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法院开庭为什么直播

法院开庭为什么直播

发布时间: 2022-05-27 16:54:28

法院审判有直播吗

法律分析: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是可以进行视频直播的,但是没有依法公开的庭审是不能进行视频直播的。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案件庭审进行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助推司法公开,无疑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切实保障,是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查询和监督的有效手段。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公开审判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案件的审理活动,并且对案件的审理活动进行监督,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㈡ 民间借贷法院开庭审理,债权人可以要求网络直播吗

民间借贷法院开庭审理,债权人是否可以要求网络直播,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国民事、行政、刑事三大诉讼法均规定了公开审判的原则: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等少数情形以外,其他绝大多数都应当公开进行。公开审判对应的是秘密审判,其对于司法公正的作用不言而喻。
“网络庭审直播”指的是人民法院获得上级法院和中国法院网的审核批准后,通过官方网站视频直播形式向公众直播。直播过程为人民法院专门调派干警负责庭审拍摄,以及图像、文字内容同步录入,中国法院网也同步制作和审核把关,确保整个庭审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广大群众

㈢ 为什么有的案件没有庭审直播

法律分析:看不到法院的庭审现场直播,可能是因为这个案件,法院没有直播。不是所有的案件法院都直播的。法院是有选择的直播。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对于下列案件,不得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二)检察机关明确提出不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并有正当理由的刑事案件(三)当事人明确提出不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并有正当理由的民事、行政案件(四)其他不宜庭审直播、录播的案件。

㈣ 庭审可以直播吗

法律分析:可以的。为贯彻落实审判公开原则,扩大法制宣传效果,规范人民法院庭审直播、录播活动,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通过电视、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传媒系统对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直播、录播,应当遵循依法、真实、规范的原则。

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对于下列案件,不得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等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

(二)检察机关明确提出不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并有正当理由的刑事案件;

(三)当事人明确提出不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并有正当理由的民事、行政案件;

(四)其他不宜庭审直播、录播的案件。

第三条 人民法院进行庭审直播、录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公开范围进行,涉及未成年人、被害人或者证人保护等问题,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

㈤ 如何评价我国的庭审直播制度

  •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裁判文书公开只是结果公开,庭审直播将司法过程公开是更重要的公开。公开开庭本来就是要向全世界公开,庭审直播不过是借助网络技术手段更好的落实了这一要求。因此庭审直播本质上并非制度变革,而是技术创新。

  • 现在的问题是,越是重大、复杂、敏感的案件,越是需要社会强力监督的案件,法院越不愿意庭审直播。我先举两个例子。

  • 我代理的陕西汉中张扣扣故意杀人案就是如此。张扣扣本人在第一次庭前会议上提出,希望庭审能进行视频直播。后面我会见张扣扣的时候,他说他想对这个世界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第一次庭前会议的时候,法庭不置可否。

  • 第二次庭前会议期间,我提出了六条支持庭审视频直播的理由。检察官提出反对意见,主要理由有两个:一是被害人家属反对,不希望二次伤害;二是有些内容过于血腥。我当场反驳:一是庭审直播是为了保护被告人诉讼权利,应当站在被告人立场去思考和决定;二是血腥的内容可以技术化处理,不用原生态在网络上呈现。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法庭最后决定采取微博图文直播的形式。张扣扣本人对此虽不满意,但基本能够接受。

  • 庭审结束后,我大致翻看了一下陕西汉中中院微博图文的内容,应该说错漏还是不少。有些辩护意见没有完整呈现,很多表达跟我们的原意有出入。或者张冠李戴,把我的发言和殷律师的发言搞混了。这可能跟书记员当庭记录错漏有关。

  • 在此之前,我代理的陕西渭南六岁男童鹏鹏被继母虐待成植物人一案,因为社会关注度极高,法院对庭审进行了直播。那天的庭审,有几百万人通过网络进行了观看。但是因为我们当庭发表的代理意见比较尖锐以及法庭当庭判决结果引发潮水般的质疑,法院很快就把直播链接给删除了。事后很多人再想看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了。

  • 我举的两个例子,社会关注度都很高,央视都在现场进行了录播,但在对外直播方面都打了不同程度的折扣。事实证明,微博图文直播在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方面肯定是不如视频直播的。庭审直播应该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事后不能允许主审法院任意删除链接。

