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官与领导

法官与领导

发布时间: 2022-03-16 08:21:50

法院里庭长和法官谁大

庭长比法官职务大。
只有法官才能当庭长。
不是法官的一定不能当庭长。
一个庭可以有好几名法官。
法官一定要接受庭长的领导。

㈡ 法官的直属上司是谁

实际工作中,至少有:1、上级法院院长。虽然名义上法院之间系业务指导关系,但回是操作中上下答级法院肯定是一般行政机关的管理关系。2、同级党政机关负责人。例如,基层人民法院院长要受区、县委书记的领导,市中院院长受市委书记的领导。3、同级政法委。政法委是统领公检法三机关的党委机关,自然是法院院长的党内领导人,一般情况下由公安局局长兼任。例如,最高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同志是中央政法委的副秘书长,同时兼任最高院院长。因此,从法院系统内部管理、当地党政机关管理、党委管理角度,各有主管领导。而且,绝大多数院长都是上级法院或者是当地党政机关领导任命的,不一定是法院内部选任。

㈢ 法院各领导如何称呼他们

要称呼法官。知道领导的职位,庭长、院长、法官,加上姓即可,如某院长。不知道职位,一律称呼某法官最好,不要称呼某同志。即使他只是一般文职人员或者书记员,这样称呼也不会太离谱。如果他从事的岗位与法官一职有较大差异的话,你这样称呼他他会主动提醒你他的实际职责。

拓展资料

法院组织体系:

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审判机关,负责审理各类案件,制定司法解释,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依照法律确定的职责范围,管理全国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

高级人民法

高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以及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依法审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2、下级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3、对下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

4、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包括: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省、自治区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经济审判庭,根据需要可以设其他审判庭。

依法审判下列案件:

1、法律、法令规定由它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2、基层人民法院移送审判的第一审案件;

3、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

4、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基层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法院、自治县人民法院以及市辖区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庭设庭长、副庭长。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它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对所受理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

除审判案件外,并且办理下列事项:

1、依法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

2、依法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专门人民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是中国统一审判体系——人民法院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包括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农垦法院、石油法院等。

专门人民法院与地方法院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

1、专门人民法院是按特定的组织或特定范围的案件建立的国家审判机关,而地方人民法院是按照行政区划建立的国家审判机关。

2、专门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具有专门性,即专门人民法院所审理的案件的性质不同于地方人民法院,受理管辖案件的范围具有特定的约束。

3、专门人民法院的产生及其人员的任免不同于地方人民法院。例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并不是经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而是由最高人民法院联同中央军事委员会任命的。

㈣ 法院领导与女当事人暧昧如何处理暧昧

应该回避。因为根据法律的规定,法官与当事人存在以下关系的,法官应该回避:
1、配偶
2、近亲属
3、上下级关系
4、同事关系
5、同学关系
6、与案件的当事人的利益关系
7、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所以,法官应该自行回避,如果法官不回避,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要求该法官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
第三条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法官应当公正对待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对一切个人和组织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条法官应当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
第六条法官审判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第七条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十条法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秉公办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四)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保守国家秘密和审判工作秘密,对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六)依法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七)通过依法办理案件以案释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㈤ 法官是政府官员吗

法官不是政府官员。

我国的国家机关分为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如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等,也叫政权机关。而法官隶属于人民法院,政府官员隶属于行政机关。

法官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在司法机关(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是司法权的执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国家中法官的角色不尽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响或掣肘、刚正无私地根据法律判案。

(5)法官与领导扩展阅读:

历史:

中国历史传说,古代帝尧时代中有一位公正的法官皋陶,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他有一只独角兽,在难以判决之时根据碰触可以决定谁有罪。

职责:

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中国法官的装束:

法官服是法官的工作制服,法官服样式有:男式风衣、女式风衣、男式夏装、女式夏装、法官袍(男女一致),上班时间和外出执行任务时,夏季时穿夏装,冬季时穿风衣,开庭一律穿法官袍。首席大法官着中国法官统一服饰

2000式审判服,完全取消了带有军事化的装饰,突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文职政法官员的特色;法官袍的设计思想,完全源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

