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更正裁定

法院更正裁定

发布时间: 2022-03-07 14:57:49

1. 一审法院在判决后作出补正裁定的,上诉期如何计算

以我的观点来看,那要看补正裁定的内容:如果裁定只是针对错别字等轻微错误作出,对判决的内容没有影响的话,应从判决签收之日计算;如果裁定是针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判决主文等重大事项作出的,改变了判决内容,直接影响了你的权利和义务的话,应从收到裁定之日开始计算上诉期限。

2. 补正裁定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补充裁定书与判决书、裁定书或者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均属法院法律文书的一种。
2、补充裁定仅是对法律文书中的笔误进行补正,其是作为被补正的法律文书的附件存在的,与被补正的法律文书密不可分。
3、补充裁定书对判决书、裁定书或者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具有补正、补漏、补错功能。
4、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现有法定的可以补正的事项,可随时下发补正裁定书予以补正,不必等到判决书生效。
5、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补正裁定书作出后或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是不能上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 法院如何更正判决书错误

如果是词句的打印错误或表述或计算错误,不影响整个判决书的基本专内容的,可以由属法院以裁定书的形式进行补正。如果事实的认定错误或是适用法律错误的,就必须要经过审判监督程序来启动再审程序,撤销原判,重新审判了。

4. 法院对已生效判决发的补正裁定该如何处理

法院对已生效判决发出补正裁定,则是对原判决中笔误的纠正,就补正裁定部分的效力要优于原判决书,因此须按补证裁定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4)法院更正裁定扩展阅读: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6条将“笔误”解释为“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写和其他笔误”,但是该解释的“笔误”的范围不够明确,按照民诉法的规定和立法本意,裁定只适用于解决程序上的事项,因此法律文书中的笔误应该界定为法律文书主文以外的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而不应包括涉及案件事实改变、实体变更的笔误。

如果用裁定补正形式进行纠正错误,实际上是变更了实体处理结果,相当于又下发了新的判决,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补正笔误裁定,不允许上诉,如果当事人对法院作出的判决没有意见不上诉,而对后来法院下发的补正裁定有意见却不允许上诉,这实际上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该错误不能用裁定进行补正,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

民事裁定书(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用),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参考资料:中国最高法院-民事裁定书(补正法律文书中的笔误用)

5. 如何申请法院出具更正原判决书中出现姓名笔误的更正裁定书

法院如果知道有笔误的话,就会给予更正出裁定书的,你去法院说一下情况

6. 怎样去法院申请更正裁定书

如果发现法院的裁定书有笔误等情况可以电话联系承办法官下补正裁定

7. 法院民事裁定书写错了该怎么办

法院民事裁定书写错了,应该给予纠正,重新制作。
针对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民诉法专门规定了补救措施,即法院可通过“民事裁定书”的形式予以补正,说明情况、改正差错,并送达当事人。这说明立法上已经预见到法律文书“笔误”的情形,也反证法律文书“笔误”存在的某种现实合理性。
当然,司法文书具有严肃性、公正性,一些生效裁判文书还具有生杀予夺的性质,事关当事人巨大权益,决不可等闲视之,否则将影响公平正义,伤害司法公信。
但是,站在公允、客观的角度,我们也无需过度解读“笔误”现象,只要不是故意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工作中偶尔的“笔误”也情有可原,贵在及时发现、纠正,亡羊补牢未为晚。同时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强化责任监督,“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能屡错不改,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甚至酿成难以补救的后果。法院民事裁定书,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按照法律不同规定可以分为:准予上诉的民事裁定书、不准上诉的民事裁定书和准许复议的民事裁定书等。
按程序的不同可以分为:第一审民事裁定书、第二审民事裁定书、再审民事裁定书、督促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公示催告程序的民事裁定书、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民事裁定书和执行程序的民事裁定书。

8. 民事判决书错误,法官该如何做补正裁定

在现行法上,来当涉及判决自书中的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时,法院可以通过不可上诉的裁定补正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七项和第二款,《民诉解释》第二百四十五条)。

法官如果在裁判文书宣告或者送达后发现文字差错,文字差错严重,应收回裁判文书,并且分别以校对章补正、重新制作裁判文书或者制作裁定予以补正(《法官行为规范》第五十四条)。
这样看,对于形式上的错误,现行法已经明确设立了补正裁定制度,由于规则长期不变,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实务做法。至于如何在这一基本规则之上判断笔误的内涵外延、如何具体安排补正的程序,仍有待进一步的解释。

热点内容
华政经济法专业分数线 发布:2025-05-16 18:46:05 浏览:222
南京法律顾问锦天城 发布:2025-05-16 18:35:37 浏览:898
司法拍卖房产技巧 发布:2025-05-16 18:10:22 浏览:86
电大法学论文答辩 发布:2025-05-16 18:10:21 浏览:461
资产评估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6 18:06:35 浏览:68
韩国法官收入 发布:2025-05-16 18:01:22 浏览:480
网站备案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6 17:56:32 浏览:250
司法部关公证 发布:2025-05-16 17:48:11 浏览:339
2015年法律网络法律知识答案 发布:2025-05-16 17:44:50 浏览:465
司法刑法执行 发布:2025-05-16 17:32:05 浏览: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