  • 去年和今年,徐昕教授代理的吉林辽源王成忠案和山西太原姜玉东案两个案件都因为直播引发了全国关注。两个案件的直播时间都不长,但都非常精彩。吉林辽源王成忠案因为法院管辖权问题或者法官回避问题,山西太原姜玉东案因为出庭人员资格及其关联的实体问题,合议庭在短暂僵持之后都草草结束。我在想,这还是程序问题就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如果是实体问题岂不是争议更大?我非常好奇这两个案子后续开庭是否还会庭审直播。法院还有信心直播吗?检察院还会同意直播吗?一旦把争议暴露在阳光下,退缩的并不是辩护人,这非常能说明问题。

  • 所以,庭审直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其制度化,使之无差别的得到一体适用,从而真正成为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手段而不是对外作秀的政绩工程。光看直播率有多少并无意义。没有争议的案件,认罪认罚的案件,直播再多也没用。就像讯问录音录像,关键突破时候的口供永远没有录像,拿出来的录像都是承认有罪的。选择性的录音录像起不到制约侦查权的作用,选择性的庭审直播也起不到制约审判权的作用。

  • 没有争议的案件其实可以不直播。有争议的案件才更应该进行庭审直播。当然也要采取完善的技术配套措施,做好对被害人和证人的保护,确保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不受侵犯。

  • 这就要求最高法制定司法解释的时候,要封堵漏洞,不要随意开口子、留后门。这一点在裁判文书公开中教训尤其深刻。当时的司法解释留下了太多弹性空间,导致许多重大、典型案件的判决书选择性不上网。

  • 规则是一个整体,不允许随意的例外。一个例外就是一个黑洞,会伤害规则的整体有效性,会导致规则的整体溃坝。必须明确凡是公开开庭的案件一律实行庭审直播,除非当事人及辩护律师一致同意不直播。一审应当直播而不予直播的,应当视为重大程序违法,二审可据此发回重审。二审应当直播而不直播的,可据此申请启动再审。

㈥ 什么是庭审直播

庭审直播,是指法院通过最高法院的官方网站视频,以直播的形式向公众直播庭审全过程。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第二条 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㈦ 为什么法院对二审庭审现场进行直播

人民法院对庭审进行直播,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最高法院要求所有案件应当直播,但是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属,部分法院执行不力,大部分案件没有进行直播。
所以,一审案件的庭审没有直播,而二审法院对二审案件的庭审进行直播,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直播录播庭审活动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通过电视、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传媒系统对公开开庭审理案件的庭审过程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的直播、录播,应当遵循依法、真实、规范的原则。
第二条人民法院可以选择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意义的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庭审直播、录播。

㈧ 法院在什么情况下用视屏直播开庭

1、有影响性 2、有代表性 3、法院视情况决定 4、大部分案件不公开直播审理

㈨ 在什么情况下,法院可以对庭审进行平台直播

“网络庭审直播”指的是人民法院获得上级法院和中国法院网的审核批准后,通过官版方网站权视频直播形式向公众直播。

直播过程为人民法院专门调派干警负责庭审拍摄,以及图像、文字内容同步录入,中国法院网也同步制作和审核把关,确保整个庭审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广大群众。

中国法院网的网络直播系统包括:庭审直播、现场直播和嘉宾访谈,各法院网及各级法院可以直接与中国法院网联系进行相关直播,全面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9)法院开庭为什么直播扩展阅读:

在阳光司法背景下,除了法律规定不宜公开的内容外,人民群众想知道什么,就应当公开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司法公开应是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与时俱进、追求能动司法精神的正确举措,而旁听案件显然是公众参与审判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近些年来,公民旁听制度从无到有,显示出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案件庭审进行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助推司法公开,无疑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切实保障,是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查询和监督的有效手段。

热点内容
关爱成长法治护航征文 发布:2024-05-19 19:44:11 浏览:725
经济法总论试题课后 发布:2024-05-19 19:44:10 浏览:978
上海政法学院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发布:2024-05-19 18:16:11 浏览:97
大理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4-05-19 17:41:50 浏览:101
衡阳司法强拆 发布:2024-05-19 17:40:26 浏览:913
行政法学简答题 发布:2024-05-19 17:18:49 浏览:883
判决书法院 发布:2024-05-19 15:55:58 浏览:483
最新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 发布:2024-05-19 15:23:29 浏览:915
实质主义商法 发布:2024-05-19 13:42:13 浏览:211
新闻导火线中的行政法 发布:2024-05-19 12:26:12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