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法官制度
① 香港的法官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香港特区《基本法》第九十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回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答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职,还须由行政长官徵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② 现在香港的法院法官还是外国人
香港法院允许有外籍法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仍旧实施普通法制度,在判决时可以引用其他地区国家的法律,也可以聘请其他地区的法官。
现任香港终审法院的常任法官包致金法官就是巴基斯坦裔法官,但是首席大法官的出生地在香港。
(2)香港大法官制度扩展阅读:
法官的委任
根据香港法例第484章《香港终审法院条例》第12条《法官的专业资格》,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资格获委任为首席法官:
1、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资格获委任为常任法官:高等法院首席法官、上诉法庭法官或原香港终审法院讼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师或律师身份执业最少10年的大律师。
2、任何以下人士均有资格获委任为非常任香港法官,不论他是否通常居住于香港:已退休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已退休的终审法院常任法官;现职或已退休的上诉法庭法官;在香港以大律师或律师身份执业最少10年的大律师。
3、任何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士均有资格获委任为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法官:属其他普通法适用地区的民事或刑事司法管辖权不设限的法院的现职或已退休法官者;通常居住于香港以外地方;从未在香港担任过高等法院法官、区域法院法官或常任裁判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香港终审法院
③ 香港法官为什么大多数是外国人
但任用英国远道而来的法官,在当时的香港仍是不得不选择的方法。
其实,培养一个合格的“海洋法系”法律人才是很困难的。
他们需要学习大量散碎的案例,理解前辈对法律和正义的定义,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但司法却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公权力。要让这两者调和,就必须让法官们的思维跨越时空地联系起来,理论脉络的传承必不可少,当中可能还有些玄学成分。
所以法律专业群体才得以想要较高的社会地位,法官在其中更是地位崇高,毕竟培养一个太困难
当时香港还只是一个大清帝国南方的偏远小岛。本地居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没法直接移植英国的那一套。从本土调人才过来,还是有必要的。
好在此后港英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兼职法官的恶性影响,开始试图在香港建设一个司法独立的社会。首席大法官晓吾,就离开了立法会,专职做大法官。其他英国法律人才的登陆,也改善了香港普通法人才不足的局面。
不可否认的是,香港能够得到全世界商人的信任,成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金融中心,透明独立的司法是相当出彩的加分项。
而且到了70年代,在经济、教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的香港,还曾启动过公务员本土化。法律界的本土化也一度轰轰烈烈。尤其是在首席大法官贝理士爵士(Sir Geoffrey Briggs)任期内,这位英国老法官很重视华人法官的培养,在全港75名法官/裁判官中启用了16位华人。
但这还远远不够。
艰难的本土化
由贝理士爵士主导的法官本地化运动在他退休之后就被冷落了。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当时的香港不缺法律精英,但做大律师的收入远高于做法官(可以理解),那些资深的大律师很可能不愿意成为法官。
其次,即使这些律师成为了法官,华人法官的社会公信度也不如白人法官。这是由香港社会的偏见造成的,民众会对他们更苛刻,华人法官的升职也更困难。
第三,港英政府内有人认为,香港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生活着不少来自其他英帝国前殖民地的人士,大量启用华人法官对他们不公平。
④ 香港的“裁判官”和“法官”有什么不同
在英格兰及威尔士的裁判法庭由三位太平绅士或裁判官共同负责执行简易过犯的惩处(或作“循简易程序审讯”):法庭可裁决刑期在六个月以下的监禁处分。裁判法庭设有一名有法律资历的书记,负责向法庭提出相关法例的建议。太平绅士或裁判官的人选从各个地区、各个阶层挑选。所有裁判官在赴任以前及在任期间,都要接受严谨的训练。裁判官是非受薪的义务工作者,但可领取车马费及生活费。一般的非专业裁判官每年需担任最少26节(每节半日)的服务,但亦有人在一周至少要担任一日服务。除了非专业裁判官以外,法庭亦有小量的“区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旧称“受薪裁判官”),都是有法律资历的全职裁判处成员,可以单独审理案件而无需其他裁判官在席。“区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与一判在郡法院审理案件的“区域法院法官”并不相同,这一点很重要。
现时,裁判法院可审理轻微违纪行为,可判处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及不超过12个月的监禁,占英格兰及威尔士和北爱尔兰超过95%的刑事案件。对于较严重的违纪行为,裁判官负责向皇室法庭提交公诉书。裁判官亦具有限民事司法管辖权,例如:处理发牌申请。不过根据牌照法案 (2003年),这些管辖权都已撤销。
在法院法案 (2003年)正式执行以前,裁判官都限制在指定地区工作(参看:裁判法院委员会、案发地点、简易法庭地区)。这规定现已变更,改为编配到各地方司法区。
