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法院
① 法院起诉都需要带什么材料
起诉需要的材料如下: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起诉状。
(1)涉诉法院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② 如何在网上向法院起诉
1、进入“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一般情况下,除较大城市外,可选择受诉法院所属省的“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如受诉法院为信阳地区的法院的,则搜索进入“河南法院网上诉讼服务平台”。
2、找到“网上立案”选项点击进入登录页面,首次进行申请“网上立案”的,需要注册账号,账号注册成功后返回登录页面进行登录;登录页面除了普通的账号登录入口,下方还有律师专用通道,律师可凭执业证书编号进入登录页面。
3、进入登录页面后,选择“我要立案”,然后选择“预约法院”。在这个页面选好受诉法院。
4、填写起诉材料、证件材料、证据材料,完成后点击“确认提交”按钮。
以上步骤完成后,申请“网上立案”程序就完成了。
③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与汇法风险信息网都是可以查司法涉诉类的吧
风险预警网收录海量各级人民法院判决文书、企业/个人案件信息、法院执行信息、税务信息、行政执法信息、催欠信息等并每日更新。
④ 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是办理什么的
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是一个办公场所,法院将存档窗口,存档费用窗口,退款费版用窗口权,执法存档窗口,法律咨询窗口和其他办公窗口组合在一起,以方便当事人。
它为诉讼和审判业务提供服务,包括审查和归档各种案件,在起诉前保全财产,提起诉讼,退还诉讼费用和案件,由当事方收集和转让案件材料以及答复咨询。
(4)涉诉法院扩展阅读
诉讼服务中心是人民法院向社会树立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展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平台。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司法为民模式,丰富诉讼服务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诉讼服务,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更多获得感。
要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发挥出整体合力。要把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与“分调裁”机制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审判效率,促进司法公正。
姜伟强调,当前人民法院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面做好党的十九大期间涉诉信访工作,努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⑤ 如何在网上向法院起诉
网上向法院起诉可登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提交立案申请。办理流程如下:
1、在互联网搜索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网,点击并进入。
(5)涉诉法院扩展阅读:
为依法及时公正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等案件,推动审判工作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受理巡回区内相关案件。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共设立了六个巡回法庭。
第一巡回法庭设在广东省深圳市,巡回区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省区。
第二巡回法庭设在辽宁省沈阳市,巡回区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第三巡回法庭设在江苏省南京市,巡回区为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五省市。
第四巡回法庭设在河南省郑州市,巡回区为河南、山西、湖北、安徽四省。
第五巡回法庭设在重庆市,巡回区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五省区市。
第六巡回法庭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巡回区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内蒙古等五省区市有关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直接受理。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设审判机构。巡回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和决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决定。
巡回法庭受理的案件,统一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立案信息、审判流程、裁判文书面向当事人和社会依法公开。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巡回区内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以下案件:
(一)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二)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三)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提起上诉的案件;
(四)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或者民商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案件;
(五)刑事申诉案件;
(六)依法定职权提起再审的案件;
(七)不服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罚款、拘留决定申请复议的案件;
(八)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批准延长审限的案件;
(九)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和司法协助案件;
(十)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巡回法庭审理或者办理的其他案件。
知识产权、涉外商事、海事海商、死刑复核、国家赔偿、执行案件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暂由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审理或者办理。
由巡回法庭受理案件的来信来访事项由巡回法庭依法办理。
⑥ 民事诉讼的法院如何选择
有了纠纷,并不是向任何一个法院起诉都可以的,要根据法院的管辖范围,正确选择。不仅要选对级别,还要选对地域。
(1)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要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有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但受理案件的范围不同,具体而言:①基层人民法院。指县级、不设区的市级、市辖区的法院。除了法律规定由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最高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余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③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④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案件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2)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一般情况下,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管辖标准,比如: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等等。
⑦ 法院起诉流程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在我国,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称之为原告,原告在提起诉讼时首先应当提交起诉状;并向法院提交相应的证据材料,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提交证据应当尽可能做到能够证明案件基本事实以及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应当制作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来源和证明目的;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办理立案手续,通知原告预缴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并排期开庭;对于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会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如果人民法院立案庭经审查发现案件不在其管辖范围内,也会明示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 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 状副本发送原告。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由此可知,如果作为被告应诉,则应该积极与法官联系,按照法院的指示和法律规定积极应诉,被告同样具有辩论权利、抗辩权利,同样可以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