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法院何涛
发布时间: 2022-03-10 13:25:41
① 两兄弟入室盗窃,遇偷情男女杀亲夫而施救,法院该如何审理
关于紧急避险要不要避险意识,目前,我国有说服力的观点存在争议,行为无价值论认为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有避险意识,而结果无价值论观点则采避险意识不要说,承认偶然避险也成立紧急避险。本文采结果无价值论观,认为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当一行为偶然地保护了法益,虽然其行为不具有正当性,但根据法益衡量原则,行为保护了更优越的法益时,阻却行为的违法性。
本案中,当兄弟两入室盗窃被发现时,段成持的菜刀上沾有血迹,且兄弟两抢劫走的钱包内身份证与段成不是同一人,而刀上的血并不是兄弟两人所留,因此,引起了兄弟两的怀疑,可能有血案发生,兄弟两基于保护人命的动机,再次返回林月娇家中时,夺下了段成正砍向林月娇老公的刀,偶然得救了其老公的命,虽然兄弟两没有紧急避险意识,却因抢劫行为偶然地保护了林月娇老公的命,在林月娇财产法益与其老公的生命法益面前,生命更值得刑法保护,因此,本文认为,兄弟两的行为系偶然避险,阻却其行为的违法性,不应再评价兄弟两人的抢劫行为。
结语:关于偶然避险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阻却行为的违法性,目前,主流刑法理论尚存在争议,因此,法院判决合理合法。但本文认为,行为无价值重在评判行为的恶,而结果无价值重在评判如果的好坏,在认定犯罪时更具有客观性,尤其在当前,公民权利极易受到公权力的侵犯时,采结果无价值认观点,更有利于保护人权,因此,本文认为,偶然避险虽然避险行为看起来是恶的,但却意外地保护了更优越的法益,因此,承认偶然避险成立紧急避险,阻却行为的违法性,更具有合理性。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