定之者,立法院均得议决通知原颁机关於二个月内更正或废止;逾期未更正或废止者,该命令失效。预算为政府施政之根本,审查、议决预算案,是立法院监督政府施政的最佳途径。

行政院於会计年度开始三个月前,应将下年度总预算案提出立法院审议;立法院应於会计年度开始一个月前议决;并於会计年度开始十五日前由总统公布。立法院对於行政院所提预算案,不得为增加支出之提议,亦不得就预算科目间予以增减移动。

至於总决算之审核报告则由审计长提出。立法院得经决议於会期中设调阅委员会或调阅专案小组,就特定议案涉及事项要求有关机关提供参考资料,或调阅文件原本,以作为处理该特定议案之依据。

其他如提出宪法修正案、领土变更案及弹劾总统、副总统等案,交由国民大会复决;提出罢免总统、副总统案,交由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选举人民表决;

於副总统缺位时,补选副总统;对司法院院长、副院长、大法官,考试院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监察院院长、副院长、审计长及监察委员任命之同意权;听取总统国情报告等,也都属立法院之职权。

『肆』 国民政府时期政权体制五院制的内涵是什么

孙中山创立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及考试等五权独立的五权宪法,其目的是要补救三权分立的缺点,希望借此创立五权分工合作的新政府制度。因为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刚刚脱离封建制度,需要一种先进并且好的政治制度,放眼西方的三权分立,孙中山创立了五权分立。但是这个制度几乎没有产生一点点孙中山所想要的作用,可以说一点作用也没产生。根本没有打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因为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就没有完全太平过,军阀混战各自为政,北京政府南京政府武汉政府,政令不一,无法贯彻落实。待到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中国的时候,蒋介石本身是靠军队的实力,有独裁性质,五权分立完全无法制约,到了抗战时期,军事委员会处于特别时期一切权力以军队国家为主,所以什么立法院考试院等都是摆设。到了还都南京宪政时期刚开始还准备还权的作为,但是很短的时间就爆发了内战,所以再一次以军事为主,五权分立再次成为酱油,等到退守台湾时期蒋介石还是大权独握,不过其他机构还是恢复一点权力制约,真正产生作用是蒋经国后期然后至现在台湾的格局。说实话,台湾的政治跟浆糊一样,乱死了,很难出现稳定的政治改革。

『伍』 行政院、立法院为什么要加双引号

你指台湾?政治问题
因为行政院、立法院是国家才有的.
所以台湾这个省不能称其拥有“行政院”和“立法院”

『陆』 台湾的“五大院”是哪五大我知道有“行政院”,“立法院”

台湾的“五大院”:“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试院” “监察院”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行政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和有关部会首长的副署;“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和不管部会之政务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请“总统”任命;“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及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项或涉及各部会共同关系事项;“行政院”对“立法院”所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重要政策有异议时,须经“总统”的核可,才能移送“立法院”复议,若出席“立法院”的三分之二“立法委员”表决维持原决议,“行政院长”应接受该决议或辞职。

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由选举产生的“立法委员”组成,具有决议法律案、预算案、戒严案、大赦案、宣战案、媾和案、条约案及其他重要事务之权。对于“立法院”的职权,自1990年后经历次“修宪”,作了较大变更。依据“宪法”增修条文规定,“立法院”职权尚包括:提“宪法”修正案、决议变更领土、提出“总统”“副总统”弹劾案、对“总统”提名之“司法院”正副“院长”及大法官、“考试院”正副“院长”及考试委员、“监察院”正副“院长”及监察委员行使同意权,并于每年集会时,听取“总统”的“国情报告”。

“司法院”系台湾当局的“最高司法”机关,主管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及对公务人员的惩戒审议等事项,并有“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及命令”之权。

“司法院”设大法官会议,院长为主席,行使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律、命令之职权。下设秘书处、第一厅、第二厅、第三厅、第四厅、参事室、会计处、统计处、人事处、公共关系室以及各种委员会等机构。“司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考试院”系台湾当局最高考试机构,掌理考试、公务人员之铨叙、任免、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考试院”设考试院会议,由院长、副院长、考试委员及考选、铨叙两部部长组成。下设秘书处、会计室、统计室、人事室、诉愿审议委员会、考铨丛书指导委员会、考试院公报指导委员会等机构。