太平绅士法案 (1997年)为现时太平绅士的委任订立框架,由大法官以英女皇的名义委任;根据相同的机制,亦可用于太平绅士的撤销。区域法院法官 (裁判法庭)在委任前必须要有七年的一般资历,并由英女皇按大法官的建议而委任。
⑤ 香港的法官是终身制吗可以开除外籍大法官吗
香港的法官是终身制,不可以开除外籍大法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里规定的是终审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注意是首席,并不是全部)必须是香港籍人士来担任外,其他低等法院并没有对法官的国籍做出限制,所以初级法院里有大量的外籍法官。
(5)香港大法官制度扩展阅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院组织体系:
(1) 基层法院组织,由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组成。
(2) 高等法院。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
(3) 终审法院。
区域法院原称地方法院,全港按地区设4所,管辖一定范围的民、刑案件。
裁判署法庭原称裁判司署,全港设9所,是初级刑事法院,一切刑事案件都必须先经此法庭受理,作初级审讯。
高级法院原称"最高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诉法庭,对民事、刑事案件行使审判权。
终审法院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权,是特别行政区最高审级,即香港的诉讼案件以终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为最终的判决和裁定。
⑥ 香港终审大法官回归前由谁委任
由英国政府和英国女王委任。
⑦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的生成机制是什么
高等法院首席法官须由行政长官提名,立法会通过方能任命。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九十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应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除本法第八十八条和第八十九条规定的程序外,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或免职,还须由行政长官征得立法会同意,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根据香港法例第4章《高等法院条例》第29条《休庭期》所规定,高等法院及各登记处每年须遵守以下的休庭期安排为暑假、圣诞假期、复活节假期。
香港高等法院 (High Court,主权移交前称为最高法院 ,1997年回归后因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冲突而更名)是香港司法机构的一个法院,由两部份组成:原讼法庭和上诉法庭。
原讼法庭是香港最高级的原讼法院,除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和外交等国家行为外,可聆讯香港任何的民事和刑事诉讼,和处理来自部份专门法院的上诉诉讼,对其有无限的司法管辖权。上诉法庭是香港除终审法院外最高级的上诉法院,专门处理来自原讼法庭、香港区域法院和土地审裁处的上诉诉讼。
(7)香港大法官制度扩展阅读
无论是刑事或民事诉讼,被告人、诉讼各方及上诉人均可亲自进行诉讼或延聘律师代表他们进行诉讼。如你负担得来,可聘请私人执业的律师,否则可申请法律援助。请参阅“怎样申请民事诉讼的法律援助”这本小册子以了解有关详情。
上述小册子可向各法院、法律援助署及各区民政事务谘询服务中心免费索取。民事诉讼的任何一方均可直接向法律援助署署长提出申请,地址是香港金钟道66号金钟道政府合署二十四楼。受羁押的被告人如想申请法律援助,应与有关院所的福利主任联络。
选择亲自进行诉讼的被告人或诉讼人应在聆讯开始前作好周详的准备。
⑧ 香港高等法院大法官收入是多少
截止2020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公抄务员事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最低级别的公务员收入在一万港币左右。公务员事务局称,确定公务员薪酬的原则是公务员薪酬水平与私营机构薪酬水平大致相当。
香港警察的薪酬稍好。目前香港警员起薪点为19545港元,见习督察起薪点为34580港元。香港警察属于香港六支纪律部队之一,薪酬高于其他公务员。香港公务员的薪水在社会上是体面的,但相对于金融、商界等高薪行业,公务员薪水还算不上高。
(8)香港大法官制度扩展阅读
香港的法院制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形成,带有明显的普通法国家法院制度的特点。1844年,港英政府颁布《最高法院条例》,并成立香港最高法院,标志香港司法制度尤其是法院制度的建立。
为确保香港繁荣稳定,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区的司法制度基本没有改变。目前,香港法院主要由裁判法院、区域法院、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等构成。
⑨ 首席法官的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域法院、高等法院及终审法院各自设有首席法官。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的英文职衔为“Chief Justice”(过去译为“首席按察司”或“首席大法官”),亦是香港司法机构首长;其他法院的首席法官则为“Chief Judge”。
⑩ 首席法官香港
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体系中,香港拥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其中包括区域法院、高等法院及终审法院。每个级别的法院都设有其主要的领导职位。终审法院的最高司法官,其英文名称为"Chief Justice",过去曾被译为"首席按察司"或"首席大法官",是整个香港司法体系的最高领导。相比之下,区域法院和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则分别被称为"Chief Judge",他们各自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司法事务和领导职责。
(10)香港大法官制度扩展阅读
Chief Justice