2000年3月10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身着2000型新式法官服,向人大代表做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肖扬的着装,一下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天,国内外各媒体纷纷给予报道:中国法官要换新服装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设计指导思想,2000式审判服的设计力求突出有中国特色的法官形象。大连碧海企业集团公司首席设计师于泽正参与了2000式审判服的设计工作。他告诉记者,接到设计要求后,他们设计出两套方案:中山装与中山装式袍;西服与宽松式散袖口袍。

㈥ 法官和主审法官有什么区别

法官和主审法官的抄区别在于,法官是对普通法官和主审法官的统一的职务称呼;主审法官是在法庭上对某个案件主理法官的称呼,在案件中,主审法官是可以申请更换的,但是必须提供法定理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

(6)法官与领导扩展阅读:

主审法官是为了提高办案效率而在合议庭内部进行分工的产物,主审法官的主要职责如下:

1、与其他法庭上的成员(普通法官等)平等地参与案件的审理、评议和裁判等审判活动;

2、负责处理该案件办案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具体事务,比如主要包括保管案卷材料、调查收集证据、委托鉴定或审计、组织庭外调解、制作法律文书等辅助性事务;

注意事项:主审法官在处理具体事务时,是以合议庭的“代理人”角色出现的,只能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以合议庭的名义行事,要接受审判长的指导和其他成员的监督并做好通报工作,当然行为后果也由合议庭承担。

㈦ 院长、庭长、法官、审判长、检察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首先来说,检察院和法院并不是一个机构,检察院是公诉机关,理论上是与政府平级的,法院是审判机关,和检察院一样,与政府平级。所以法院院长和检察长没有什么关系。

2、一个法院,院长是总负责人,只有一人。法官是审判人员,可以是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审判长是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院长、庭长、审判员均可担任审判长。

3、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中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高级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

(7)法官与领导扩展阅读

1、人民法院院长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负责人。负责领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

2、庭长是一种固定职位。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

3、《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二条明文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4、审判长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组成的合议庭中,负责组织审判活动的审判人员。但审判长不是固定的职称,是为审理某一具体案件而临时设定的。

5、检察长是检察院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由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经市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对区委、区人大和市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㈧ 面对老领导,法官如何下判

如果证据确凿,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或者当地政法委投诉,一定会得到处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落实〈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的实施办法》:
第六条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上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因履行法定职责,需要对正在办理的案件提出监督、指导意见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或相关工作程序以书面形式提出,口头提出的,应当由办案人员如实记录在案。

第七条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应当将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和上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因履行法定职责提出监督、指导意见的批示、函文、记录等资料存入案卷备查。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反规定过问案件的行为,应当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请托说情、打探案情、通风报信的;

(二)邀请办案人员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的;

(三)不依照正当程序为案件当事人及其关系人批转、转递涉案材料的;

(四)非因履行职责或者非经正当程序过问他人正在办理的案件的;

(五)其他违反规定过问案件的行为。

㈨ 在法庭上法官,审判长是领导吗

不一定,一般法官也可能是审判长,如三个中其它两个都是人民陪审员时,即使这个法官是新手也会是审判长。

㈩ 谁是法官的上司院长还是法律

院长是法官的上司。
法律是院长和法官共同的“上司”。
法官要服从院长、院长要服从法律。

热点内容
法律援助工作的期许 发布:2025-05-14 07:06:27 浏览:979
婚姻法几月份能考 发布:2025-05-14 06:33:07 浏览:572
劳动合同法第几条规定产假 发布:2025-05-14 06:31:53 浏览:142
中医法规颁布 发布:2025-05-14 06:30:56 浏览:395
医师法规考试 发布:2025-05-14 06:26:11 浏览:751
公司法人可以改吗 发布:2025-05-14 06:18:28 浏览:33
法律硕士六脉神剑下载 发布:2025-05-14 06:15:29 浏览:727
法是产生于什么社会 发布:2025-05-14 06:12:49 浏览:246
司法考试卷四2016 发布:2025-05-14 06:07:52 浏览:771
向治朝法官 发布:2025-05-14 06:07:48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