“考试院”置院长、副院长各一人,考试委员若干人,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任命。院长综理院务,并为“考试院”会议主席。

“考试院”设考选、铨叙两部,分别掌理考选行政与文职公务员之铨叙,以及各机关人事机构之管理事项。另外设有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及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监理委员会。

“考试院”名义上仍为台湾当局的最高考试机关,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根据台湾“宪法”规定,该院是台湾当局的最高“监察”机关。1948年5月在大陆选出“监察委员”180人,任期6年,于1954年5月期满。国民党去台后,蒋介石利用“司法院”大法官会议名义,决定“在第二届委员未能依法选聘与召集之前”,“第一届委员继续行使其职权”。

『柒』 台湾所谓的政府机构构成

台湾政府机构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这五院用中山先生的话讲,是各自分立,站在政治学者来讲,这中间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制衡关系,怎么说呢?行政院的施政必须向立法院负责,行政院的官员必须接受立法委员的咨询,行政院的院长有义务到立法院去做施政报告,所有的政策、法律、预算案都要由立法院来制定。所以1947年宪法明白规定:行政院必须向立法院负责。1947年宪法规定了司法院、考试院人选的通过:考试院由考试委员来组成,领导班子就是考试委员,有一个考试院长和副院长。司法院除了本地法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长官,有宪法解释权的大法官,这些大法官和各地法院的法官是法学方面的专家,都是经过考试进去的。大法官尽管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但由于他有权解释宪法,所以政治方面的考虑相当重要。像这些职位过去是由总统提名,监察院同意之后任命的。各位就可以看得出来五院之间是彼此相互制衡的。总统是在五院之上,可总统除了宪法给他的一些形式上的权力以外,对五院的日常事务按照1947年宪法是没有权力直接去干预的。但是根据1947年宪法,目前台湾的总统怎么会去管五院的事情呢?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过去1947年宪法规定他可以提名行政院院长,经过立法院同意之后任命。换句话说:行政院的院长的人选是总统找来的,无论如何,两个之间有这样一个关系在,过去宪法的设计中总统实际上不是去直接管事情的。另外有一个国民大会,1947年宪法中总统是由国民大会的国大代表选出来的,不是直接选举产生,所以总统是受到国民大会的制约的。这是1947年宪法,当时在中国大陆比较能够体现中山先生五权宪法的原理。当然台湾的宪法也没有这么简单,其中一部分一部分非常复杂,这只是把大台湾政府机构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这五院用中山先生的话讲,是各自分立,站在政治学者来讲,这中间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制衡关系,怎么说呢?行政院的施政必须向立法院负责,行政院的官员必须接受立法委员的咨询,行政院的院长有义务到立法院去做施政报告,所有的政策、法律、预算案都要由立法院来制定。所以1947年宪法明白规定:行政院必须向立法院负责。1947年宪法规定了司法院、考试院人选的通过:考试院由考试委员来组成,领导班子就是考试委员,有一个考试院长和副院长。司法院除了本地法院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长官,有宪法解释权的大法官,这些大法官和各地法院的法官是法学方面的专家,都是经过考试进去的。大法官尽管是法律方面的专家,但由于他有权解释宪法,所以政治方面的考虑相当重要。像这些职位过去是由总统提名,监察院同意之后任命的。各位就可以看得出来五院之间是彼此相互制衡的。总统是在五院之上,可总统除了宪法给他的一些形式上的权力以外,对五院的日常事务按照1947年宪法是没有权力直接去干预的。但是根据1947年宪法,目前台湾的总统怎么会去管五院的事情呢?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过去1947年宪法规定他可以提名行政院院长,经过立法院同意之后任命。换句话说:行政院的院长的人选是总统找来的,无论如何,两个之间有这样一个关系在,过去宪法的设计中总统实际上不是去直接管事情的。另外有一个国民大会,1947年宪法中总统是由国民大会的国大代表选出来的,不是直接选举产生,所以总统是受到国民大会的制约的。

『捌』 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和立法院,在1946年《宪法》生效时,两者有何职权上的区别

彼时的国大,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重要事项。
孙中山把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与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并施行五权分立,分属五个不同部门,即立法院、行政院、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立法院行使立法权。

『玖』 谁能介绍一下台湾的政体

台湾政治体制

“行政院”

台现行“宪法”规定“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故所有行政机关皆直接或间接隶属于“行政院”,受其指挥监督。如“行政院”各“部、会”的重要决策皆须经“行政院会议”讨论议决;行政机关向“立法院”提出的各种法案,皆须经由“行政院”提出;“行政院”及所属“部、会”皆以“行政院”名义,向“立法院”提出预算案,向“监察院”提出决算案等等。此外,作为最高行政机关,凡非属“总统”以及“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等四“院”的职权,都可归由“行政院”负责。

此外,台“宪法”同时也规定“行政院向立法院”负责。“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方式有三项:

一是“立法院”享有质询权:“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针及施政报告之责,“立法委员”在开会时,有向“行政院长”及“行政院”各“部、会”首长质询之权。另“行政院”遇有重要事项发生,或施政方针变更时,“行政院长”或有关“部、会”首长应向“立法院院会”提出报告,并备质询。

二是“立法院”享有“倒阁权”:“立法院得经全体立法委员1/3以上连署,对行政院长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72小时后,应于48小时内以记名投票表决之,如果全体立法委员1/2以上赞成,行政院应于10日内提出辞职,并得同时呈现请总统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获通过,一年内不得对同一行政院长再提不信任案”。

三是“立法院”享有法律、预算议决权:对于“行政院”向“立法院”所提出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及其它“国家重要事项”,“立法院”都享有最终议决权。虽然“行政院”对于“立法院”决议的法律案、预算案、条约案,如认为有窒碍难行时,得经“总统”之核可,于该决议送达“行政院”10日内,移请“立法院”复议,复议案逾期未议决者,原决议失效;复议时,如经全体“立法委员”1/2以上决议维持原案,“行政院”应即接受决议。

“行政院院会”,是“行政院”的决策机关,由“行政院”正、副“院长”、各“部、会”首长、“政务委员”组成,“院长”主持会议,并邀请有关人员列席备询。根据“行政院组织法”的规定,“行政院”置“秘书长”、“副秘书长”各一人。院内设“秘书处”、“参事”、“诉愿审议委员会”、“法规委员会”、“人事室”、“会计室”等,处理幕僚业务。

“行政院”于1948年5月在南京成立。其下属机构的设置历经多次演变,至2000年5月为止,有八“部”、二“会”、一“行”、一“处”、二“局”、二“署”、一“院”、十七个“委员会”。

『拾』 国民党行政院类似于现在什么机构

台湾的行政院类似于我国的国务院,根据台湾当局“宪法”规定,“行政院”是台湾当局最高专行政属机关,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行政院是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和1949年10月1日之后的台湾地区政权的机关。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第53条规定:“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因此行政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并依《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第3条第2项之规定对立法院负责。



(10)立法院行政院扩展阅读:

行政院的第一任院长是谭延闿,国民党逃往台湾时的院长是阎锡山,迁台后首位被新任命的院长是陈诚,现任院长为苏贞昌。中国民主社会党籍知名学者张君劢在1947年起草宪法时,设计偏向内阁制,行政院院长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总统政令以行政院院长副署为条件,近似内阁总理。国共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以动员戡乱为借口,通过临时条款赋予总统大权;国民党政府逃台后,蒋中正长期担任总统,并以带有军事专政性质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作为统治根基,导致宪法原始设计无法施行。

热点内容
两会婚姻法报告 发布:2025-05-22 00:08:17 浏览:719
行政法中不能当主持人的 发布:2025-05-22 00:07:24 浏览:908
金平区法院 发布:2025-05-21 23:50:07 浏览:404
刑法国家安全 发布:2025-05-21 23:47:52 浏览:609
刑事诉讼法怎么提起民事诉讼 发布:2025-05-21 23:42:43 浏览:892
乡贤的道德精神是可以看见的 发布:2025-05-21 23:41:07 浏览:140
平阳司法鉴定 发布:2025-05-21 23:08:12 浏览:558
城乡规划法条例 发布:2025-05-21 23:06:20 浏览:434
重庆校车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21 23:00:29 浏览:597
人民日报关于法治 发布:2025-05-21 22:48:15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